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6 09:11
  目前市场上玄武岩成因的蓝宝石中有大量产自非洲的尼日利亚地区,但相关的矿物学及宝石学研究文献非常少。本文蓝宝石样品产自尼日利亚Mambilla高原上与玄武岩相关的次生矿床中。利用显微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拉曼光谱、LA-ICP-MS等现代测试方法对该地区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进行系统地研究。由于外观上与同为玄武岩成因的山东昌乐蓝宝石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将利用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对两产地的蓝宝石进行化学成分和谱学特征的对比。尼日利亚Mambilla地区的蓝宝石常见深蓝色,偶见浅蓝、黄色、黄蓝双色、绿色以及蓝绿色,色带发育,多色性强。原石晶体普遍较小,多数呈碎块状,表面具熔蚀状外观,磨圆度高,沿开放裂隙常见褐色的次生铁质浸染物。晶体内部常见大量微细的含Ti包裹体,使得晶体多数透明度较差,具乳状外观。流体和熔融包裹体形状各异,沿愈合裂隙面分布,或沿一定的结晶学方向分布。尼日利亚蓝宝石的微量元素含量和比值总体呈现出了岩浆型蓝宝石的特征:Fe含量较高,普遍在7000ppm以上;Ga含量在156244ppm之间,Mg含量多低于40ppm;Fe/Mg远大于100,Ga/Mg...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尼日利亚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尼日利亚区域地质图(基于VincentNgakoetal.,2006重绘)

图片,样品,蓝宝石,宝石


3蓝宝石的宝石学基本性质123蓝宝石的宝石学基本性质本章主要对尼日利亚Mambilla地区蓝宝石的宝石学基本性质进行系统研究。如图3-1所示,蓝宝石样品数量共七个,编号为sap-1至sap-7。图3-1的最后两张图为宝石商手中持有一批的该地区的蓝宝石原石。3.1常规宝石学性质图3-1样品图片3.1.1蓝宝石样品的外观形态蓝宝石原石晶体普遍较小,重量在1~5ct不等。原石大部分呈破碎块状,部分自形程度较高,如sap-2、sap-4、sap-5和sap-7,呈不完整的柱状、腰鼓状以及六方双锥状形态,常见单形为六方柱a{112—0}、菱面体r{101—1}、六方双锥z{224—1}等。由于搬运作用,蓝宝石的晶棱均呈一定程度的磨圆状。样品晶体表面具熔蚀状外观,很多深蓝色样品表面可见黑色的熔蚀壳,具油脂光泽。多数样

石磨,蓝宝石,晶体,外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153.2放大观察3.2.1测试仪器与测试条件放大观察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宝石实验室中进行,使用日本奥林巴斯生产的BX-51OLYMPUS型偏光显微镜与中国飞博尔生产的FGM-R6S-171T-CCD型宝石摄影显微镜。3.2.2表面特征尼日利亚Mambilla地区的蓝宝石晶体多为破碎块状,可见贝壳状断口,晶体整体呈磨圆状,表面裂隙处可见大量褐色、褐红色次生浸染物,部分浸染物残余表现为沿裂隙面分布的树枝状包裹体(图3-2,3-3),与其为玄武岩成因的次生矿床相一致。sap-2号样品的晶体表面可见内凹的挤压生长纹,如图3-2c、3-2d。图3-2蓝宝石原石磨圆状的晶体外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特殊变色蓝宝石的紫外-可见光光谱研究[J]. 陈超洋,黄伟志,邵天,沈澈,李志彬,沈锡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08)
[2]澳大利亚蓝宝石的宝石学和谱学特征[J]. 徐娅芬,狄敬如,方菲.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19(02)
[3]铁和钛在山东昌乐深蓝色蓝宝石中的致色作用[J]. 韩孝朕,郭守国,康燕,李永生,冯锡淇.  硅酸盐学报. 2018(10)
[4]山东昌乐蓝宝石生长环带的FTIR和LA-ICP-MS研究[J]. 李晓潇,杨志军,黄珊珊,陈耀明,曾璇,周文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02)
[5]天然与热处理刚玉的谱学鉴别[J]. 黄若然,尹作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01)
[6]山东刚玉巨晶的成因——来自矿物包裹体的证据[J]. 丁振华.  矿物学报. 2009(04)
[7]昌乐玄武岩内刚玉巨晶(蓝宝石)中发现富碳酸盐和硫酸盐熔融包裹体及其意义[J]. 宋玉财,胡文瑄.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9(04)
[8]山东昌乐刚玉巨晶中的流体和熔融包裹体及其流体组分特征[J]. 宋玉财,胡文,金之钧,陈勇.  地球化学. 2006(04)
[9]Si4+及过渡金属离子在蓝宝石呈色中的作用——数学分析法在离子致色研究中的应用[J]. 吴瑞华,朱凤福,白峰.  地质论评. 2001(03)
[10]蓝宝石3310cm-1红外吸收峰的鉴定意义[J]. 沈美冬,杨良锋.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2000(03)

硕士论文
[1]山东昌乐蓝宝石的LA-ICP-MS分析及环带研究[D]. 牛晓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本文编号:3286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286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2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