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蜥幼体社会交流与亲缘辨别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8 19:21
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Etnst Ahl,1930)是我国珍稀濒危动物,隶属于爬行纲、有鳞目、鳄蜥科、鳄蜥属。对鳄蜥开展社会交流和亲缘辨别的关系研究可为鳄蜥的人工饲养管理及后续的野外放归提供一些理论基础。本文研究了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人工饲养状态下的鳄蜥幼体与鳄蜥幼体、鳄蜥幼体与雌性成体基于亲缘辨别的社会交流研究,本研究共包括两个实验,两个实验的研究对象均为鳄蜥幼体(出生未满一年),只是选择对象不同,一个是以鳄蜥幼体的亲生母亲、与鳄蜥幼体亲生母亲相似大小的陌生雌性成体鳄蜥和木棍作为鳄蜥幼体的选择对象,另一个则是以鳄蜥幼体的同胞、与鳄蜥同胞相似大小的陌生幼体和木棍作为鳄蜥幼体的选择对象。具体的实验结果如下所示:1.鳄蜥幼体与雌性成体鳄蜥的社会交流与亲缘辨别的关系研究本实验在2018年6月-2018年8月于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娄管理站(东经110°48′110°53′,北纬24°04′24°07′)进行,实验动物为北娄片区繁育基地中人工饲养状态下的66条鳄蜥,其中雌性成体鳄蜥33条,鳄蜥幼...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T”形迷宫示意图
12图2-2鳄蜥幼体的选择Fig.2-2Thechoiceofjuvenile表2-1采用罗吉斯特线性回归分析检测鳄蜥幼体对母亲和陌生雌性的选择偏好Tab.2-1Roguistlinearregressionanalysiswasusedtodetecttheselectionpreferenceofthejuvenileforthemotherandtheunknownfemale注释:表中P值“***”表示P值在0~0.001之间来是非常非常显著,“.”表示P值在0.05~0.1之间是显著。2.4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鳄蜥幼体在90组实验中,有30组鳄蜥幼体选择了自己的母亲,有10组鳄蜥幼体选择了陌生雌性成体鳄蜥,有23组鳄蜥幼体选择了空白对照,还有27组鳄蜥幼体没有做出选择。而且鳄蜥幼体选择空白对照和不做选择的组数加起来有50组,占总实验次数的55.5%。鳄蜥幼体在面对三个可选择对象时,选择的对象比较平均,没有明显偏向于某一个特殊的选择对象。然后我们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鳄蜥幼体选择自己母亲的情况仅仅是在母亲的位置位于中间和右边的时候才是显著的。假设鳄蜥幼体对于选择自己母亲具有偏好性的话,不管幼蜥的母亲在哪个位置,幼蜥都应该选择自己的母亲,而不是仅仅在某种情况下才是显著的,所以这就说明了鳄蜥幼体对于选择自己的母亲不具有偏好性。估计值Estimate标准误Std.ErrorZ值zvalueP值P幼体母亲在中间:选择母亲-4.22371.10733.8140.000137***幼体母亲在中间:选择陌生雌性-2.10221.08241.9420.052130.幼体母亲在右边:选择母亲-1.78140.96261.8510.064234.幼体母亲在右边:选择陌生雌性-1.96351.23411.5910.111614
153.2.3实验器械见2.2.3实验器械部分3.2.4实验流程我们以鳄蜥幼体(出生未满一年)为实验对象,以鳄蜥幼体的同胞、与鳄蜥同胞相似大小的陌生幼体和木棍作为鳄蜥幼体的选择对象,在自制的“T”形迷宫中开展实验,每个实验个体(鳄蜥幼体)重复3次实验,每次实验持续3个小时,且每个实验个体(鳄蜥幼体)每天只进行1次实验。为了验证鳄蜥是否存在方向选择偏好性以及查找该实验方案的漏洞,我们先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预实验,预实验的内容与正式实验方案的内容相一致。通过预实验我们发现实验方案是可行的,所以结束预实验后我们就开始了正式实验。在每次正式实验开始前,我们在箱体上铺上未使用过的白纸,防止箱子被鳄蜥的排泄物弄脏,随后将鳄蜥幼体的选择对象(鳄蜥幼体的同胞、与鳄蜥同胞相似大小的陌生幼体和木棍)放进对应的箱子。待所有被选择对象都放置完全后,将鳄蜥幼体放入对应的组别。而在鳄蜥幼体被放入后,要立即用自制的不透明的盖子罩住鳄蜥幼体,给鳄蜥幼体十分钟的适应时间。待适应期结束后,我们打开被安置于“T”形迷宫上方的监控摄像机(TendaC50S)进行录制实验,“T”形迷宫示意图如图3-1所示,图3-1中的T1/T2=同胞/陌生幼体、C=木棍(对照)。为了避免实验中鳄蜥被干扰,我们将实验地点设置在一个房间,房间在实验期间将会施行封闭管理。最后,我们依据监控摄像机录制的视频统计相应的指标,作为衡量鳄蜥幼体选择偏好的指标,且在观察录像时采用连续观看录像的方法。图3-1“T”形迷宫示意图Fig.3-1"T"mazediagra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两例莽山原矛头蝮繁殖报道[J]. 任小冬,李石洲,雷胜桥,李秋明,刘力军. 动物学杂志. 2019(06)
