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2 16:01
位于东亚季风边缘地带的浑善达克沙地,是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区域,沙地边缘常出露风成砂与砂质古土壤互层沉积序列,内部兼有风成砂/古土壤/湖沼相沉积地层,他们是过去气候变化和沙漠变迁的忠实记录者。本研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对沙地南缘TB剖面(风成砂/古土壤/湖沼相沉积序列)和东北缘LMM剖面(古土壤/风成砂/弱成壤互层沉积)的野外考察、样品采集和室内实验,选取粒度、磁化率和常量化学元素为气候代用指标,结合关键层位光释光(OSL)测年,探讨了全新世以来浑善达克沙地的气候变化过程。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粒度、磁化率和化学元素指标在TB剖面和LMM剖面上所反映的气候变化情况基本一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发育古土壤,受较强化学风化作用影响细颗粒组分含量增加,沉积物粒径较细,同时氧化环境有利于铁磁性矿物细化与富集故古土壤磁化率值较大,易溶元素淋溶迁移活跃,较稳定的Al2O3和Fe2O3含量相对较多;与之相反,冷干气候环境中风成砂堆积,沉积物粒径偏粗,还原条件下矿物磁性减弱,磁化率表现为低值,A...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8第二章研究区概况2.1地理位置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东部四大沙地之一,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偏东,地理位置大致介于112°22′~117°57′N、41°56′~44°24′E之间,海拔1100~1400m左右。沙地向东与大兴安岭西缘接壤,南邻阴山山麓北部,西至集二线铁路,东西长约360km,南北约30~100km,面积大致为2.14×104km2[64],固定、半固定沙丘是沙地的主要景观,并伴有湖泊、河流镶嵌分布。就行政区划来看,浑善达克沙地西起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一带,东至克什克腾旗,向北可达锡林浩特、阿巴嘎旗,向南一直延伸至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一带。图2.1浑善达克沙地影像图Fig2.1TheimageofOtindagsandyland2.2地质与地貌在地质构造上,浑善达克沙地隶属于蒙古地槽古生代褶皱带,表现为地堑式坳陷带。地质历史时期浑善达克沙地经历了多次上升/沉降的复杂演化过程,海西运动期间,大兴安岭、祁连山、天山等地槽褶皱回返而形成巨大山系,该区域上升为陆地并经历了长期的剥蚀。燕山运动后,地壳受到强有力的挤压使得山脉隆起,浑善达克地区在压陷-挠曲作用下形成下陷的宽浅盆地。第三纪早期该区域发生沉降并形成大型内陆湖盆,内陆湖泊广泛发育并堆积第三纪湖泊沉积物,而后沙地经历上升形成高原地貌,在副热带高压的主要控制下发育红色风成砂和红土沉积。至第四纪
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10图2.2浑善达克沙地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变化[67]Fig2.2ThechangesofannualaveragetemperatureandprecipitationinOtindagsandyland2.4土壤与植被在土壤类型上,浑善达克沙地广泛分布有草原栗钙土和棕钙土等地带性土壤,并与风沙土、草甸土等非地带性土壤共存。沙地东部为发育程度较高的含砂质暗栗钙土,向西逐渐过渡为淡栗钙土,西北部则为棕钙土[69];丘间地及低洼地带多为草甸土,其盐碱化程度相对较高,与风沙土在沙地境内相间分布。浑善达克沙地整体以半干旱干草原植被为主,但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东南向西北逐渐由半湿润森林灌木草原演变为干旱荒漠草原的变化形式。现代植被种类多样,东南部的固定沙地水热条件较好,长有白扦(Piceameyeri)、油松(Pinustabulaeformis)、白桦(Betulaplatyphiia)、山杨(Popolusdavidiana)等针叶、阔叶乔木;中部固定、半固定沙地以沙蒿(Atremisiaarenaria)、冷蒿(Artemisiafrigida)等为草本植物为主,并与沙地榆(Sanguisorbamongolica)共生构成榆树疏林草原景观;流动沙丘则生长荒漠草原植被,如沙米(Agriophyllumsquarrosum)、沙竹(Psammochloavillosa)、小叶锦鸡儿(Caraganamicrophylla)等[7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浑善达克沙地最老砂层的年龄[J]. 孙晓巍,周亚利,张岳敏,炊郁达. 科学通报. 2019(17)
[2]中国东部沙漠/沙地全新世地层序列及其古环境[J]. 杨小平,梁鹏,张德国,李鸿威,Patrick RIOUAL,王旭龙,许冰,马志邦,刘倩倩,任孝宗,胡凡根,何毓新,饶刚,陈宁华.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8)
[3]风成沉积地层化学元素记录的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J]. 李想,苏志珠,韩瑞,柳苗苗,梁爱民,张彩霞. 冰川冻土. 2019(03)
[4]浑善达克沙地早全新世气候变化[J]. 黄世鑫,春喜,梁文军,刘继遥,吴智文,周茂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8)
[5]浑善达克沙地及周边地区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的变化特征[J]. 高涛涛,殷淑燕. 江西农业学报. 2018(05)
[6]常量元素记录的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全新世气候变化[J]. 苏志珠,吴宇婧,孔梦园,马义娟,梁爱民,柳苗苗,张彩霞. 中国沙漠. 2018(03)
[7]化学蚀变指数指示古气候变化的适用性探讨[J]. 赵占仑,温小浩,汤连生,李保生,牛东风,孟洁,杨庆江. 沉积学报. 2018(02)
[8]中晚全新世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气候变化过程[J]. 杨帆,靳鹤龄,李孝泽,耿建伟,刘冰. 中国沙漠. 2017(03)
[9]全新世亚洲季风演变[J]. 丁大林,李广雪,徐继尚,丁咚,李倩,王丽艳,王昊寅,张洋. 地学前缘. 2017(04)
[10]晚更新世以来萨拉乌苏河流域主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J]. 杨劲松,王永,赵红梅.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11)
博士论文
