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甲的跳跃行为及足部功能形态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2 00:50
跳甲成虫善于跳跃,行动灵活,其后足腿节膨大,内具一骨化的跳器,是鞘翅目中重要的跳跃昆虫之一。近年来,随着功能形态学与仿生学的发展,昆虫足部的功能形态、运动行为及仿生应用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但有关跳甲跳跃行为的研究仍较为缺乏。本文以蓟跳甲Altica cirsicola Ohno、老鹳草跳甲Altica viridicyanea(Baly)、蛇莓跳甲Altica fragariae(Nakane)和黄栌跳甲Ophrida xanthospilota(Baly)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速摄像、显微CT、计算机三维重建、视频分析等技术来探究其跳跃行为、足内外部的形态结构和胸部肌肉。主要结果如下:(1)跳跃行为:四种跳甲表现出三种起跳模式。不展翅模式(mode1):起跳时不展翅,跳跃过程中虫体连续旋转,翅始终不打开,最后着陆;半展翅模式(mode2):虫体起跳后旋转,在半空中展翅,此时身体停止旋转,最后着陆;展翅模式(mode3):虫体由翅协助起跳,不旋转,直接飞行并着陆。四种跳甲都更倾向于采用mode1起跳,其次是mode2,最后是mode3。黄栌跳甲采用mode2起跳的比例大于另外三种跳...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平台示意图(a)跳跃平台示意图;(b)拍摄平台示意图
第二章跳甲的跳跃行为研究9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图2-2a)。保存后足离开地面时的单帧图片,在ImageJ(NationalInstituteofMentalHealth,USA)中测量起跳角α。跳甲后足离开起跳平面的时间记为T=0ms,起跳时间t为跳甲足部开始伸展至其完全离开地面的时间。由于跳甲离开地面时,其后足跗节并未伸展,因此,起跳距离l为跳甲后足腿节与胫节的长度之和,即l=l1+l2(图2-2a)。视频中的每帧图片用PCC软件导出,然后用HeliconFocus(HeliconSoftLtd.,Kharkov,Ukraine)对图片进行合成以获得跳跃轨迹。使用软件IBMSPSSStatistics24(IBMInc.,NewYork,USA)对四种跳甲的跳跃参数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单因素ANOVA检验,TurkeyHSD多重比较);使用软件GraphPadPrism5(GraphPadInc.,California,USA)作柱形图(平均值±标准误)。本实验涉及到的计算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平均起跳速、平均起跳加速度、起跳过程中需要的能量E以及起跳过程中产生的力F由下列公式计算得出。v=l/t①a=v/t②E=m2/2③F=ma④图2-2跳甲基本参数测量示意图(a)起跳角α、起跳速度v、起跳距离l的测量示意图,l1:腿节长,l2:胫节长;(b)跳甲足部分节测量示意图Fig.2-2Diagramofmeasuredparametersoffleabeetles(a)Thediagramofmeasurementofα,t,vandl.l1:thelengthoffemur,l2:thelengthoftibia;(b):Schematicdiagramofthemeasurmentofthehindleglength
第二章跳甲的跳跃行为研究11图2-3虫体的空间三维坐标系Fig.2-3Threedimensionalcoordinatesystemoffleabeetle’sbody本实验追踪了四种跳甲的跳跃轨迹,并总结出了三种起跳模式。第一种是不展翅模式(mode1,winglessmode),跳甲起跳时不展翅,跳跃过程中虫体存在俯仰(pitch)和翻滚(roll)旋转,翅在跳跃全程中不伸展,最终着陆(图2-4a,b)。第二种是半展翅模式(mode2,simi-wingedmode),跳甲起跳时不展翅,虫体存在俯仰和翻滚旋转,随后在半空中打开翅,翅伸展并连续拍打,此时虫体停止俯仰旋转直至着陆(图2-4c,d)。第三种是展翅模式(mode3,wingedmode),翅先伸展,协助跳甲起跳,虫体以飞行的方式在空中运动,飞行过程中虫体不俯仰旋转,但存在翻滚旋转,最终以飞行模式着陆(图2-4e,f)。对四种跳甲起跳过程中采用的这三种模式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在倾角固定的着陆平台上,蓟跳甲(n=113)mode1、mode2和mode3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9.91%、23.89%、6.19%;老鹳草跳甲(n=125)mode1、mode2和mode3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2%、8%、0%;蛇莓跳甲(n=147)mode1、mode2和mode3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0.48%、4.76%、4.76%;黄栌跳甲(n=111)mode1、mode2和mode3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4.86%、32.43%、0%。