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三维古地形恢复
本文关键词: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三维古地形恢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古地形是沉积体发育的基础,古地形的恢复不仅还原了原始构造形态,还揭示了物源和沉积体系的发育特征和空间配置关系。本项研究基于地震、测录井、岩芯分析多种资料,运用地震-测井-地质综合解释,考察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残留盆地特征及构造演化过程,使用剥蚀厚度计算技术和回剥技术,进行盆地三维古地形恢复,为西湖凹陷深层沉积古环境重建提供古地形要素支撑。前人研究表明,西湖凹陷主要经历了玉泉运动、花港运动及龙井运动三次构造运动,分别界定了裂陷-坳陷期、坳陷-反转期、反转-整体沉降期三个盆地演化交替阶段,形成了古近系始新统顶界面(T30)、古近系渐新统顶界面(T20)以及新近系中新统(T10)三个区域不整合面。本文研究目标区域为平湖构造带北部三维地震资料覆盖区域,通过对残留盆地的等T0、地层残留厚度、断裂体系展布分析,建立了平湖构造带地层格架模型;识别并分析了平湖组T32、T30、花港组T21、T20不整合面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层对比法、声波时差法和波动方程法适用性并计算了这四个不整合面的剥蚀量,绘制了平湖构造带剥蚀厚度平面分布图;基于岩性厚度资料恢复了残留地层原始厚度,基于地震剖面进行了断距统计,利用平衡原理计算了四个不整合面的沉降量;以残留地层古厚度、剥蚀厚度、沉降量的网格数据为输入,得到平湖构造带三维古地形数据,并绘制了可直观反映沉积三维古地形图。结果表明:平湖构造带三期构造反转运动导致的T30、T21、T20不整合面在平湖构造带全区均可追踪;平湖组一二段剥蚀量最大,达到500m,平湖组三四段、花港组下段以及花港组上段最大剥蚀量在300m左右,整体来看,斜坡带剥蚀量分布沿构造走向呈现中间厚、边缘及靠近盆地中心处薄的趋势,宝云亭构造带为剥蚀高点,结果符合地质认识;与西湖凹陷其他区域相比,平湖构造带剥蚀量不大,不整合多以微小角度不整合为主,反转运动对斜坡带影响较小,比较四个不整合面,T30相比其它三个不整合面油气圈闭成藏条件要差;三维古地形恢复结果与残留地层地形起伏趋势有明显继承关系,平湖构造带各次级凹陷从裂陷期到坳陷期范围逐渐缩小,始新世末期,以宝云亭断裂分隔开来的南北两个低洼接受了大量沉积,凹陷被逐渐填平;来鹤亭—孔雀亭—带地形相对较高的特征从始新统至渐新统继承下来,导致了渐新世花港运动导致的剥蚀量相应较大;到渐新世结束时,整个平北地区沉积充填较为充分,地形呈现为一个整体缓坡,地形高差起伏不再突显。
【关键词】:西湖凹陷 平湖构造带 剥蚀恢复 古地形恢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前言11-15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12-13
- 1.3 学术构想与技术路线13
- 1.4 研究步骤与实施方案13-14
- 1.5 主要创新点14-15
- 2 区域地质背景15-23
- 2.1 区域概况15-18
- 2.2 西湖凹陷地层发育特征18-20
- 2.3 西湖凹陷构造演化阶段20-23
- 3 残留盆地特征23-40
- 3.1 断裂地层格架23-25
- 3.2 目的层位构造平面展布25-31
- 3.3 残留地层厚度31-34
- 3.4 区域不整合特征34-40
- 3.4.1 研究区不整合类型识别35-40
- 4 剥蚀量恢复40-70
- 4.1 剥蚀量恢复技术概述40-41
- 4.2 地层对比法恢复剥蚀量41-47
- 4.2.1 地层对比法恢复剥蚀量原理及适用性41-42
- 4.2.2 地层对比法在研究区的应用42-47
- 4.3 声波时差法47-53
- 4.3.1 声波时差法计算原理47-48
- 4.3.2 声波时差法适用性48-50
- 4.3.3 声波时差法在研究区的应用50-53
- 4.4 波动分析法53-63
- 4.4.1 波动分析法原理与适用性53-55
- 4.4.2 波动分析法在研究区的应用55-63
- 4.5 剥蚀量平面分布63-70
- 4.5.1 剥蚀技术比较分析63-65
- 4.5.2 剥蚀厚度平面展布65-70
- 5 三维古地形恢复及综合分析70-83
- 5.1 压实与构造沉降恢复70-72
- 5.1.1 残留地层原始厚度恢复70
- 5.1.2 断层落差消除70-72
- 5.2 平衡剖面恢复72-76
- 5.3 三维古地形恢复76-81
- 5.4 综合分析81-83
- 6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83-84
- 参考文献84-88
- 致谢88-89
- 个人简历89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艳秋;东海西湖凹陷油气成藏地质认识[J];海洋地质动态;2003年05期
2 陈琳琳,胡佳庆,白洁;西湖凹陷陆盆冲积体系河道演变规律探讨[J];上海地质;2003年01期
3 王震,张明利,武法东,王子煜,王林生;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地层剥蚀厚度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2期
4 熊斌辉;王春红;张锦伟;张喜林;;西湖凹陷龙井运动特征[J];中国海上油气;2008年02期
5 陈琳琳;向昱;;西湖凹陷油气成藏史分析[J];海洋石油;2009年03期
6 张国华;;西湖凹陷高压形成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中国海上油气;2013年02期
