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羌塘蓝岭地区低温高压岩石的变质作用及折返机制
发布时间:2021-01-26 01:04
低温高压岩石的俯冲与折返过程通常受到构造作用和浮力作用的双重控制,而浮力作用主要是由低温高压岩石与周围岩石圈地幔的密度差引起的。前人对藏北羌塘中部低温高压岩石的构造特征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但是这些低温高压岩石的俯冲与折返机制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研究对藏北羌塘中部蓝岭地区新发现的含硬柱石榴辉岩、绿帘石榴辉岩、含硬柱石蓝片岩、含硬绿泥石蓝片岩和含硬绿泥石硬柱石多硅白云母片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和相平衡模拟的研究。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这些低温高压岩石中多数石榴石变斑晶均表现出明显的核-边结构:核部包裹大量的包体,如硬柱石、蓝闪石和绿辉石等;而边部较为“干净”;石榴石环带表现出明显的进变质特征——从核部到边部,锰铝榴石组分逐渐降低而镁铝榴石组分逐渐升高。相平衡模拟结果表明:这些低温高压岩石中的石榴石核部生长于420-490°C和17.5-24.5 kbar之间,位于硬柱石蓝片岩相/硬柱石榴辉岩相稳定域内,矿物组合为蓝闪石+硬柱石±绿辉石/硬玉±硬绿泥石±绿泥石±滑石±阳起石±多硅白云母±石英±钠云母,记录了石榴石初始生长条件及压力峰期条件;而石榴石边部生长于520-5...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羌塘中部低温高压变质带地质简图(Lietal.,2018)
3榴辉岩的岩石学特征和变质P-T轨迹10从横向上来看,蓝岭低温高压变质带中出露的变质岩可分为三个部分:核部主要为石榴石蓝片岩,幔部主要为绿帘石蓝片岩,边部主要为绿片岩(Liangetal.,2017)(图3-1)。蓝岭低温高压变质带整体呈不整合上覆于未变质的三叠纪增生杂岩之上(Liangetal.,2017)(图3-1),这些增生杂岩均来自于南羌塘地体(Liangetal.,2012;Zhaoetal.,2014)。图3-2榴辉岩野外露头特征(a)榴辉岩呈透镜状产出于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片岩之中;(b)榴辉岩被蓝片岩包裹;(c)榴辉岩呈透镜状、断块状产出于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片岩之中。榴辉岩出露于蓝岭低温高压变质带的核部区域,多呈断块状、透镜状产出于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片岩之中(图3-2a-c)。局部地方可见榴辉岩被蓝片岩所包裹(图3-2b)。榴辉岩透镜体的长轴大者可达十几米,小的仅有十几厘米(图3-2a-c)。3.1岩相学基性榴辉岩呈块状结构,部分区域可见微弱的线理。榴辉岩中的线理由石榴石,绿帘石,绿辉石和多硅白云母等变斑晶组成。根据特征矿物组合和矿物的体积含量,基性榴辉岩可分为两类:绿帘石榴辉岩(样品L1701-4)和含硬柱石榴辉岩(样品L1413-3和L1413-11)。其中,样品L1413-3和L1413-11分别采自同一个榴辉岩透镜体的核部和边部。绿帘石榴辉岩中几乎不含有多硅白云母,而含硬柱石榴辉岩含有少量的多硅白云母(<5vol.%)。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113.1.1绿帘石榴辉岩样品L1701-4呈中细粒粒状变斑结构,主要由石榴石(2%)、绿辉石(30%)、绿帘石(20%)、褐帘石(20%)、蓝闪石(5%)、普通角闪石/阳起石(15%)、钠长石(3%)和石英(1%),以及少量的金红石、钛铁矿、榍石和绿泥石(体积百分数,下同)。