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今生颗石藻的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5 05:14
今生颗石藻是海洋中一类重要的覆盖着钙质外骨骼的单细胞浮游植物类群。它是海洋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也是海洋中生源无机碳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全球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它还对海洋反射率、全球热通量、云反射率和全球硫循环过程等造成影响。本研究利用偏光显微镜对西太平洋海域(0~21°N,120~130°E)2017年和2018年秋季今生颗石藻进行调查,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今生颗石藻细胞的群落结构、多样性、颗粒碳估算、与环境因子的典型相关分析(CCA)和群落构建机制分析等。在2017年秋季航次27个站位161个样品中,共鉴定今生颗石藻29种,其中颗石球28种、颗石粒19种。颗石粒和颗石球的总丰度范围分别在0-138.5×103 coccoliths/L 和 0-26.8×103 cells/L,平均值分别为10.9×103 coccoliths/L 和 4.2×103 cells/L。优势物种主要有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深水花球藻(Florisphaera profunda)、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希布格脐球藻(Umbi...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大洋桥石藻(Gep/zjwca/^aoceamca)的扫描电镜照片??Fi.?1-1?Scanninelectromicrscoectursf?Gerocasa?oceanca??
产力海域[61]。同时,作为SST最高的水体,它通过向大气输送大量的辐射??热和蒸发潜热,影响全球能量收支平衡,驱动温盐环流,调节全球气候变化[69]。??作为重要的海洋碳库,它通过中心水域的生物泵控制着西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中??碳、氮等生命元素的全球循环[7\??,—:?T?I一?一?tj??i-n|?^?XL?NEC?|??|?乂、^?f"""-?|??mmmmm?^?wmmmm?H\r?mmmm?1??120°E?125°E?130°E?135°E??图1-3西太平洋表层西边界流及中尺度涡分布图。NEC,北赤道流;KC,黑潮;??MC,棉兰老流;NECC,北赤道逆流;NGCC,新几内亚沿岸流;HE,哈马黑??拉涡;ME,棉兰老涡。??Fig.?1-3?Western?Boundary?Cunent?and?surface?circulation?in?the?western?Pacific??Ocean.?NEC,?North?Equatorial?Current;?KC,?Kuroshio?Current;?MC,?Mindanao??Current;?NECC,?North?Equatorial?Counter?Current;?NGCC,?New?Guinea?coastal??Current;?ME,?the?Mindanao?Eddy;?HE,?the?Halmahera?Eddy?.??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西太平洋今生颗石藻多样性分析??2.1航次调查与样品分析??2.1.1调查站位设置??于2017年10月15日至11月17日搭载“科学号”科考船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了物理、生物、化学、地质等多学科的综合现场调查(2-18°N,丨26-130°E)。??本次调查共设置调查站位27个(图2-1-a),包括E130和N18两个断面,采样??层次为:〇m、25?m、50?m、75?m、100?m、150?m、200?m?共计?7?层,共采集今??生颗石藻样品161个。??在2018年10月6日至11月4日对该海域(2-21°N,?127-130°E)再次进行??调查,共涉及调查站位22个(图2-1-b),同样包括E130和N18两个断面,采??样层次为6层,用深层叶绿素最大值(Deep?Chlorophyll?Maximum,DCM)层171,??72]代替75?m和100?m层,2018年调查站位的DCM层介于53-122?m之间。??2017和2018两年共调查了?49个站位(其中地理位置重合的站位有14个),??获取了?293个今生颗石藻样品。??M?^^::;:.?a?到丨.j?bl?=??i?-?::?:;::::??I2(fh?125?h?I3re?13S-E?I20°E?125°H?I30°E?135°E?I40°E??图2-1西太平洋秋季航次调查站位图。a.?2017年;b.?2018年。??Fig.?2-1?Sampling?stations?in?the?survey?area?of?western?Pacific.??2.1.2采样与样品处理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链烯酮在古大气二氧化碳分压重建的应用[J]. 马晓旭,刘传联,金晓波,张洪瑞,马瑞罡. 地球科学进展. 2019(03)
[2]2016年秋季热带西太平洋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J]. 陈卓,孙军,张桂成. 海洋科学. 2018(07)
[3]颗石藻类群及其生态功能介绍[J]. 张健,李佳芮,陶以军,孙军. 生态科学. 2017(04)
[4]西太平洋暖池研究综述[J]. 胡石建,胡敦欣. 海洋科学集刊. 2016(00)
[5]Size-fractionated Chlorophyll α biomass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in summer 2014[J]. 刘海娇,薛冰,冯媛媛,张锐,陈绵润,孙军.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6(04)
[6]哈马黑拉涡旋的季节变异研究[J]. 翟方国,胡敦欣,王庆业. 海洋科学. 2013(11)
[7]2010秋季东海今生颗石藻的空间分布[J]. 靳少非,孙军,刘志亮. 生态学报. 2013(01)
[8]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的特征因子及其影响因素[J]. 宫响,史洁,高会旺. 地球科学进展. 2012(05)
[9]颗石藻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梁丹,刘传联. 地球科学进展. 2012(02)
[10]中国近海今生颗石藻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J]. 孙军,靳少非. 生物多样性. 2011(06)
博士论文
[1]西太平洋暖池区北部悬浮体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D]. 高微.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8
[2]西太平洋暖池变异及其机制研究[D]. 胡石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
[3]热带西太平洋表层环流多时间尺度时空变化特征与机制研究[D]. 赵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
[4]夏冬季中国近海今生颗石藻及其钙化作用速率研究[D]. 栾青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
[5]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区及其邻近海域中尺度涡研究[D]. 何忠杰.中国海洋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南中国海、东印度洋今生颗石藻的时空异质性研究[D]. 刘海娇.天津科技大学 2016
[2]南海夏、冬季今生颗石藻及相关浮游植物群落的初步研究[D]. 李欣.中国海洋大学 2011
[3]南海今生颗石藻分布及相关浮游植物群落研究[D]. 安佰正.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
本文编号:3569797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大洋桥石藻(Gep/zjwca/^aoceamca)的扫描电镜照片??Fi.?1-1?Scanninelectromicrscoectursf?Gerocasa?oceanca??
