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环境下黄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特征分析及径流变化驱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6 08:22
黄河源区水资源极为重要,但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破坏。近年来气候变化是我们面临的共同挑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地球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生活。黄河源区出现水资源短缺、冰川消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河流生态功能减退,河流健康受到威胁。研究变化环境下,源区的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和径流演变规律,对加强水资源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健全水资源保证体系,具有重要科学指导作用和社会现实意义。本文对黄河源区的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包括其一致性、趋势性、周期性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对源区径流变化进行研究,包括其变化特性及其驱动因素,并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取得成果主要包括:(1)根据黄河源区1961-2015年期间水文气象资料,分别采用启发式分割法、改进的Mann-Kendall法和CEEMDAN法对研究区降水、气温和潜在蒸散发时间序列的一致性、趋势项和突变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源区降水增加趋势不明显,一致性良好,主周期为2.04a。气温增加趋势显著,在1997年发生突变,序列变化剧烈,未检测到主周期。潜在蒸散发(PET)增加趋势明显,在1969年和...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环境变化研究
1.2.2 水文气象要素研究
1.2.3 干旱与极端气候研究
1.2.4 土地利用与植被指数
1.2.5 径流变化及归因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与地貌
2.1.3 气象与水文
2.2 研究资料
2.2.1 气象资料
2.2.2 水文资料
2.2.3 土地利用资料
2.2.4 植被指数资料
3 黄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时空变化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时间序列变异性
3.1.2 时间序列趋势项
3.1.3 时间序列周期性
3.2 黄河源区降水变化
3.2.1 年尺度降水时空变化
3.2.2 季尺度降水时空变化
3.2.3 月尺度降水时空变化
3.3 黄河源区气温变化
3.3.1 年尺度气温时空变化
3.3.2 季尺度气温时空变化
3.3.3 .月尺度气温时空变化
3.4 黄河源区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
3.4.1 年尺度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
3.4.2 季尺度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
3.4.3 月尺度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干旱和极端气候时空变化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干旱指标计算
4.1.2 极端指标计算
4.2 黄河源区干旱情况时空变化
4.2.1 年尺度干旱时空变化
4.2.2 季尺度干旱时空变化
4.2.3 月尺度干旱时空变化
4.3 黄河源区极端气候时空变化
4.3.1 极端降水时空变化
4.3.2 极端气温时空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5.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5.1.1 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
5.1.2 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
5.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5.2.1 植被覆盖年尺度变化
5.2.2 植被覆盖季节尺度变化
5.2.3 植被覆盖月尺度变化
5.3 本章小结
6 径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相关性研究
6.1.2 贡献率计算
6.2 径流变化分析
6.2.1 年尺度径流变化
6.2.2 季尺度径流变化
6.2.3 月尺度径流变化
6.3 径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6.3.1 径流与降水的关系
6.3.2 径流与气温的关系
6.3.3 径流与潜在蒸散发的关系
6.3.4 径流与干旱的关系
6.3.5 径流与极端气候的关系
6.3.6 径流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6.3.7 径流与NDVI的关系
6.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研究
6.4.1 SCRAQ方法结果
6.4.2 Budyko弹性系数法结果
6.4.3 贡献率结果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王栋,吴栋栋,解效白,李雪慧. 人民珠江. 2020(03)
[2]黄河源区气候水文和植被覆盖变化及面临问题的对策建议[J]. 郑子彦,吕美霞,马柱国.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1)
[3]黄河源区1961—2017降水序列趋势及突变识别[J]. 马莲,卢素锦,司剑华,谷鑫鑫,黄丽娜,祁玥,马生丽,李树森,赵梓祺,桂子菊,李红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06)
[4]基于CMIP5多模式集合和PDSI的黄河源区干旱时空特征分析[J]. 张林燕,郑巍斐,杨肖丽,王雨茜,张梦如,于洨晗. 水资源保护. 2019(06)
[5]黄河近百年径流量变化分析与认识[J]. 刘昌明,田巍,刘小莽,梁康,白鹏. 人民黄河. 2019(10)
[6]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J]. 刘昌明. 人民黄河. 2019(10)
[7]黄河源区气温变化特征及预估分析[J]. 杨昭明,白文蓉,时兴合,李红梅. 冰川冻土. 2019(04)
[8]1970-2015年汉江流域多尺度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汪成博,李双双,延军平,武亚群.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6)
[9]2000-2016年黄河源区植被NDVI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 刘启兴,董国涛,景海涛,周俊利,党素珍,贾培培.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3)
[10]基于SPEI的若尔盖湿地干湿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 罗登泽,靳晓言,强皓凡,梁川.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2)
