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改造及其异源表达

发布时间:2017-07-20 19:30

  本文关键词: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改造及其异源表达


  更多相关文章: 圈卷产色链霉菌 尼可霉素 异源表达 抗菌活性 产物鉴定


【摘要】:尼可霉素(Nikkomycin)属于核苷肽类抗生素,由核苷和肽基两部分通过肽键连接而成。尼可霉素在结构上与几丁质合成酶的天然底物UDP-N-乙酰葡萄糖胺类似,是几丁质合成酶的强竞争性抑制剂,可有效地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导致其死亡,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农用抗生素。本文以含有完整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pNIK为出发质粒,通过PCR-targeting方法,将基因簇中sanG和sanF的启动子替换为组成型强启动子hrdB,目的是构建重组质粒pNIKm;通过链霉菌-大肠杆菌间接合转移的方法将pNIK和pNIKm分别导入天蓝色链霉菌M1146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M1146)中;并通过RT-PCR的方法检测基因簇的表达情况;最后通过抗菌活性实验和产物的分离鉴定,观察尼可霉素的抗菌活性及产生情况。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载体pNIKm,并使尼可霉素基因簇在异源宿主天蓝色链霉菌M1146中得到了成功的表达,得到了两个异源表达菌株M1146-NIK和M1146-NIKm;(2) M1146-NIK和M1146-NIKm均对长柄链格孢有明显的抗菌活性;(3) M1146-NIK和M1146-NIKm均能产生少量的尼可霉素X和Z,以及假尼可霉素Z;(4) M1146-NIK和M1146-NIKm还产生了大量的中间体,M1146-NIK大量积累了核苷,而M1146-NIKm大量积累了尿苷、核糖基-4-甲酰-4-咪唑-2-酮和吡啶同型苏氨酸。将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导入异源宿主并成功表达,分离鉴定了尼可霉素的产物及其生物合成中间体,为尼可霉素核苷和肽基缩合的酶学机制的研究以及尼可霉素与其它核苷肽类抗生素的组合生物合成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圈卷产色链霉菌 尼可霉素 异源表达 抗菌活性 产物鉴定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465;Q7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Abbreviations8-9
  • Gene Symbol9
  • Amino Add Abbreviation9-10
  • 1 前言10-23
  • 1.1 链霉菌概述10-12
  • 1.1.1 链霉菌的基本特征10-11
  • 1.1.2 链霉菌的基因组特征11-12
  • 1.2 核苷肽类抗生素概述12-14
  • 1.3 尼可霉素的生物合成及其分子调控14-20
  • 1.3.1 尼可霉素的生物合成15-17
  • 1.3.2 尼可霉素的生物合成调控17-19
  • 1.3.3 尼可霉素与其他核苷肽类抗生素的组合生物合成研究19-20
  • 1.4 异源表达20-22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22-23
  • 2 材料与方法23-39
  • 2.1 实验材料23-30
  • 2.1.1 菌株、质粒及引物23-25
  • 2.1.2 酶及常用试剂25-26
  •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26-27
  • 2.1.4 培养基27-28
  • 2.1.5 缓冲液28-30
  • 2.1.6 各种抗生素的贮存浓度和使用浓度30
  • 2.2 方法30-39
  • 2.2.1 大肠杆菌及链霉菌质粒的小量提取30-31
  • 2.2.2 链霉菌总DNA的少量制备及PCR扩增条件31-32
  • 2.2.3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32-33
  • 2.2.4 PCR targeting33-34
  • 2.2.5 链霉菌大肠杆菌之间的接合转移34
  • 2.2.6 链霉菌RNA的提取及RT-PCR34-37
  • 2.2.7 发酵产物的生物活性检测37
  • 2.2.8 发酵产物的HPLC分析37-38
  • 2.2.9 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38-39
  • 3 结果与讨论39-59
  • 3.1 重组质粒pNIKm的构建及酶切验证39-43
  • 3.1.1 重组质粒pBS-HIhF的构建39
  • 3.1.2 重组质粒pSET152-hGX的构建39-41
  • 3.1.3 重组质粒pNIKm的构建及酶切验证41-43
  • 3.2 异源表达菌株M1146-NIK和M1146-NIKm的构建及PCR验证43-44
  • 3.3 尼可霉素的异源表达对基因簇内关键基因的转录影响44-47
  • 3.3.1 RNA质量检测44-46
  • 3.3.2 基因簇内关键基因的转录情况46-47
  • 3.4 发酵产物的抗真菌活性检测47-48
  • 3.5 发酵产物的巴比妥酸显色反应的检测48-49
  • 3.6 发酵产物的分离和纯化49-54
  • 3.7 发酵产物的鉴定54-59
  • 4 结论59-60
  • 5 展望60-61
  • 6 参考文献61-70
  • 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0-71
  • 8 致谢7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还连栋,胡海箐,陈秀珠,贾士芳,陈美玲;乳链菌肽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筛选及其前体基因在乳酸乳球菌中的克隆与表达[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3期