在活动着陆平台上,蓟跳甲(n=38)mode1、mode2和mode3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6.84%、5.26%、7.89%;老鹳草跳甲(n=65)跳跃模式全部采取mode1;蛇莓跳甲(n=36)mode1、mode2和mode3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7.22%、2.78%、0%。黄栌跳甲(n=44)mode1、mode2和mode3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6.36%、13.64%、0%。由此可见,不管是面对固定倾角的着陆平台还是活动的着陆平台,这四种跳甲都最倾向于采用mode1,其次是mode2,最后是mode3(表2-1)。由表2-1可以看出,蓟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香山公园黄栌黄点直缘跳甲综合防治研究[J]. 宋立洲,焦进卫,杜万光,陈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15(21)
[2]高速摄像技术的应用研究[J]. 孔令梅.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20)
[3]鞘翅目形态结构的三维重建与功能之间关系探讨的有效方法评估[J]. 葛斯琴,任静,高彩霞. 应用昆虫学报. 2013(06)
[4]X射线成像技术在昆虫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 李德娥,张凯,朱佩平,吴自玉,周红章. 生命科学. 2013(08)
[5]仿生甲虫六足机器人结构设计与步态分析[J]. 姜树海,孙培,唐晶晶,陈波.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6]仿蝗虫脚掌的机器人脚结构设计及其优化[J]. 卢松明,郭策,戴振东. 科学通报. 2012(26)
[7]仿蝗虫机器人运动形态的三维动态仿真[J]. 陈勇,陈东辉,佟金,陈秉聪. 农业机械学报. 2007(09)
[8]跳甲属(鞘翅目,叶甲科,跳甲亚科)同域分布种及其寄主关系探讨[J]. 翟宗昭,薛怀君,王书永,杨星科. 动物分类学报. 2007(01)
[9]蛇莓跳甲的生物学初步观察[J]. 薛怀君,王书永,李文柱,张学忠,杨星科. 昆虫知识. 2007(01)
[10]跳甲亚科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J]. 张勇,杨星科. 昆虫知识. 2004(04)
博士论文
[1]跳跃昆虫的运动仿生与感知仿生研究[D]. 李霏.浙江大学 2011
[2]甲虫鞘翅材料微结构、力学性能及联接机制的研究[D]. 杨志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仿生甲虫可重构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D]. 柳天虹.南京林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63140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平台示意图(a)跳跃平台示意图;(b)拍摄平台示意图
第二章跳甲的跳跃行为研究9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图2-2a)。保存后足离开地面时的单帧图片,在ImageJ(NationalInstituteofMentalHealth,USA)中测量起跳角α。跳甲后足离开起跳平面的时间记为T=0ms,起跳时间t为跳甲足部开始伸展至其完全离开地面的时间。由于跳甲离开地面时,其后足跗节并未伸展,因此,起跳距离l为跳甲后足腿节与胫节的长度之和,即l=l1+l2(图2-2a)。视频中的每帧图片用PCC软件导出,然后用HeliconFocus(HeliconSoftLtd.,Kharkov,Ukraine)对图片进行合成以获得跳跃轨迹。使用软件IBMSPSSStatistics24(IBMInc.,NewYork,USA)对四种跳甲的跳跃参数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单因素ANOVA检验,TurkeyHSD多重比较);使用软件GraphPadPrism5(GraphPadInc.,California,USA)作柱形图(平均值±标准误)。本实验涉及到的计算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平均起跳速、平均起跳加速度、起跳过程中需要的能量E以及起跳过程中产生的力F由下列公式计算得出。v=l/t①a=v/t②E=m2/2③F=ma④图2-2跳甲基本参数测量示意图(a)起跳角α、起跳速度v、起跳距离l的测量示意图,l1:腿节长,l2:胫节长;(b)跳甲足部分节测量示意图Fig.2-2Diagramofmeasuredparametersoffleabeetles(a)Thediagramofmeasurementofα,t,vandl.l1:thelengthoffemur,l2:thelengthoftibia;(b):Schematicdiagramofthemeasurmentofthehindleglength
