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骨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利用评估
本文关键词:中国软骨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利用评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对目前中国软骨鱼类物种的有效性及物种总数进行了首次厘定,建立了中国软骨鱼类物种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用F指数、G指数、G-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s均匀性指数,分析中国各海区物种分布情况及物种多样性,并与邻近海域进行比较。同时对中国软骨鱼类物种的利用情况及濒危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渔业管理和物种保护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中国软骨鱼类共有243种,隶属于13目51科106属,其中真鲨目Carcharhiniformes、真鲨科Carcharhinidae和真鲨属Carcharhinus的物种数在各级水平的比较上数量均是最多的。软骨鱼类在中国各海区的分布情况:渤海17种;黄海40种;东海166种;南海170种;台湾海峡97种;台湾太平洋沿岸166种;台湾沿海186种。南海和台湾沿海的各多样性指数均较高,说明南海和台湾沿海的软骨鱼类物种丰富,且均匀分布,物种种群的稳定性较高。此外,中国与日本的软骨鱼类物种种类表现为中等相似;而中国与东南亚(文莱、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菲律宾和越南)的鲨鱼种类为中等不相似。被利用的软骨鱼类共83种,其中64种分布于中国海区或其他海域,19种为中国以外海域分布物种。真鲨目Carcharhiniformes被利用的物种数最多,构成中国软骨鱼类物种利用的主体。另外,中国对软骨鱼类物种利用形式多样化,包括肉(鲜肉、肉干)、皮、鱼翅、骨骼(脊椎骨、翅中骨)、鱼鳃(膨鱼鳃)等,而且每个物种的组织利用形式各有异同。根据IUCN红色名录物种濒危等级评估,我国约近40%的软骨鱼类处于危险状态。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5条渔业管理和物种保护措施,为今后重要物种的保护、可持续资源利用及渔业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中国 软骨鱼类 物种多样性 物种利用 物种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Q959.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前言8-17
- 1.1 软骨鱼类简介8-10
- 1.1.1 软骨鱼类特征及分布8
- 1.1.2 软骨鱼类分类8
- 1.1.3 软骨鱼类生物学特性8-9
- 1.1.4 软骨鱼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9-10
- 1.2 软骨鱼类的研究现状10-15
- 1.2.1 国外软骨鱼类的研究10-12
- 1.2.2 中国软骨鱼类的研究12-15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5-17
- 2 材料与方法17-22
- 2.1 中国软骨鱼类物种多样性评估17-20
- 2.1.1 建立中国软骨鱼类数据库17-18
- 2.1.2 物种多样性分析方法18-20
- 2.2 中国软骨鱼类物种利用评估20-22
- 2.2.1 样品采集20
- 2.2.2 标本或组织样品的处理20
- 2.2.3 物种鉴定20-22
- 3 结果与讨论22-56
- 3.1 中国软骨鱼类物种多样性评估22-38
- 3.1.1 中国软骨鱼类组成22-26
- 3.1.2 中国海域软骨鱼类分布及与邻近海域比较26-38
- 3.2 中国软骨鱼类物种利用评估38-48
- 3.2.1 利用物种38-44
- 3.2.2 利用形式44-48
- 3.3 中国软骨鱼类的保护现状及管理措施48-56
- 3.3.1 中国软骨鱼类物种的濒危状况48-50
- 3.3.2 几个特殊物种的保护现状50-52
- 3.3.3 物种保护建议和渔业管理措施52-56
- 4 结论56-58
- 4.1 中国软骨鱼类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评估56
- 4.2 中国海域软骨鱼类物种分布及与邻近海域比较56
- 4.3 中国软骨鱼类物种利用评估56-57
- 4.4 中国软骨鱼类的濒危状况评估57
- 4.5 物种保护建议和渔业管理措施57-58
- 5 展望58-59
- 6 参考文献59-67
- 7 论文发表情况67-68
- 8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熙载;;龙州(鱼甫)鱼——我国的一种淡水软骨鱼类[J];生物学通报;1966年01期
2 朱元鼎;中国软骨鱼类资源概述及其利用问题的商榷[J];海洋与湖沼;1958年02期
3 朱元鼎,孟庆闻,胡霭荪,李生;南海深海软骨鱼类四新种一新属一新科[J];海洋与湖沼;1981年02期
4 朱元鼎;;中国软骨鱼类资源概述及其利用问题的商榷[J];海洋与湖沼;1958年03期
5 谢营j;;软骨鱼类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J];现代渔业信息;1996年06期
6 张清榕;杨圣云;;中国软骨鱼类种类、地理分布及资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7 舒黎明;李永振;陈国宝;;南海主要珊瑚礁水域软骨鱼类的组成与分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8 蒋新花;谢仰杰;黄良敏;李军;张雅芝;;闽江口及附近海域和厦门沿岸海域软骨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的时空分布[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9 朱元鼎,盂庆闻,胡蔼荪,李生;南海深海软骨鱼类五新种[J];海洋与湖沼;1982年04期
10 官少飞;试论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的进化地位和适应辐射[J];江西省科学院院刊;198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蒋新花;谢仰杰;黄良敏;李军;张雅芝;;福建沿岸海域软骨鱼类资源调查[A];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李增崇;罗绍鹏;;广西左江赤(鱼工)资源的调查与建议[A];广西生态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武云飞;;我国软骨鱼类的药源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与管理的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黄良敏;张雅芝;谢仰杰;李军;;福建沿岸底拖网鱼类群落结构研究[A];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张保民;陈孝红;程龙;张淼;;贵州西南部中三叠统软骨鱼类鱼鳞化石[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邢湘臣;海洋动物淡化海水的本领[N];中国海洋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清榕;中国海洋软骨鱼类种类分布、资源现状及养护和管理策略探讨[D];厦门大学;2007年
2 柴爱红;中国软骨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利用评估[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3 蒋新花;福建沿岸海域软骨鱼类资源及其系统进化研究[D];集美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软骨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利用评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7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437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