[2]鳄蜥捕食蜥蜴和蛇的现象[J]. 杨羽婕,曾治高,王坤,罗树毅,阳春生,何家松,武正军,聂海燕. 动物学杂志. 2019(02)
[3]五步蛇养殖技术[J]. 彭德姣,丁德明. 湖南农业. 2018(10)
[4]动物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分析[J]. 路可心. 南方农机. 2018(04)
[5]亚洲叶猴社会行为学研究进展[J]. 韦周全,陆施毅,赵霏,李友邦. 四川动物. 2016(04)
[6]昼行性蜥蜴的活动节律研究进展[J]. 朱梦瑶,朱奇平,张利双,丁国骅. 生物学教学. 2015(02)
[7]中华花龟产卵行为观察及其繁殖性能的研究[J]. 刘邦辉,王广军,李本旺,黄启成,莫介化,李春枝. 广东农业科学. 2013(05)
[8]Attacks on adult females with infants by non-resident males in the Franois langur[J]. Qi-Hai ZHOU,Bang LUO,Cheng-Ming HUANG. 动物学研究. 2013(01)
[9]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鳄蜥运动能力的热依赖性[J]. 武正军,王振兴,刘海洋,何南,于海,黄乘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10]饲养条件下蛤蚧特异性行为的观察[J]. 赵成坚,李晓玲,徐永莉,张月云,谷颖乐,李力.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11)
硕士论文
[1]猫儿山小鲵(Hynobius maoershanensis)繁殖行为和繁殖期生境选择研究[D]. 卜荣平.广西师范大学 2017
[2]黄额闭壳龟和平顶闭壳龟求偶行为及模拟巢捕食研究[D]. 李敏.海南师范大学 2014
[3]捷蜥蜴的生境选择及生活史特征研究[D]. 张德成.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
[4]黄山市人工养殖尖吻蝮蛇主要疾病调查及口腔炎的治疗研究[D]. 王德青.南京农业大学 2012
[5]安吉小鲵生存现状及其繁殖期生境特征研究[D]. 叶林骏.浙江师范大学 2012
[6]鳄蜥识别机制的研究[D]. 蒋洁.广西师范大学 2010
[7]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的活动时间分配及食性[D]. 宁加佳.广西师范大学 2007
[8]尖吻蝮体温、体温调节以及卵孵化和食物利用的热依赖性[D]. 罗来高.杭州师范学院 2006
[9]广东、广西鳄蜥对比研究[D]. 赵继艳.广西师范大学 2006
[10]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的生态、濒危现状及保育[D]. 曾志锋.广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65157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T”形迷宫示意图
12图2-2鳄蜥幼体的选择Fig.2-2Thechoiceofjuvenile表2-1采用罗吉斯特线性回归分析检测鳄蜥幼体对母亲和陌生雌性的选择偏好Tab.2-1Roguistlinearregressionanalysiswasusedtodetecttheselectionpreferenceofthejuvenileforthemotherandtheunknownfemale注释:表中P值“***”表示P值在0~0.001之间来是非常非常显著,“.”表示P值在0.05~0.1之间是显著。2.4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鳄蜥幼体在90组实验中,有30组鳄蜥幼体选择了自己的母亲,有10组鳄蜥幼体选择了陌生雌性成体鳄蜥,有23组鳄蜥幼体选择了空白对照,还有27组鳄蜥幼体没有做出选择。而且鳄蜥幼体选择空白对照和不做选择的组数加起来有50组,占总实验次数的55.5%。鳄蜥幼体在面对三个可选择对象时,选择的对象比较平均,没有明显偏向于某一个特殊的选择对象。然后我们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鳄蜥幼体选择自己母亲的情况仅仅是在母亲的位置位于中间和右边的时候才是显著的。假设鳄蜥幼体对于选择自己母亲具有偏好性的话,不管幼蜥的母亲在哪个位置,幼蜥都应该选择自己的母亲,而不是仅仅在某种情况下才是显著的,所以这就说明了鳄蜥幼体对于选择自己的母亲不具有偏好性。估计值Estimate标准误Std.ErrorZ值zvalueP值P幼体母亲在中间:选择母亲-4.22371.10733.8140.000137***幼体母亲在中间:选择陌生雌性-2.10221.08241.9420.052130.幼体母亲在右边:选择母亲-1.78140.96261.8510.064234.幼体母亲在右边:选择陌生雌性-1.96351.23411.5910.111614
