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八街群锆石U-Pb年龄、沉积地质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19 13:26
滇中是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发育最为齐全的地区之一,是研究扬子古陆前寒武纪地质过程及其对Rodinia超大陆事件响应的关键地区。八街群及其下伏的昆阳群是扬子陆块西南部中、新元古界代表性地层单元,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的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组合,并发育少量的火山碎屑岩系。本文综合运用沉积地质学、构造地层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理论、方法,重点研究八街群、昆阳群地层年代学特征、沉积地质特征。基于火山碎屑岩系的年代学特征、沉积物源特征分别探讨了昆阳群、八街群的年代地层格架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主要取得以下新的认识和进展:1.获得昆阳群美党组精确SHRIMP锆石U-Pb年龄(945±17)Ma,指示昆阳群美党组应属新元古界底部。2.首次获得禄表组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878.5±4.7)Ma、(878±4)Ma,佐证了八街群应属青白口系。3.美党组岔河段底部砾岩为层间砾岩,可能代表一次区域性抬升。禄表组斜层理数据显示其古流向指向北北东,表明沉积物来源于现今的西南部;华家箐组底部砾岩砾石扁平面指向北,表明沉积物来源于现今的北部。4.禄表组砂岩碎屑锆石年龄分布谱系图显示物源来自于滇中陆块和华夏...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区地形及交通状况
1.2 研究现状与选题依据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工作量与新认识
1.4.1 工作量
1.4.2 主要新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层
2.1.1 石屏岩群
2.1.2 大红山群
2.1.3 东川群
2.1.4 昆阳群
2.1.5 八街群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变质岩
2.5 区域地质演化史
2.5.1 古地磁与古陆位置
2.5.2 区域地质演化史
第3章 关键层位定年及其对八街群、昆阳群年代地层位置的约束
3.1 分析方法
3.2 美党组碎屑锆石测年及其年代地层学意义
3.2.1 采样层位与岩性特征
3.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3.2.3 年代地层学意义
3.3 禄表组火山岩测年及年代地层学意义
3.3.1 采样层位与岩性特征
3.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3.3.3 年代地层学意义
3.4 滇中晚前寒武纪年代地层格架的优化
第4章 八街群古流向、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4.1 八街群序列
4.2 古流向
4.2.1 禄表组古流向
4.2.2 华家箐组古流向
4.2.3 八街群物源讨论
4.3 禄表组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分布特征
4.3.1 分析方法
4.3.2 样品采样位置与岩性特征
4.3.3 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特征
4.3.4 物源指示意义
4.4 构造背景及古地理格局
4.4.1 1200-1126Ma被动陆缘阶段
4.4.2 1050-950Ma洋陆俯冲早期阶段
4.4.3 950Ma-825Ma洋陆俯冲晚期阶段
4.4.4 825-820Ma碰撞造山阶段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746306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区地形及交通状况
1.2 研究现状与选题依据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工作量与新认识
1.4.1 工作量
1.4.2 主要新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层
2.1.1 石屏岩群
2.1.2 大红山群
2.1.3 东川群
2.1.4 昆阳群
2.1.5 八街群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变质岩
2.5 区域地质演化史
2.5.1 古地磁与古陆位置
2.5.2 区域地质演化史
第3章 关键层位定年及其对八街群、昆阳群年代地层位置的约束
3.1 分析方法
3.2 美党组碎屑锆石测年及其年代地层学意义
3.2.1 采样层位与岩性特征
3.2.2 测试结果与分析
3.2.3 年代地层学意义
3.3 禄表组火山岩测年及年代地层学意义
3.3.1 采样层位与岩性特征
3.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3.3.3 年代地层学意义
3.4 滇中晚前寒武纪年代地层格架的优化
第4章 八街群古流向、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4.1 八街群序列
4.2 古流向
4.2.1 禄表组古流向
4.2.2 华家箐组古流向
4.2.3 八街群物源讨论
4.3 禄表组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分布特征
4.3.1 分析方法
4.3.2 样品采样位置与岩性特征
4.3.3 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特征
4.3.4 物源指示意义
4.4 构造背景及古地理格局
4.4.1 1200-1126Ma被动陆缘阶段
4.4.2 1050-950Ma洋陆俯冲早期阶段
4.4.3 950Ma-825Ma洋陆俯冲晚期阶段
4.4.4 825-820Ma碰撞造山阶段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746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74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