产力海域[61]。同时,作为SST最高的水体,它通过向大气输送大量的辐射??热和蒸发潜热,影响全球能量收支平衡,驱动温盐环流,调节全球气候变化[69]。??作为重要的海洋碳库,它通过中心水域的生物泵控制着西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中??碳、氮等生命元素的全球循环[7\??,—:?T?I一?一?tj??i-n|?^?XL?NEC?|??|?乂、^?f"""-?|??mmmmm?^?wmmmm?H\r?mmmm?1??120°E?125°E?130°E?135°E??图1-3西太平洋表层西边界流及中尺度涡分布图。NEC,北赤道流;KC,黑潮;??MC,棉兰老流;NECC,北赤道逆流;NGCC,新几内亚沿岸流;HE,哈马黑??拉涡;ME,棉兰老涡。??Fig.?1-3?Western?Boundary?Cunent?and?surface?circulation?in?the?western?Pacific??Ocean.?NEC,?North?Equatorial?Current;?KC,?Kuroshio?Current;?MC,?Mindanao??Current;?NECC,?North?Equatorial?Counter?Current;?NGCC,?New?Guinea?coastal??Current;?ME,?the?Mindanao?Eddy;?HE,?the?Halmahera?Eddy?.??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西太平洋今生颗石藻多样性分析??2.1航次调查与样品分析??2.1.1调查站位设置??于2017年10月15日至11月17日搭载“科学号”科考船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了物理、生物、化学、地质等多学科的综合现场调查(2-18°N,丨26-130°E)。??本次调查共设置调查站位27个(图2-1-a),包括E130和N18两个断面,采样??层次为:〇m、25?m、50?m、75?m、100?m、150?m、200?m?共计?7?层,共采集今??生颗石藻样品161个。??在2018年10月6日至11月4日对该海域(2-21°N,?127-130°E)再次进行??调查,共涉及调查站位22个(图2-1-b),同样包括E130和N18两个断面,采??样层次为6层,用深层叶绿素最大值(Deep?Chlorophyll?Maximum,DCM)层171,??72]代替75?m和100?m层,2018年调查站位的DCM层介于53-122?m之间。??2017和2018两年共调查了?49个站位(其中地理位置重合的站位有14个),??获取了?293个今生颗石藻样品。??M?^^::;:.?a?到丨.j?bl?=??i?-?::?:;::::??I2(fh?125?h?I3re?13S-E?I20°E?125°H?I30°E?135°E?I40°E??图2-1西太平洋秋季航次调查站位图。a.?2017年;b.?2018年。??Fig.?2-1?Sampling?stations?in?the?survey?area?of?western?Pacific.??2.1.2采样与样品处理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链烯酮在古大气二氧化碳分压重建的应用[J]. 马晓旭,刘传联,金晓波,张洪瑞,马瑞罡. 地球科学进展. 2019(03)
[2]2016年秋季热带西太平洋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J]. 陈卓,孙军,张桂成. 海洋科学. 2018(07)
[3]颗石藻类群及其生态功能介绍[J]. 张健,李佳芮,陶以军,孙军. 生态科学. 2017(04)
[4]西太平洋暖池研究综述[J]. 胡石建,胡敦欣. 海洋科学集刊. 2016(00)
[5]Size-fractionated Chlorophyll α biomass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in summer 2014[J]. 刘海娇,薛冰,冯媛媛,张锐,陈绵润,孙军.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6(04)
[6]哈马黑拉涡旋的季节变异研究[J]. 翟方国,胡敦欣,王庆业. 海洋科学. 2013(11)
[7]2010秋季东海今生颗石藻的空间分布[J]. 靳少非,孙军,刘志亮. 生态学报. 2013(01)
[8]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的特征因子及其影响因素[J]. 宫响,史洁,高会旺. 地球科学进展. 2012(05)
[9]颗石藻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梁丹,刘传联. 地球科学进展. 2012(02)
[10]中国近海今生颗石藻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J]. 孙军,靳少非. 生物多样性. 2011(06)
博士论文
[1]西太平洋暖池区北部悬浮体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D]. 高微.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8
[2]西太平洋暖池变异及其机制研究[D]. 胡石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
[3]热带西太平洋表层环流多时间尺度时空变化特征与机制研究[D]. 赵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
[4]夏冬季中国近海今生颗石藻及其钙化作用速率研究[D]. 栾青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
[5]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区及其邻近海域中尺度涡研究[D]. 何忠杰.中国海洋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南中国海、东印度洋今生颗石藻的时空异质性研究[D]. 刘海娇.天津科技大学 2016
[2]南海夏、冬季今生颗石藻及相关浮游植物群落的初步研究[D]. 李欣.中国海洋大学 2011
[3]南海今生颗石藻分布及相关浮游植物群落研究[D]. 安佰正.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
本文编号:3569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569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