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属表面等离子共振结构的圆偏振光检测
本文关键词:基于金属表面等离子共振结构的圆偏振光检测
更多相关文章: 表面等离子激元 金属螺旋结构 磁偶极子 圆偏振光
【摘要】:偏振光可以分解成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也可以分解成圆偏振光和线偏振光。在很多应用中需要检测偏振光中的圆偏振分量,如利用雷达进行目标识别时,采用圆偏振检测可以提高其识别效率。金属等离子共振结构为直接检测圆偏振分量提供了途径。入射光照射在金属与介质的交界面处形成一种倏逝波,即表面等离子激元。特定尺寸的金属结构与入射光相互作用形成局域共振。这种光场的局域共振与金属纳米结构的形状、尺寸、金属及介质材料都有关。当金属微结构成螺旋形状时会对圆偏振光形成共振,从而可以用来检测圆偏振光。其性能主要与等离子激元的激发效率、单元之间的相互串扰及圆偏振光和线偏振光的响应差别有关。本论文针对基于金属螺旋结构的圆偏振光检测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文首先研究了等离子激元的激发效率,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金属-金属结构和金属-介质-金属结构在最优化尺寸下等离子激元的激发特性。对于减少单元之间的串扰问题,利用两个金属-介质-金属结构激发的磁偶极子模式相互耦合使得等离子激元传播具有方向选择性这一特点,从而为检测单元之间的串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针对金属结构对圆偏振光和线偏振光响应差别问题,我们提出了采用一个左螺旋结构和一个右螺旋结构作为一个检测单元的方案。由于左螺旋结构对右旋圆偏振光响应而对左旋圆偏振光不响应,同理右螺旋结构对左旋圆偏振光响应而对右旋圆偏振光不响应。线偏振光入射时,左右螺旋结构对其响应的情况相同。因此,只需要检测在检测单元中的两个结构对偏振光响应的净差值。当分别以圆偏振光和线偏振光进行入射时,该螺旋结构的对比度可以达到20倍以上。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激元 金属螺旋结构 磁偶极子 圆偏振光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43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引言8
- 1.2 表面等离子激元的研究状况8-11
- 1.2.1 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发展历史8-9
- 1.2.2 表面等离子激元透射增强特性的研究9
- 1.2.3 表面等离子激元聚焦特性的研究9-10
- 1.2.4 表面等离子激元滤波特性的研究10-11
- 1.3 本论文创新点11
- 1.4 论文内容安排11-12
- 1.5 本章小结12-14
- 第二章 表面等离子激元的概论及相关原理14-34
- 2.1 表面等离子激元的概论14-16
- 2.2 表面等离子激元的色散关系16-22
- 2.2.1 金属介质中的电磁场特性16-17
- 2.2.2 金属中的Drude模型17-19
- 2.2.3 金属-介质(M-D)结构的色散特性19-21
- 2.2.4 金属-介质-金属(M-D-M)结构的色散特性21-22
- 2.3 等离子激元的激发方式22-25
- 2.3.1 棱镜耦合23-24
- 2.3.2 光栅耦合法24
- 2.3.3 近场激发方式24-25
- 2.4 数值分析方法25-29
- 2.4.1 有限元法25-27
- 2.4.2 有限差分法27-28
- 2.4.3 边界条件的设置28-29
- 2.5 所用仿真软件介绍29-32
- 2.5.1 COMSOL的简单介绍29-31
- 2.5.2 利用COMSOL进行仿真模拟的步骤及注意事项31-32
- 2.6 本章小结32-34
- 第三章 激发表面等离子激元的金属-金属结构和金属-介质-金属结构的研究34-46
- 3.1 基本结构模型对表面等离子激元激发效率的影响34-38
- 3.2 两个磁偶极子模式激发的表面等离子激元的方向选择性38-44
- 3.3 本章小结44-46
- 第四章 螺环结构对圆偏振光和线偏振光的检测46-56
- 4.1 单螺旋结构46-48
- 4.1.1 单螺旋结构对圆偏振光偏振态的检测原理47-48
- 4.1.2 单螺旋结构对线偏振光的响应情况48
- 4.2 有效检测圆偏振光的方案设计48-51
- 4.2.1 检测原理49
- 4.2.2 仿真模拟结果与讨论49-51
- 4.3 有效检测圆偏振光的两圈双螺旋结构51-55
- 4.3.1 结构设计51-52
- 4.3.2 仿真结果与讨论52-55
- 4.4 本章小结55-56
- 第五章 总结及后续工作展望56-58
- 5.1 总结56
- 5.2 后续工作展望56-58
- 致谢58-60
- 参考文献60-64
- 作者简介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雪丰;陶卫东;蒋卫敏;白贵儒;;一种新型的圆偏振光分束器的设计及分析[J];应用激光;2007年01期
2 孟莉;;单层二硫化钼的谷选择圆偏振光吸收性质的研究[J];科学;2012年04期
3 肖胜利;郑好望;齐利华;;对获得圆偏振光夹角的讨论[J];物理与工程;2012年05期
4 蔡汉森;怎样才能获得圆偏振光[J];大学物理;1992年10期
5 孙昌年,叶慧,汤国魂,葛启云;用旋转位相补偿器法测量He~+通过倾斜箔后发射的圆偏振光[J];物理;1981年08期
6 张相武;线偏振光全反射后变成圆偏振光的完整条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7 冯伟伟,宋连科,陈立刚;旋光晶体中圆偏振光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探讨[J];激光技术;2004年06期
8 柯磊;李有宽;;2能级模型处理长脉冲圆偏振光与钠原子相互作用的合理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年08期
9 陈建新,王骐,陈德应;圆偏振光场中电离速率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10 赖天树,王雄,吴国华,李熙莹,王嘉辉,文锦辉,林位株;圆偏振光的产生、测量与自旋偏振电子的光注入[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钊;“螳螂蛄”视觉非凡,或用于传递秘密[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陕西闫书强;电影更真实的秘密[N];电脑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安安;基于圆偏振光的偏光全息理论基础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常苗;基于金属表面等离子共振结构的圆偏振光检测[D];东南大学;2015年
3 于创利;水平大气信道对圆偏振光偏振特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40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840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