第二章跳甲的跳跃行为研究11图2-3虫体的空间三维坐标系Fig.2-3Threedimensionalcoordinatesystemoffleabeetle’sbody本实验追踪了四种跳甲的跳跃轨迹,并总结出了三种起跳模式。第一种是不展翅模式(mode1,winglessmode),跳甲起跳时不展翅,跳跃过程中虫体存在俯仰(pitch)和翻滚(roll)旋转,翅在跳跃全程中不伸展,最终着陆(图2-4a,b)。第二种是半展翅模式(mode2,simi-wingedmode),跳甲起跳时不展翅,虫体存在俯仰和翻滚旋转,随后在半空中打开翅,翅伸展并连续拍打,此时虫体停止俯仰旋转直至着陆(图2-4c,d)。第三种是展翅模式(mode3,wingedmode),翅先伸展,协助跳甲起跳,虫体以飞行的方式在空中运动,飞行过程中虫体不俯仰旋转,但存在翻滚旋转,最终以飞行模式着陆(图2-4e,f)。对四种跳甲起跳过程中采用的这三种模式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在倾角固定的着陆平台上,蓟跳甲(n=113)mode1、mode2和mode3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9.91%、23.89%、6.19%;老鹳草跳甲(n=125)mode1、mode2和mode3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2%、8%、0%;蛇莓跳甲(n=147)mode1、mode2和mode3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0.48%、4.76%、4.76%;黄栌跳甲(n=111)mode1、mode2和mode3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4.86%、32.43%、0%。在活动着陆平台上,蓟跳甲(n=38)mode1、mode2和mode3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6.84%、5.26%、7.89%;老鹳草跳甲(n=65)跳跃模式全部采取mode1;蛇莓跳甲(n=36)mode1、mode2和mode3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7.22%、2.78%、0%。黄栌跳甲(n=44)mode1、mode2和mode3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6.36%、13.64%、0%。由此可见,不管是面对固定倾角的着陆平台还是活动的着陆平台,这四种跳甲都最倾向于采用mode1,其次是mode2,最后是mode3(表2-1)。由表2-1可以看出,蓟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香山公园黄栌黄点直缘跳甲综合防治研究[J]. 宋立洲,焦进卫,杜万光,陈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15(21)
[2]高速摄像技术的应用研究[J]. 孔令梅.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20)
[3]鞘翅目形态结构的三维重建与功能之间关系探讨的有效方法评估[J]. 葛斯琴,任静,高彩霞. 应用昆虫学报. 2013(06)
[4]X射线成像技术在昆虫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 李德娥,张凯,朱佩平,吴自玉,周红章. 生命科学. 2013(08)
[5]仿生甲虫六足机器人结构设计与步态分析[J]. 姜树海,孙培,唐晶晶,陈波.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6]仿蝗虫脚掌的机器人脚结构设计及其优化[J]. 卢松明,郭策,戴振东. 科学通报. 2012(26)
[7]仿蝗虫机器人运动形态的三维动态仿真[J]. 陈勇,陈东辉,佟金,陈秉聪. 农业机械学报. 2007(09)
[8]跳甲属(鞘翅目,叶甲科,跳甲亚科)同域分布种及其寄主关系探讨[J]. 翟宗昭,薛怀君,王书永,杨星科. 动物分类学报. 2007(01)
[9]蛇莓跳甲的生物学初步观察[J]. 薛怀君,王书永,李文柱,张学忠,杨星科. 昆虫知识. 2007(01)
[10]跳甲亚科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J]. 张勇,杨星科. 昆虫知识. 2004(04)
博士论文
[1]跳跃昆虫的运动仿生与感知仿生研究[D]. 李霏.浙江大学 2011
[2]甲虫鞘翅材料微结构、力学性能及联接机制的研究[D]. 杨志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仿生甲虫可重构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D]. 柳天虹.南京林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63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563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