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E-47及UV-B辐射的联合作用对米氏凯伦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28 09:23
人类活动引起臭氧层减薄甚至产生空洞,到达地面的UV-B辐射增强,从而影响人类及其他地球生物的生存。UV-B辐射还能穿透水体,对海洋浮游生物造成一定的威胁。2014年9月1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宣布,自2000年起至2013年臭氧层浓度增加了4%,同时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也停止扩大。尽管如此,臭氧层空洞仍然存在,臭氧层浓度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相比仍低6%,距离痊愈还有很大距离。所以,UV-B的辐射作用不容小觑。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系列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难降解和可长距离迁移的特性,并可通过食物链进行富集和放大。PBDEs已成为全球性环境污染物,在很多地区均有分布,且在大气、水体、沉积物、动植物和人体内均以检验到其存在。研究表明,PBDEs对生物体具有神经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及免疫毒性。海洋微藻是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基础,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有关海洋微藻对UV-B辐射响应研究已经很多,但我国对多溴联苯醚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较少,且鲜少有BDE-47和UV-B辐射的联合作用对海洋微藻的影响研究。因此,探讨BDE-47和UV-B辐射联合作用对海洋微...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进展
1.1 凯伦藻属概述
1.1.1 分类学与形态学
1.1.2 生活史
1.1.3 生理生态学
1.1.4 赤潮生态学
1.2 UV-B辐射增强对海洋微藻的影响
1.2.1 UV-B辐射增强对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
1.2.2 UV-B辐射增强对海洋微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1.2.3 UV-B辐射增强对海洋微藻细胞结构的影响
1.3 多溴联苯醚(PBDEs)在水体中的分布及对藻类的影响
1.3.1 PBDEs在水体中的分布
1.3.2 PBDEs对藻类的影响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UV-B辐射增强对米氏凯伦藻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微藻的培养体系
2.1.2 UV-B辐照体系
2.1.3 种群增长的测定
2.1.4 光合生理参数的测定
2.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UV-B辐射对米氏凯伦藻种群密度的影响
2.2.2 米氏凯伦藻光合生理参数的变化
2.3 讨论
2.3.1 UV-B辐射对米氏凯伦藻种群生长的影响
2.3.2 UV-B辐射对米氏凯伦藻光合生理的影响
2.4 小结
3. BDE-47对米氏凯伦藻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微藻的培养体系
3.1.2 BDE-47急性毒性实验体系及方法
3.1.3 种群增长的测定
3.1.4 光合生理参数的测定
3.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MSO对米氏凯伦藻的NOEC值
3.2.2 BDE-47对米氏凯伦藻种群生长的影响
3.2.3 BDE-47对米氏凯伦藻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
3.3 讨论
3.3.1 BDE-47对米氏凯伦藻种群生长的影响
3.3.2 DE-47对米氏凯伦藻光合生理的影响
3.4 小结
4 BDE-47及UV-B辐射增强的联合作用对米氏凯伦藻种群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微藻的培养体系
4.1.2 联合毒性实验体系
4.1.3 种群密度的测定
4.1.4 光合生理参数的测定
4.1.5 米氏凯伦藻细胞超微结构
4.1.6 数据的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米氏凯伦藻种群密度变化
4.2.2 米氏凯伦藻光合生理参数的变化
4.2.3 联合作用对米氏凯伦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4.3 讨论
4.3.1 联合作用对米氏凯伦藻种群生长的影响
4.3.2 联合作用对米氏凯伦藻光合生理的影响
4.3.3 联合作用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6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米氏凯伦藻分布及其引发赤潮的发生规律研究[J]. 刘志国,王金辉,蔡芃,王悠,秦玉涛,刘守海.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01)
[2]浮游植物在不同光质和光强激发下的叶绿素荧光特性[J]. 刘晶,刘文清,赵南京,张玉钧,马明俊,戴庞达,殷高方,王春龙,章炜,段静波,余晓娅,方丽,甘婷婷. 光学学报. 2013(09)
[3]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米氏凯伦藻的毒性效应[J]. 张鑫鑫,唐学玺,姜爽,袁梦琪,刘艳芬,周斌. 海洋环境科学. 2013(04)
[4]UV-B辐射对米氏凯伦藻生长及其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J]. 董文隆,王仁君,陈田田,钟旭,闫端,曹存志.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5]UV-B辐射对2种海洋微藻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J]. 俞泓伶,陈彬彬,谢志浩.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1(03)
[6]多溴联苯醚在胶州湾养殖水域含量水平与分布[J]. 周明莹,张惠珍,夏斌,崔毅,乔向英,陈碧鹃,冷凯良. 海洋环境科学. 2010(06)
[7]多溴联苯醚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及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研究[J]. 唐学玺,柯可,王悠. 海洋湖沼通报. 2010(01)
[8]两种常见外来入侵赤潮藻的PCR鉴定[J]. 郑俊斌,张凤英,马凌波,陆亚男,马春艳. 海洋渔业. 2009(03)
[9]凯伦藻属微藻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J]. 陆亚男,缪宇平,樊成奇. 海洋渔业. 2009(01)
[10]莱州湾地区土壤及底泥中多溴联苯醚水平及其分布[J]. 金军,王英,刘伟志,唐孝炎. 环境科学学报. 2008(07)
博士论文
[1]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及基于活性氧和钙离子信号通路变化的作用机制探讨[D]. 张鑫鑫.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早期发育对UV-B辐射增强及其与其它环境因子交互作用的响应[D]. 刘素.中国海洋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青岛大扁藻光合作用过程对重金属Cu2+急性毒性胁迫的响应研究[D]. 师玥.中国海洋大学 2012