153.2.3实验器械见2.2.3实验器械部分3.2.4实验流程我们以鳄蜥幼体(出生未满一年)为实验对象,以鳄蜥幼体的同胞、与鳄蜥同胞相似大小的陌生幼体和木棍作为鳄蜥幼体的选择对象,在自制的“T”形迷宫中开展实验,每个实验个体(鳄蜥幼体)重复3次实验,每次实验持续3个小时,且每个实验个体(鳄蜥幼体)每天只进行1次实验。为了验证鳄蜥是否存在方向选择偏好性以及查找该实验方案的漏洞,我们先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预实验,预实验的内容与正式实验方案的内容相一致。通过预实验我们发现实验方案是可行的,所以结束预实验后我们就开始了正式实验。在每次正式实验开始前,我们在箱体上铺上未使用过的白纸,防止箱子被鳄蜥的排泄物弄脏,随后将鳄蜥幼体的选择对象(鳄蜥幼体的同胞、与鳄蜥同胞相似大小的陌生幼体和木棍)放进对应的箱子。待所有被选择对象都放置完全后,将鳄蜥幼体放入对应的组别。而在鳄蜥幼体被放入后,要立即用自制的不透明的盖子罩住鳄蜥幼体,给鳄蜥幼体十分钟的适应时间。待适应期结束后,我们打开被安置于“T”形迷宫上方的监控摄像机(TendaC50S)进行录制实验,“T”形迷宫示意图如图3-1所示,图3-1中的T1/T2=同胞/陌生幼体、C=木棍(对照)。为了避免实验中鳄蜥被干扰,我们将实验地点设置在一个房间,房间在实验期间将会施行封闭管理。最后,我们依据监控摄像机录制的视频统计相应的指标,作为衡量鳄蜥幼体选择偏好的指标,且在观察录像时采用连续观看录像的方法。图3-1“T”形迷宫示意图Fig.3-1"T"mazediagra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两例莽山原矛头蝮繁殖报道[J]. 任小冬,李石洲,雷胜桥,李秋明,刘力军. 动物学杂志. 2019(06)
[2]鳄蜥捕食蜥蜴和蛇的现象[J]. 杨羽婕,曾治高,王坤,罗树毅,阳春生,何家松,武正军,聂海燕. 动物学杂志. 2019(02)
[3]五步蛇养殖技术[J]. 彭德姣,丁德明. 湖南农业. 2018(10)
[4]动物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分析[J]. 路可心. 南方农机. 2018(04)
[5]亚洲叶猴社会行为学研究进展[J]. 韦周全,陆施毅,赵霏,李友邦. 四川动物. 2016(04)
[6]昼行性蜥蜴的活动节律研究进展[J]. 朱梦瑶,朱奇平,张利双,丁国骅. 生物学教学. 2015(02)
[7]中华花龟产卵行为观察及其繁殖性能的研究[J]. 刘邦辉,王广军,李本旺,黄启成,莫介化,李春枝. 广东农业科学. 2013(05)
[8]Attacks on adult females with infants by non-resident males in the Franois langur[J]. Qi-Hai ZHOU,Bang LUO,Cheng-Ming HUANG. 动物学研究. 2013(01)
[9]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鳄蜥运动能力的热依赖性[J]. 武正军,王振兴,刘海洋,何南,于海,黄乘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10]饲养条件下蛤蚧特异性行为的观察[J]. 赵成坚,李晓玲,徐永莉,张月云,谷颖乐,李力.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11)
硕士论文
[1]猫儿山小鲵(Hynobius maoershanensis)繁殖行为和繁殖期生境选择研究[D]. 卜荣平.广西师范大学 2017
[2]黄额闭壳龟和平顶闭壳龟求偶行为及模拟巢捕食研究[D]. 李敏.海南师范大学 2014
[3]捷蜥蜴的生境选择及生活史特征研究[D]. 张德成.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
[4]黄山市人工养殖尖吻蝮蛇主要疾病调查及口腔炎的治疗研究[D]. 王德青.南京农业大学 2012
[5]安吉小鲵生存现状及其繁殖期生境特征研究[D]. 叶林骏.浙江师范大学 2012
[6]鳄蜥识别机制的研究[D]. 蒋洁.广西师范大学 2010
[7]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的活动时间分配及食性[D]. 宁加佳.广西师范大学 2007
[8]尖吻蝮体温、体温调节以及卵孵化和食物利用的热依赖性[D]. 罗来高.杭州师范学院 2006
[9]广东、广西鳄蜥对比研究[D]. 赵继艳.广西师范大学 2006
[10]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的生态、濒危现状及保育[D]. 曾志锋.广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65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965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