图3-3绿帘石榴辉岩L1701-4的岩相学特征(a,b)半自形-它形石榴石变斑晶中包裹绿辉石,蓝闪石和少量的石英,以及后期包体,如绿帘石、普通角闪石(常作为蓝闪石的退变质边)和阳起石,以及缝隙中充填的绿泥石和钠长石;(c)蓝闪石边部部分退变质为钠长石和普通角闪石,最外层退变质为阳起石;(d)半自形-自形绿帘石核部偶见褐帘石,内部包裹绿辉石和榍石包体。橙色实线代表石榴石环带的位置,如图3-5a所示。石榴石呈自形-半自形粒状变斑晶,粒度大小为0.4-1.2mm。核部包含众多包体,而边部相对干净(图3-3a,b)。石榴石中包裹众多原生包体,如绿辉石,蓝闪石和少量的石英,以及后期退变质包体,如绿帘石,普通角闪石(通常作为蓝闪石包体
本文编号:3000207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羌塘中部低温高压变质带地质简图(Lietal.,2018)
3榴辉岩的岩石学特征和变质P-T轨迹10从横向上来看,蓝岭低温高压变质带中出露的变质岩可分为三个部分:核部主要为石榴石蓝片岩,幔部主要为绿帘石蓝片岩,边部主要为绿片岩(Liangetal.,2017)(图3-1)。蓝岭低温高压变质带整体呈不整合上覆于未变质的三叠纪增生杂岩之上(Liangetal.,2017)(图3-1),这些增生杂岩均来自于南羌塘地体(Liangetal.,2012;Zhaoetal.,2014)。图3-2榴辉岩野外露头特征(a)榴辉岩呈透镜状产出于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片岩之中;(b)榴辉岩被蓝片岩包裹;(c)榴辉岩呈透镜状、断块状产出于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片岩之中。榴辉岩出露于蓝岭低温高压变质带的核部区域,多呈断块状、透镜状产出于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片岩之中(图3-2a-c)。局部地方可见榴辉岩被蓝片岩所包裹(图3-2b)。榴辉岩透镜体的长轴大者可达十几米,小的仅有十几厘米(图3-2a-c)。3.1岩相学基性榴辉岩呈块状结构,部分区域可见微弱的线理。榴辉岩中的线理由石榴石,绿帘石,绿辉石和多硅白云母等变斑晶组成。根据特征矿物组合和矿物的体积含量,基性榴辉岩可分为两类:绿帘石榴辉岩(样品L1701-4)和含硬柱石榴辉岩(样品L1413-3和L1413-11)。其中,样品L1413-3和L1413-11分别采自同一个榴辉岩透镜体的核部和边部。绿帘石榴辉岩中几乎不含有多硅白云母,而含硬柱石榴辉岩含有少量的多硅白云母(<5vol.%)。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113.1.1绿帘石榴辉岩样品L1701-4呈中细粒粒状变斑结构,主要由石榴石(2%)、绿辉石(30%)、绿帘石(20%)、褐帘石(20%)、蓝闪石(5%)、普通角闪石/阳起石(15%)、钠长石(3%)和石英(1%),以及少量的金红石、钛铁矿、榍石和绿泥石(体积百分数,下同)。图3-3绿帘石榴辉岩L1701-4的岩相学特征(a,b)半自形-它形石榴石变斑晶中包裹绿辉石,蓝闪石和少量的石英,以及后期包体,如绿帘石、普通角闪石(常作为蓝闪石的退变质边)和阳起石,以及缝隙中充填的绿泥石和钠长石;(c)蓝闪石边部部分退变质为钠长石和普通角闪石,最外层退变质为阳起石;(d)半自形-自形绿帘石核部偶见褐帘石,内部包裹绿辉石和榍石包体。橙色实线代表石榴石环带的位置,如图3-5a所示。石榴石呈自形-半自形粒状变斑晶,粒度大小为0.4-1.2mm。核部包含众多包体,而边部相对干净(图3-3a,b)。石榴石中包裹众多原生包体,如绿辉石,蓝闪石和少量的石英,以及后期退变质包体,如绿帘石,普通角闪石(通常作为蓝闪石包体
本文编号:3000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00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