基于SBAS-InSAR的鲜水河断裂带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01:59
  鲜水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四川省西部,是川滇菱形块体与巴颜喀拉块体的边界带,是一条构造运动十分活跃的北西走向的弧形左旋走滑断裂带,构造运动具有明显的分段性特征,北西段走滑速率较大且呈现蠕滑运动的特征,南东段较北西段走滑速率明显减小。鲜水河断裂带及其附近区域强震活动频繁,研究其现今地壳形变时空特征对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区域重大工程项目的选址及灾害预防提供有效支持。利用InSAR技术获取高时空分辨地壳形变场,可以研究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精细的形变特征和运动方式。本文利用20152019年间142景Sentinel-1A升轨数据和20062010年间27景ALOS-1A升轨数据,基于SABS-InSAR技术获取鲜水河断裂带两个时期的LOS向形变速度场;利用3景Sentinel-1A升轨数据基于D-InSAR技术获取2014年康定Ms6.3地震形变场并反演震源参数;研究了2014年康定地震前和震后5年鲜水河断裂带不同区段的形变特征及走滑速率和闭锁深度,得到以下结论:1.鲜水河断裂LOS向形变速率显示两盘的形变特征差异明显,东北盘隆升,西...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SBAS-InSAR的鲜水河断裂带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鲜水河断裂带分布及历史地震记录

技术路线图,鲜水河断裂,形变,康定


第1章绪论102.基于D-InSAR技术,利用3景Sentinel-1数据对鲜水河断裂附近的2014年康定Ms6.3地震的形变场进行提取,并且运用Okada模型对地震参数进行反演。3.将鲜水河断裂带LOS向形变速率结果归算到平行断裂带方向上,对建立的跨断层剖面的断裂带平行速率进行拟合,并对断裂带震间滑动速率及以及区域内的形变特征进行分析。对各剖面的断层走滑速率和闭锁深度基于二维位错模型进行反演,并对该断裂带各分段的运动方式进行分析。4.研究鲜水河断裂带2014年康定地震的滑动分布特征,震前、震后的南东段、北西段形变速率变化特征。对断裂带两侧运动速率结果与鲜水河断裂带相关文献相结合,对鲜水河断裂带震间形变特征进行分析与讨论。1.3.2技术路线本文结合Sentinel-1A升轨数据与ALOS-1A升轨数据处理分析,获取鲜水河断裂带区域LOS向上的形变特征、康定Ms6.3地震形变场,使用GPS数据进行验证,结合研究区的地质数据与地震数据,进而分析整个鲜水河断裂带的运动特征,以及康定Ms6.3地震后鲜水河断裂震间形变特征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图1.2技术路线图

示意图,合成孔径,雷达,阵列


第2章InSAR原理介绍13系统也可以进行重复轨道干涉测量[82]。基线参数的精度受到影响主要是机载系统的飞行轨道不稳定造成,机载系统也无法提供长时间、丰富的SAR数据。星载InSAR系统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些缺点,成为了最常用的InSAR系统。表2.1常用雷达波段波段频率波长卫星/传感器C4-8GHz3.75-7.5cmSentinel-1A/B、GF-32、Envisat、ERS-1/2、RadarSAT-1/L1-2GHz15-30cmALOS、SEASAT、JERSX8-12GHz2.5-3.75cmCOSMO-SkyMed、TearaSAR、SRTM由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icApertureRadar,SAR)的发展,有效突破了方位向的分辨率受到了天线长度限制的瓶颈。原理由图2.1所示,星载系统的传感器在某一位置完成收发信号,并且收发信号是具有相干性的,此外目标地物对于传感器来说是相对运动的,如前一时刻P1与后一时刻P2照准目标地物,P1至P2之间的回波相位产生位移,将这些回波信号通过匹配滤波器的脉冲压缩处理,储存的位置各异,在通过相位的平移器对相位差进行相应的补偿后,所得到的反射回波具有一致性,最终由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集合组成的SAR影像[83]。图2.1合成孔径雷达阵列示意图


本文编号:2906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906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8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