[2]UV-B辐射增强对海洋微藻生长、生理生化特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D]. 俞泓伶.宁波大学 2012
[3]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对海洋生物毒性的实验研究[D]. 孙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
[4]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4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研究[D]. 李卓娜.中国海洋大学 2009
[5]北极微藻在不同UV-B辐射强度下的生物学效应变化研究[D]. 彭小伟.华中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07992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进展
1.1 凯伦藻属概述
1.1.1 分类学与形态学
1.1.2 生活史
1.1.3 生理生态学
1.1.4 赤潮生态学
1.2 UV-B辐射增强对海洋微藻的影响
1.2.1 UV-B辐射增强对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
1.2.2 UV-B辐射增强对海洋微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1.2.3 UV-B辐射增强对海洋微藻细胞结构的影响
1.3 多溴联苯醚(PBDEs)在水体中的分布及对藻类的影响
1.3.1 PBDEs在水体中的分布
1.3.2 PBDEs对藻类的影响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UV-B辐射增强对米氏凯伦藻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微藻的培养体系
2.1.2 UV-B辐照体系
2.1.3 种群增长的测定
2.1.4 光合生理参数的测定
2.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UV-B辐射对米氏凯伦藻种群密度的影响
2.2.2 米氏凯伦藻光合生理参数的变化
2.3 讨论
2.3.1 UV-B辐射对米氏凯伦藻种群生长的影响
2.3.2 UV-B辐射对米氏凯伦藻光合生理的影响
2.4 小结
3. BDE-47对米氏凯伦藻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微藻的培养体系
3.1.2 BDE-47急性毒性实验体系及方法
3.1.3 种群增长的测定
3.1.4 光合生理参数的测定
3.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MSO对米氏凯伦藻的NOEC值
3.2.2 BDE-47对米氏凯伦藻种群生长的影响
3.2.3 BDE-47对米氏凯伦藻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
3.3 讨论
3.3.1 BDE-47对米氏凯伦藻种群生长的影响
3.3.2 DE-47对米氏凯伦藻光合生理的影响
3.4 小结
4 BDE-47及UV-B辐射增强的联合作用对米氏凯伦藻种群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微藻的培养体系
4.1.2 联合毒性实验体系
4.1.3 种群密度的测定
4.1.4 光合生理参数的测定
4.1.5 米氏凯伦藻细胞超微结构
4.1.6 数据的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米氏凯伦藻种群密度变化
4.2.2 米氏凯伦藻光合生理参数的变化
4.2.3 联合作用对米氏凯伦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4.3 讨论
4.3.1 联合作用对米氏凯伦藻种群生长的影响
4.3.2 联合作用对米氏凯伦藻光合生理的影响
4.3.3 联合作用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6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米氏凯伦藻分布及其引发赤潮的发生规律研究[J]. 刘志国,王金辉,蔡芃,王悠,秦玉涛,刘守海.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01)
[2]浮游植物在不同光质和光强激发下的叶绿素荧光特性[J]. 刘晶,刘文清,赵南京,张玉钧,马明俊,戴庞达,殷高方,王春龙,章炜,段静波,余晓娅,方丽,甘婷婷. 光学学报. 2013(09)
[3]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米氏凯伦藻的毒性效应[J]. 张鑫鑫,唐学玺,姜爽,袁梦琪,刘艳芬,周斌. 海洋环境科学. 2013(04)
[4]UV-B辐射对米氏凯伦藻生长及其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J]. 董文隆,王仁君,陈田田,钟旭,闫端,曹存志.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5]UV-B辐射对2种海洋微藻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J]. 俞泓伶,陈彬彬,谢志浩.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1(03)
[6]多溴联苯醚在胶州湾养殖水域含量水平与分布[J]. 周明莹,张惠珍,夏斌,崔毅,乔向英,陈碧鹃,冷凯良. 海洋环境科学. 2010(06)
[7]多溴联苯醚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及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研究[J]. 唐学玺,柯可,王悠. 海洋湖沼通报. 2010(01)
[8]两种常见外来入侵赤潮藻的PCR鉴定[J]. 郑俊斌,张凤英,马凌波,陆亚男,马春艳. 海洋渔业. 2009(03)
[9]凯伦藻属微藻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J]. 陆亚男,缪宇平,樊成奇. 海洋渔业. 2009(01)
[10]莱州湾地区土壤及底泥中多溴联苯醚水平及其分布[J]. 金军,王英,刘伟志,唐孝炎. 环境科学学报. 2008(07)
博士论文
[1]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及基于活性氧和钙离子信号通路变化的作用机制探讨[D]. 张鑫鑫.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早期发育对UV-B辐射增强及其与其它环境因子交互作用的响应[D]. 刘素.中国海洋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青岛大扁藻光合作用过程对重金属Cu2+急性毒性胁迫的响应研究[D]. 师玥.中国海洋大学 2012
[2]UV-B辐射增强对海洋微藻生长、生理生化特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D]. 俞泓伶.宁波大学 2012
[3]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对海洋生物毒性的实验研究[D]. 孙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
[4]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4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研究[D]. 李卓娜.中国海洋大学 2009
[5]北极微藻在不同UV-B辐射强度下的生物学效应变化研究[D]. 彭小伟.华中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07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207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