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北地区干旱分区研究
本文关键词:辽西北地区干旱分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干旱是一种水量相对亏缺的自然现象,气象学通常将降雨的多年平均状况视为正常现象,低于平均值称之为干旱。辽西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环境与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得干旱发生的频次高且程度重,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与损失。对于干旱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多数都是以气象或农业干旱某一种干旱类型为研究目的,不能更为全面的反映出干旱的综合情况,尤其对于自然因素引起的干旱情况研究较少。可变模糊评价法与其他综合评价方法相比较,在不同的模型参数的变化下,能够较为灵活且客观的反映干旱的综合情况,因此本文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通过变换参数模型来反映自然因素引起的干旱事件,通过与历史资料对比验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进而进行干旱分区。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以辽西北地区14个观测站40年较长系列的降水、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日照时数、2m高处风速等逐日气象、水文数据以及历史资料,选取了四项评价指标,根据各项指标已确定的评价标准,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在不同模型参数的变化下,计算得到了自然因素引起的综合干旱级别特征值与干旱评价等级。(2)根据综合干旱级别特征值,绘制了辽西北地区各行政单元的干旱程度年际变化趋势图,给出了在可变模糊评价法的基础上得到的各行政单元的典型干旱年。阜新市在1988年和2001年出现了峰值,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干旱;朝阳市在2000年—2003年这三年中,干旱集中发生且程度较重,2000已达到接近特大干旱;锦州市在1988年和2000年也发生了中度以上的干旱情况;这与历史资料中记载的资料能够较好为吻合。(3)基于得到的干旱级别特征值,对辽西北地区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的演变规律分析。时间尺度上分析了干旱程度与干旱范围的年际变化与趋势性。空间尺度上分析了各级别干旱频次的空间分布特征。辽西北地区以轻度和中度干旱为主,中度干旱发生的高频区位于朝阳市范围内的建平、凌源县以及葫芦岛市的绥中县;重度干旱则集中于朝阳市境内,发生重度干旱的频次相对不是很高。软件支持Origin软件及Arcgis软件。(4)结合SPSS软件,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OF)对辽西北地区干旱情况进行了区域划分,Ⅰ区为重旱区,Ⅱ区以轻旱为主;Ⅲ区以中旱为主;Ⅳ区各级干旱均有发生但频率不高。(5)针对本文的分析结果,对辽西北干旱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抗旱对策,同时为相关部门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旱抗旱建议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辽西北 干旱分区 可变模糊 载荷向量 级别特征值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426.61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10-11
- 1.2.1 国外研究概况10
- 1.2.2 国内研究概况10-11
- 1.3 主要研究内容11-13
- 1.4 本章小结13-14
- 2.研究区概况及基础数据14-20
- 2.1 辽西北地区区域概况14-17
- 2.1.1 地理位置14-15
- 2.1.2 气象与水文15
- 2.1.3 社会经济15
- 2.1.4 干旱历史记载15-17
- 2.2 基础数据17-19
- 2.2.1 数据来源17
- 2.2.2 数据处理17-19
- 2.3 本章小结19-20
- 3 主要研究方法20-26
- 3.1 可变模糊评价法20-24
- 3.1.2 FAO Penman-Monteith22-23
- 3.1.3 层次分析法23
- 3.1.4 熵权法23-24
- 3.2 EOF(经验正交函数)分解24
- 3.3 REOF(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24-26
- 4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的辽西北综合干旱26-35
- 4.1 辽西北地区综合干旱时间演变特征分析26-28
- 4.1.1 干旱程度分析26-28
- 4.1.2 干旱范围分析28
- 4.2 辽西北地区综合干旱空间分布特征分析28-32
- 4.3 史料记载验证32-33
- 4.4 本章小结33-35
- 5 辽西北地区区域综合干旱分区分析35-40
- 5.1 变量场空间结构分离35-36
- 5.2 变量场时空结构分析36-39
- 5.2.1 EOF分析36-37
- 5.2.2 REOF分析37-39
- 5.3 本章小结39-40
- 6 干旱趋势预测40-43
- 7 辽西北地区防旱抗旱管理对策与建议43-44
- 8 结论与展望44-47
- 8.1 结论44-45
- 8.2 展望45-47
- 参考文献47-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0-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51-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詹姆斯·G·沃克曼;;博茨瓦纳:被干旱控制的国度[J];中国三峡;2011年02期
2 汤家礼;;大旱来袭[J];海洋世界;2011年09期
3 赵惠君,张建国;关于“山西是干旱地区”提法科学性的探讨──兼谈干旱定义与干湿地区划分[J];山西水利科技;1994年03期
4 刘晓梅;李晶;吕志红;刘明;邢婉茹;;近50年辽宁省干旱综合指数的动态变化[J];生态学杂志;2009年05期
5 陈鹏;邱新法;曾燕;;城市干旱风险评估[J];生态经济;2010年07期
6 许汉奎;;中国北方为何干旱?[J];百科知识;2013年18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顺龙;约旦面临干旱带来的缺水威胁[N];中国贸易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马敏;让宁夏不再有干旱[N];华兴时报;2006年
3 记者 杨登贵;农业部调研组考察我区干旱带[N];宁夏日报;2006年
4 谢国苍;回族姑娘毛亚岚拓出干旱带上桃花源[N];宁夏日报;2008年
5 本报通讯员 庞继光 王小琴;高效节水:应对持续干旱的根本出路[N];中国水利报;2013年
6 ;同心:创造干旱带抗旱样板模式[N];宁夏日报;2007年
7 记者 李东梅;推广设施农业大有可为[N];宁夏日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 苏志龙;让干旱带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N];吴忠日报;2008年
9 记者 连小芳;吴忠市酝酿干旱带“变奏曲”[N];宁夏日报;2007年
10 记者 连小芳;王正伟深入干旱带访贫问苦[N];宁夏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亭亭;辽西北地区干旱分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2 黄洁;印度东部、泰国东北部和中国南方水稻干旱及农户处理策略[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3 陈斌;锡林郭勒盟农牧业干旱风险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4 桑国庆;区域干旱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辽西北地区干旱分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95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