[1]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动态研究[D]. 银山.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浑善达克沙地湖泊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白雪梅.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2]中国东部沙区全新世砂质古土壤与古气候变化[D]. 杨萍.浙江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32879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8第二章研究区概况2.1地理位置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东部四大沙地之一,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偏东,地理位置大致介于112°22′~117°57′N、41°56′~44°24′E之间,海拔1100~1400m左右。沙地向东与大兴安岭西缘接壤,南邻阴山山麓北部,西至集二线铁路,东西长约360km,南北约30~100km,面积大致为2.14×104km2[64],固定、半固定沙丘是沙地的主要景观,并伴有湖泊、河流镶嵌分布。就行政区划来看,浑善达克沙地西起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一带,东至克什克腾旗,向北可达锡林浩特、阿巴嘎旗,向南一直延伸至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一带。图2.1浑善达克沙地影像图Fig2.1TheimageofOtindagsandyland2.2地质与地貌在地质构造上,浑善达克沙地隶属于蒙古地槽古生代褶皱带,表现为地堑式坳陷带。地质历史时期浑善达克沙地经历了多次上升/沉降的复杂演化过程,海西运动期间,大兴安岭、祁连山、天山等地槽褶皱回返而形成巨大山系,该区域上升为陆地并经历了长期的剥蚀。燕山运动后,地壳受到强有力的挤压使得山脉隆起,浑善达克地区在压陷-挠曲作用下形成下陷的宽浅盆地。第三纪早期该区域发生沉降并形成大型内陆湖盆,内陆湖泊广泛发育并堆积第三纪湖泊沉积物,而后沙地经历上升形成高原地貌,在副热带高压的主要控制下发育红色风成砂和红土沉积。至第四纪
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10图2.2浑善达克沙地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变化[67]Fig2.2ThechangesofannualaveragetemperatureandprecipitationinOtindagsandyland2.4土壤与植被在土壤类型上,浑善达克沙地广泛分布有草原栗钙土和棕钙土等地带性土壤,并与风沙土、草甸土等非地带性土壤共存。沙地东部为发育程度较高的含砂质暗栗钙土,向西逐渐过渡为淡栗钙土,西北部则为棕钙土[69];丘间地及低洼地带多为草甸土,其盐碱化程度相对较高,与风沙土在沙地境内相间分布。浑善达克沙地整体以半干旱干草原植被为主,但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东南向西北逐渐由半湿润森林灌木草原演变为干旱荒漠草原的变化形式。现代植被种类多样,东南部的固定沙地水热条件较好,长有白扦(Piceameyeri)、油松(Pinustabulaeformis)、白桦(Betulaplatyphiia)、山杨(Popolusdavidiana)等针叶、阔叶乔木;中部固定、半固定沙地以沙蒿(Atremisiaarenaria)、冷蒿(Artemisiafrigida)等为草本植物为主,并与沙地榆(Sanguisorbamongolica)共生构成榆树疏林草原景观;流动沙丘则生长荒漠草原植被,如沙米(Agriophyllumsquarrosum)、沙竹(Psammochloavillosa)、小叶锦鸡儿(Caraganamicrophylla)等[7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浑善达克沙地最老砂层的年龄[J]. 孙晓巍,周亚利,张岳敏,炊郁达. 科学通报. 2019(17)
[2]中国东部沙漠/沙地全新世地层序列及其古环境[J]. 杨小平,梁鹏,张德国,李鸿威,Patrick RIOUAL,王旭龙,许冰,马志邦,刘倩倩,任孝宗,胡凡根,何毓新,饶刚,陈宁华.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8)
[3]风成沉积地层化学元素记录的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J]. 李想,苏志珠,韩瑞,柳苗苗,梁爱民,张彩霞. 冰川冻土. 2019(03)
[4]浑善达克沙地早全新世气候变化[J]. 黄世鑫,春喜,梁文军,刘继遥,吴智文,周茂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8)
[5]浑善达克沙地及周边地区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的变化特征[J]. 高涛涛,殷淑燕. 江西农业学报. 2018(05)
[6]常量元素记录的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全新世气候变化[J]. 苏志珠,吴宇婧,孔梦园,马义娟,梁爱民,柳苗苗,张彩霞. 中国沙漠. 2018(03)
[7]化学蚀变指数指示古气候变化的适用性探讨[J]. 赵占仑,温小浩,汤连生,李保生,牛东风,孟洁,杨庆江. 沉积学报. 2018(02)
[8]中晚全新世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气候变化过程[J]. 杨帆,靳鹤龄,李孝泽,耿建伟,刘冰. 中国沙漠. 2017(03)
[9]全新世亚洲季风演变[J]. 丁大林,李广雪,徐继尚,丁咚,李倩,王丽艳,王昊寅,张洋. 地学前缘. 2017(04)
[10]晚更新世以来萨拉乌苏河流域主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J]. 杨劲松,王永,赵红梅.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11)
博士论文
[1]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动态研究[D]. 银山.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浑善达克沙地湖泊群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白雪梅.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2]中国东部沙区全新世砂质古土壤与古气候变化[D]. 杨萍.浙江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32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432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