博士论文
[1]黄河源区沼泽湿地宏观生态变化与气候的关系研究[D]. 李宁云.云南大学 2018
[2]黄河源区冻土环境变化及其对植被的影响[D]. 王蕊.北京林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黄河源区径流模拟中的应用研究[D]. 周群.兰州理工大学 2019
[2]1982-2013年江河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研究[D]. 王鑫.兰州大学 2016
[3]黄河源区NPP及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分析[D]. 徐晓桃.兰州大学 2008
[4]基于SWAT模型的黄河源区分布式水文模拟[D]. 车骞.兰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89339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环境变化研究
1.2.2 水文气象要素研究
1.2.3 干旱与极端气候研究
1.2.4 土地利用与植被指数
1.2.5 径流变化及归因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与地貌
2.1.3 气象与水文
2.2 研究资料
2.2.1 气象资料
2.2.2 水文资料
2.2.3 土地利用资料
2.2.4 植被指数资料
3 黄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时空变化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时间序列变异性
3.1.2 时间序列趋势项
3.1.3 时间序列周期性
3.2 黄河源区降水变化
3.2.1 年尺度降水时空变化
3.2.2 季尺度降水时空变化
3.2.3 月尺度降水时空变化
3.3 黄河源区气温变化
3.3.1 年尺度气温时空变化
3.3.2 季尺度气温时空变化
3.3.3 .月尺度气温时空变化
3.4 黄河源区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
3.4.1 年尺度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
3.4.2 季尺度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
3.4.3 月尺度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干旱和极端气候时空变化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干旱指标计算
4.1.2 极端指标计算
4.2 黄河源区干旱情况时空变化
4.2.1 年尺度干旱时空变化
4.2.2 季尺度干旱时空变化
4.2.3 月尺度干旱时空变化
4.3 黄河源区极端气候时空变化
4.3.1 极端降水时空变化
4.3.2 极端气温时空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5.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5.1.1 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
5.1.2 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
5.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5.2.1 植被覆盖年尺度变化
5.2.2 植被覆盖季节尺度变化
5.2.3 植被覆盖月尺度变化
5.3 本章小结
6 径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相关性研究
6.1.2 贡献率计算
6.2 径流变化分析
6.2.1 年尺度径流变化
6.2.2 季尺度径流变化
6.2.3 月尺度径流变化
6.3 径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6.3.1 径流与降水的关系
6.3.2 径流与气温的关系
6.3.3 径流与潜在蒸散发的关系
6.3.4 径流与干旱的关系
6.3.5 径流与极端气候的关系
6.3.6 径流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6.3.7 径流与NDVI的关系
6.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研究
6.4.1 SCRAQ方法结果
6.4.2 Budyko弹性系数法结果
6.4.3 贡献率结果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王栋,吴栋栋,解效白,李雪慧. 人民珠江. 2020(03)
[2]黄河源区气候水文和植被覆盖变化及面临问题的对策建议[J]. 郑子彦,吕美霞,马柱国.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1)
[3]黄河源区1961—2017降水序列趋势及突变识别[J]. 马莲,卢素锦,司剑华,谷鑫鑫,黄丽娜,祁玥,马生丽,李树森,赵梓祺,桂子菊,李红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06)
[4]基于CMIP5多模式集合和PDSI的黄河源区干旱时空特征分析[J]. 张林燕,郑巍斐,杨肖丽,王雨茜,张梦如,于洨晗. 水资源保护. 2019(06)
[5]黄河近百年径流量变化分析与认识[J]. 刘昌明,田巍,刘小莽,梁康,白鹏. 人民黄河. 2019(10)
[6]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J]. 刘昌明. 人民黄河. 2019(10)
[7]黄河源区气温变化特征及预估分析[J]. 杨昭明,白文蓉,时兴合,李红梅. 冰川冻土. 2019(04)
[8]1970-2015年汉江流域多尺度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汪成博,李双双,延军平,武亚群.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6)
[9]2000-2016年黄河源区植被NDVI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 刘启兴,董国涛,景海涛,周俊利,党素珍,贾培培.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3)
[10]基于SPEI的若尔盖湿地干湿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 罗登泽,靳晓言,强皓凡,梁川.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2)
博士论文
[1]黄河源区沼泽湿地宏观生态变化与气候的关系研究[D]. 李宁云.云南大学 2018
[2]黄河源区冻土环境变化及其对植被的影响[D]. 王蕊.北京林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黄河源区径流模拟中的应用研究[D]. 周群.兰州理工大学 2019
[2]1982-2013年江河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研究[D]. 王鑫.兰州大学 2016
[3]黄河源区NPP及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分析[D]. 徐晓桃.兰州大学 2008
[4]基于SWAT模型的黄河源区分布式水文模拟[D]. 车骞.兰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89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189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