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经营风险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1 12:45
  实体经济增速放缓,金融业的高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大量持有高收益率的金融资产,使企业出现了企业金融化的现象。企业大量持有金融资产而忽视对主营业务的发展,会使企业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本文从金融化与企业金融化的定义、企业金融化的度量、企业金融化的动机、企业金融化的驱动因素以及企业金融化产生的经济后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本文提出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的可能路径。本文认为,企业金融化会减少企业对于主营业务的投入,进而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创新性,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由于企业间存在“融资约束”问题,融资约束高的企业产生的“还贷风险”可能会传递到融资约束低的企业,融资约束低的企业充当“实体中介”,会增加企业经营风险。由此,可以看到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可以通过“创新渠道”和“实体中介渠道”来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研究结果发现:在考虑了模型的内生性的情况下,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加深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通过区分企业所有制类型发现,非国有制企业金融化程度加深会增加企业经营风险,而国有企业金融化程度加深减少企业经营风险。同时区分企业所在的地理位置发现,位于中西部的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程度加深会增加企业...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经营风险影响研究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经营风险研究框架

净资产,回报率,实体经济


企业金融化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产生较大的收益率差,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的关系日趋微妙,经济金融化局势在加速形成(张思成、张步昙,2015),大量国内实体经济在积极投资金融领域,造成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现象加重。如图1所示,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净资产回报率始终高于制造业的净资产回报率,企业主营业务回报率比金融资产的回报率低10%左右,形成巨大的收益率差,这就更加使得非金融企业将获得的融资投资于金融业以期待获得更高的净资产回报率,从而使企业收益率增加,引起企业的金融化。通过对国泰安(CSMAR)数据库的数据整理,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1]由1996年10.3%增长到2015年的22.9%,平均年增长率超过6.4%(徐超、庞宝庆等,2018),尤其是自2011年以来,制造业公司持有金融资产比例大幅度上升(刘伟、曹瑜强,2018)。我国经济当前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实体经济增速逐步下滑,但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却出现逆周期上扬趋势,造成实体经济与虚拟金融经济之间收益率差增加,这导致非金融企业减少持有实体经济资产而增加对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金融资产的持有,导致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引起实体经济“脱实向虚”。面对实体经济的“脱实向虚”问题,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陆续在重要场合强调发展实体经济,防范重大风险的重要性。金融要服务于民营企业,服务于小微企业、制造业,从而金融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非金融企业,金融资产


根据国泰安数据库(CSMAR)数据显示,国内非金融类企业(指A股上市企业剔除金融类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的金融资产总量在逐年增加,金融资产总量由2008年的5291.44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8911.18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22.1%左右,充分体现了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资产总规模增加速度之快。从金融资产的总量来看,2018年国内非金融类企业全体企业部门所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超过基期(以2008年做为基准期)的7.3倍左右。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自2008年以来经历着稳定的高速增长,GDP总额从2008年的319244.6亿元以路增长到2018年的919281.1亿元,同时保持着稳定的速度在增长。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非金融类企业的金融资产占GDP总额的比重也从2008年的0.5%左右增长到2018年的4.5%左右,且非金融类企业金融化投资的增长速度远超过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可以对比发现,我国非金融企业正在加大对于金融资产的持有,这很有可能会对非金融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影响,进一步会引发非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具体表现如图1-2所示。从图1-3可以观察到,非金融企业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长期股权投资的持有及变化情况。总的来说,投资性房地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股权投资都呈现出稳定增长的的趋势。但是从其占金融资产的比重来看,投资性房地产占非金融企业的金融资产比重从2008年的1%左右一直增加到2018年13.8%左右,由此可见非金融企业越来越重视在投资性房地产方面的资金投入,与此同时长期股权投资占金融资产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75%左右下降到2018年的55%左右,很大一部分原因自2008年金融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呈现越来越多的泡沫化,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投资方面,从而对于非金融企业的主营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从而加大了非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实体企业金融化与企业创新能力[J]. 倪志良,张开志,宗亚辉.  商业研究. 2019(10)
[2]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降低了企业风险吗?——基于短贷长投和信贷获取的视角[J]. 赖黎,唐芸茜,夏晓兰,马永强.  管理世界. 2019(10)
[3]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经营风险[J]. 李建军,韩珣.  经济研究. 2019(08)
[4]金融资产配置、企业经营风险与企业杠杆率[J]. 李博阳,沈悦,张嘉望.  当代经济科学. 2019(05)
[5]企业金融化、生命周期与持续性创新——基于行业分类的实证研究[J]. 肖忠意,林琳.  财经研究. 2019(08)
[6]实体企业资金“脱实向虚”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抑制”还是“促进”[J]. 黄贤环,王瑶.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10)
[7]降低实体税负能否遏制制造业企业“脱实向虚”[J]. 徐超,庞保庆,张充.  统计研究. 2019(06)
[8]金融发展与资金“脱实向虚”问题研究[J]. 魏文江.  西南金融. 2019(07)
[9]外部盈利压力、多元化股权投资与企业的金融化[J]. 柳永明,罗云峰.  财经研究. 2019(03)
[10]机构投资者驱动实体经济“脱实向虚”了吗[J]. 刘伟,曹瑜强.  财贸经济. 2018(12)



本文编号:2929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929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4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