7 徐优富,汪一笕,梁土羡,方华良;东海西湖凹陷探井完井技术分析[J];海洋石油;1999年04期
8 苏奥;陈红汉;王存武;李培军;马丽娜;刘洪平;;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天然气来源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2014年01期
9 贾健谊,须雪豪,孙伯强;东海西湖凹陷原油与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J];海洋石油;2000年02期
10 何将启,杨风丽;东海西湖凹陷新生代盆地原型分析[J];海洋石油;200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雷国文;;东海西湖凹陷深部储层及主控因素研究[A];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8年
2 沈伟锋;零克钢;;西湖凹陷断裂系统与油气分布关系[A];第五次东海石油地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丽娜;陈永进;王丽顺;;西湖凹陷C区块古近系沉积体系及特征[A];上海市石油学会中青年科技论文集(2007)[C];2007年
4 钟志洪;夏斌;孙珍;陈志勇;葛和平;吴志轩;张建培;;东海西湖凹陷地质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纯洁;;西湖凹陷中—下始新统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A];第五次东海石油地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廖宗廷;贾健宜;周祖翼;;东海西湖凹陷含油气系统与油气成藏机理[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7 钟志洪;张建培;孙珍;夏斌;;西湖凹陷黄岩区地质演化及断层对油气运聚的影响[A];第五次东海石油地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吴健生;丁海涛;陈冰;王家林;;东海中北部重力基底面的反演和初步解释[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张冰;符力耘;张敏强;管西竹;侯志强;;异常地层高压千赫兹声波响应的衰减参数敏感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五专题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江其勤 谈彩萍 李志明;西湖凹陷油气评价项目启动[N];中国石化报;2013年
2 记者 常志鹏 刘铮;华东能源短缺状况将改善[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3 特约记者 郭小强;东海最大气田蓄势待发[N];中国矿业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王造国;东海先行[N];中国石化报;2000年
5 江其勤 李海华;东海浙东坳陷盆地分析研究[N];中国石化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志星;西湖凹陷异常地层压力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何将启;东海西湖凹陷构造—热历史分析[D];同济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龙;西湖凹陷A构造叠前反演及储层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郭太宇;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三维古地形恢复[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秘丛永;西湖凹陷中央反转带和平湖斜坡带断裂特征及演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张远兴;东海西湖凹陷流体动力场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5 翟玉兰;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宋小勇;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构造样式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裴昌蓉;西湖凹陷中南部古近系储层砂岩自生碳酸盐矿物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钱门辉;西湖凹陷煤系烃源岩生烃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刘伟;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古环境学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苏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油气成藏控制因素[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三维古地形恢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87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