2 檀贝贝;孙蕾;张克诚;崔增杰;杨振娟;武哲;;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策略[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7期

3 赫卫清;王以光;;吸水链霉菌17997格尔德霉素部分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和分析[J];生物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4 范凡;乔建军;;抗生素中L-玫红糖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结构与其合成途径[J];生命的化学;2007年01期

5 金城;;聚酮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间的关系[J];微生物学通报;2014年07期

6 钟瑾;刘刚;还连栋;;羊毛硫细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遗传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年09期

7 李明;唐莉;;变构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11年03期

8 申洋;黄鹤;朱丽;杨晟;戈梅;陈代杰;;东方拟无枝酸菌中ECO-0501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筛选及其相关调控基因的初步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年05期

9 曾志红;;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克隆方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张学文;殷华;周威;庄以彬;张同存;刘涛;;毛醌素(Piloquinone)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初步鉴定[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旭华;汪中文;姚月良;马俊英;王博;黄洪波;张长生;鞠建华;;替达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及其生物合成机制研究[A];2010年第四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唐功利;;抗肿瘤四氢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及功能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唐功利;;抗肿瘤四氢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及功能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廖国建;李金娥;田宇清;谭华荣;;增加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拷贝数对尼可霉素产量的影响[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5 李永海;王以光;邵荣光;;Geldanamycin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功能研究及结构改造[A];2007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刘刚;钟瑾;;新型羊毛硫细菌素bovicin HJ50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袁天杰;胡又佳;;柔红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以及基因打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朱丽萍;黎志凤;;So0157-2埃博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启动子预测及功能分析[A];第二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侍媛嫒;蔡强;李青连;李星星;雷璇;王丽非;陈汝贤;解云英;洪斌;;Sansanmycin生物合成基因簇中ssaX基因体内功能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白林泉;;放线菌组学研究的遗传学基础[A];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姜澎 通讯员 熊丙奇;南昌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克隆成功[N];文汇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赫卫清;吸水链霉菌17997中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2 王玲燕;链霉菌胞外多糖139A生物合成基因簇克隆和鉴定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3 邵铁梅;Zwittermicin A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4 李青连;Sansanmycin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和生物合成调节基因ssaA调控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5 田云龙;中生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克隆及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竹华;抗生素HYGROCINS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孙天拥;细菌界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基因组学注释和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张玉阳;抗生素zwittermicin A标品制备与定量方法的建立及zwittermicin A生物合成基因簇中关键基因的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4 王璐;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改造及其异源表达[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5 张宁宁;基因组导向的Streptomyces sp.SS中天然产物及其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发现[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6 陈允亮;磷氮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碧玉;硫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异源表达及其改造[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娟;磷氮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调控基因的功能研究及几个结构基因的改造[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玉瑛;吸水链霉菌17997格尔德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两个调节基因的功能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沈金花;吸水链霉菌10-22的5102-Ⅲ号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定位与克隆[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569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569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9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