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铁皮石斛口服液的研制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4 13:13

  本文关键词:铁皮石斛口服液的研制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铁皮石斛 口服液 抗氧化活性 生物有效性


【摘要】:目前,我国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迅速,铁皮石斛作为“药中黄金”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是在铁皮石斛产品加工方面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亟待研究铁皮石斛的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出典型性产品。本课题以铁皮石斛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铁皮石斛口服液制备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对提取工艺和澄清工艺等工艺进行优化实验,并研究了其主要功效成分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和生物有效性。主要结论如下:(1)提取工艺:以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分别对超声波辅助酶解提取工艺与热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最佳提取条件下,两者的多糖提取率分别为13.87%和14.16%。分别对两种提取工艺下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生物有效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酶解提取工艺的多糖抗氧化活性及生物有效性均高于热水提取工艺。通过对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抗氧化活性及生物有效性的综合评价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辅助酶解提取工艺:酶解PH为5.5,酶解时间为105min,酶解温度为45℃,料液比为1:9,超声波功率为150W,多糖提取率为13.87%。(2)澄清工艺:以多糖保留率和透光率为考察指标,分别对醇沉澄清工艺与壳聚糖澄清工艺进行优化。在最佳澄清条件下,醇沉澄清工艺的口服液的多糖保留率为74.91%,透光率为72.28%;壳聚糖澄清工艺的口服液的多糖保留率为83.87%,透光率为80.74%。分别对两种澄清工艺的多糖抗氧化活性及生物有效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澄清工艺的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高于醇沉澄清工艺,两种澄清工艺下多糖的生物有效性无显著差异。通过对口服液多糖保留率和透光率、抗氧化活性及生物有效性的综合评价确定最佳澄清工艺为壳聚糖澄清工艺:壳聚糖添加量为0.05%,澄清温度为50℃,澄清时间为3 h,口服液的多糖保留率为83.87%,透光率为80.74%。(3)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确定口服液的最佳配方为:每1g口服液中添加β-环状糊精1.5mg,蔗糖6mg,柠檬酸1.3mg。(4)通过对口服液灭菌效果、多糖抗氧化活性及生物有效性的考察确定最佳灭菌工艺为100℃煮沸灭菌20 min。(5)通过加速实验和光加速实验,初步确定口服液应在低温避光条件下贮存。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4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少平;蔡海兰;;铁皮石斛活性成分及其功能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2年23期

2 ;新鲜的铁皮石斛将净化铁皮石斛市场,实实在在的为百姓谋福[J];养生月刊;2006年09期

3 丁鸽;张代臻;张伟超;丁小余;;保健食品铁皮石斛及其混淆品的分子鉴别及亲缘关系分析[J];食品科学;2011年02期

4 李昊;吕鼎豪;;铁皮石斛药用成分研究进展[J];光谱实验室;2013年04期

5 本刊讯;;养在高山里的铁皮石斛[J];中国药学杂志;2013年19期

6 何伯伟;;浙江铁皮石斛产业品质提升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药学杂志;2013年19期

7 刘亚娟;王诗豪;张铭;华允芬;;铁皮石斛多糖抗癌及免疫活性研究[J];广州化工;2014年10期

8 郝梅梅;郝冬冬;;高氧结合高二氧化碳处理对铁皮石斛采后品质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4年08期

9 史永忠,潘瑞炽,王小菁,叶庆生,郭丽荣;铁皮石斛种质资源的低温离体保存[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0年04期

10 本刊编辑部;;发展铁皮石斛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广东永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开拓之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诸燕;斯金平;张爱莲;;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多糖质量分数研究[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立钻;倪云霞;孙继军;范华芬;许安玲;;铁皮石斛传统加工品与机械加工品的多糖含量对比研究[A];全国第六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郭英英;刘京晶;斯金平;;雁荡山不同树种活树附生铁皮石斛多糖含量差异比较[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4分会场:资源植物学[C];2013年

4 王伯初;李标;;响应声波加载的铁皮石斛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其功能初步研究[A];2008年全国生物流变学与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丁小余;侯北伟;谢明璐;;珍稀铁皮石斛基于微卫星标记的种质鉴别与保护遗传学研究[A];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朱波;斯金平;苑鹤;;铁皮石斛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A];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宏博;张宏宇;朴钟云;;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研究[A];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斯金平;;铁皮石斛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金璐英;斯金平;张爱莲;魏涛;莫伊娜;;铁皮石斛中基本氨基酸含量变异规律[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张治国;刘骅;夏志俊;王君晖;黄纯农;;铁皮石斛种子的超低温保存[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晶晶;铁皮石斛扎根浙江[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2 施仁潮;铁皮石斛研究成果验收[N];科技日报;2006年

3 张文聪;做大铁皮石斛种植业 帮助群众走上致富路[N];韶关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何潭振 戴正聪;让所有老百姓都能吃得起铁皮石斛[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蔚佳;铁皮石斛神话如何延续[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施文;浙江将出台铁皮石斛品种标准[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施仁潮;他让濒危中药铁皮石斛重获新生[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8 中华中医药学会 庄乾竹;宝宝能喝铁皮石斛水吗?[N];健康时报;2008年

9 王英;“工厂”里种出铁皮石斛[N];苏州日报;2008年

10 收集整理 军野;铁皮石斛的文化渊源[N];世界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婧;铁皮石斛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毛兰素对人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梁楚燕;基于衰老雌鼠模型探讨铁皮石斛“补肾”功效的科学内涵[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徐程;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与组培工厂化生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包英华;铁皮石斛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严亮;中国传统兰科药用植物铁皮石斛基因组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张泽锦;铁皮石斛的光合碳同化途径及其对环境变化的生理响应[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7 赵兴兵;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李标;声波刺激对铁皮石斛生长代谢的影响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和克隆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滕建北;铁皮石斛与美花石斛茎尖生长机理及其多糖累积规律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关杰敏;铁皮石斛良种繁育与GAP种植关键技术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诸燕;铁皮石斛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辛甜;组培铁皮石斛的品质评价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戴燕萍;铁皮石斛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4 王俊洁;铁皮石斛体细胞无性变异的生药学初步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2年

5 李东宾;冷胁迫下铁皮石斛抗寒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6 冯云;铁皮石斛储藏与加工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邓星燕;铁皮石斛紫外指纹图谱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8 朱梦丽;铁皮石斛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的分子建模与对接研究,,及NAC基因组序列的克隆[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陈尔;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的优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10 任洁;铁皮石斛组培苗培养及丛生芽增殖体系的建立[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39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1139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1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