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类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条件优化及酸抑制机理探究
发布时间:2020-11-14 05:12
厌氧消化作为一种成熟的生物质转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将纤维素类固体废弃物转化为生物甲烷。然而厌氧消化资源化效率及挥发性脂肪酸的累积一直是研究人员的研究热点。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首先采用批次实验以废弃纸箱为基质通过优化温度、粒径、碳氮比(C/N)、食微比(F/M)及总固体含量(TS)等消化过程相关影响因素,及投加生物炭的方式以提高纸箱厌氧消化效率。然后采用完全混合式反应器(CSTR)进行长周期高负荷运转实验,投加Fe、Co、Ni微量元素,探究其对挥发性脂肪酸(VFA)生成转化及厌氧消化性能的具体影响,并分析有机酸积累对微生物产生的抑制效应。同时运用高通量测序及宏基因组技术对酸抑制前后微生物样品进行基因组信息检测,对水解、酸化、乙酸化和产甲烷化的关键酶活相关编码基因进行全面分析,判断酸抑制前后厌氧消化代谢路径变化情况。最在给定的酸抑制环境下,考察不同抑制条件下厌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组分及各类ATP酶活的变化情况。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温度为35℃、纸箱粒径为2-5 mm、F/M在0.5-2范围时取得纸箱最佳消化效果。当TS为30%,C/N比为60时由于氨抑制而引起产甲烷下降;当TS为10%,C/N为400时会由于氮元素不足而导致微生物活性降低。适量生物炭的添加有利于促进微生物的协同活动,富集可能参与种间电子传递的菌种(Syntrophomonas,Bacteroidetes,Methanosaeta)S,显著提高了纸箱消化中的最大产甲烷速率(Kmax),与未添加生物炭的实验组相比,Kmax提高了 1.41倍,从而达到了纸箱高效消化的目的。2.在纤维素长期单独厌氧消化过程中,有机进料负荷提升至7.36 gCOD/L/d时导致微生物水解效率较低,单位基质产甲烷量仅为48mL/gCOD/d。在添加铁、鈷、镍微量元素短期内缓解了高有机负荷引起的甲烷产量下降的趋势。但随着消化的持续运行,微量元素的添加提高了水解酸化菌活性,导致水解酸化速率远大于产甲烷速率,造成VFA的累积消化酸败。在酸抑制前后微生物群落均以Methanosaeta为优势微生物分别占比为31.4%和32.1%。受酸抑制的影响在门水平上耐受性微生物Firmicutes、Acinobacteria和Thermotogae得到富集成为优势菌种。在属水平上Clostridioides表现出了极强的耐酸性,其相对丰度从抑制前1.3%增加到抑制后的16.5%。3.基于KEGG数据库分析酸抑制前后代谢路径的变化情况。受酸抑制的影响2-磷酸丙酰、磷酸丁酰酯和乙酰磷酸酯作为前体物向丙酸、丁酸、乙酸转化过程中的编码基因含量分别下降了 60.8%、79.4%和35.0%。在抑制前后样品中均以乙酸营养型和氢营养型产甲烷菌代谢路径为主。在反应器稳定运行样品中产甲烷菌代谢路径相关编码基因含量远高于抑制后样品的含量。4.在高浓度VFA环境下厌氧微生物会分泌更多的EPS来抵御VFA所造成的抑制,特别是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H+-K+、Ca2+-Mg2、、Na+-K+ATP酶活性随pH的变化而呈不同的变化趋势,由此引发胞内K+和Ca2+的富集以维持胞内外渗透压平衡。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X705
【部分图文】:
引起低效率的沼气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提高厌氧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对纤维素类固体废弃物在实际厌氧消化应用中高效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1.3.2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VFA抑制机理探宄??1????!?—?\? ̄1???纸箱最佳消化效果?i长周期高负荷下VFA的累积|厌氧微生物对VFA抵御机制??I??1?1??优化消化环境因素?投加生物炭?代谢路径变化?ATP薅活变化???1???1??1?1??高效资源化技术??图1.1技术路线图??Fig.?1.1?Technology?Roadmap??本研宄以纸箱纤维素类废弃物作为反应基质,优化厌氧消化过程中各项影响??因素,并开展长期实验探宄厌氧消化过程中出现的酸抑制具体作用机制,主要包括:??1.纸箱单独消化条件的优化??1)以快递纸箱作为基质探讨了粒径、F/M、TS、C/N和温度因素对纸箱厌氧??消化效能的影响;2)生物炭对纸箱单独消化的促进效应。??2.以完全混合式反应器[22]为反应体系探宄在高有机进料负荷运转情况下,??Fe、Co、Ni微量元素对VFA生成转化及消化性能的具体影响。??3.?VFA抑制后微生物代谢路径的变化。选取长周期运转实验中VFA抑制前??后样品进行宏基因组学分析,探明VFA抑制后代谢途径的差异。??4.模拟VFA抑制环境,探究VFA产生抑制的阈值,测定质子泵相关跨膜蛋??白酶的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厌氧微生物对VFA抵御机制。??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实验方法??2.2.1指标的测定??TS、VS、COD、氨氮等指标根据标准方法测定[气pH使用pH计测定。VFA??通过配备有UV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Shimadzu?LC-2030检测分析。沼气总产量??通过玻璃注射器测得,并转化为标准情况下气体含量。甲烷和二氧化碳组分通过饱??和的NaOH溶液吸收测得。H+-K+ATP酶活力及Ca2+、Mg2'?K+的含量使用南京??建成试剂盒测定;Cah-Mg2'?Na+-K+ATP酶活力使用索莱宝试剂盒测定。胞外多??糖采用DNS法进行测定,胞外聚合物(EPS)中的胞外蛋白使用BCA试剂盒测得。??F-4600分光光度计(HitachUapan?)用来获取消化液中溶解态有机质(DOM?)??的荧光强度随激发波长(Ex)和发射波长(Em)变化的关系谱图。发射波长从200??到550nm,激发波长从200到500nm,其中间隔为5?nm。使用超纯水作来消除基??底效应。依据W?Chen?et?al.?[24]和F?Dong?et?al.[25]将EEM划分为六个区域如图2.1??所示,包括C1:酪氨酸类物质;C2:色氨酸类物质;C3:?SMP类物质,C4:类富??里酸物质;C5:类腐殖质物质;C6:可反映氢营养型产甲烷菌类F42C物质。??200?30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Em?(nm)??图2.1溶解型有机质三维荧光光谱??Fig.?2.1?3D-EEM?fluorescence?spectra?of?DOM??1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结果分析??3.3.1不同F/M下纸箱的产气效能??|4〇〇.?11:?I?■?§3〇〇:?I?i:?j?'??t300'?^?3:?f200-?^?3:?■??S200-?■??150-?'??°〇?100?200?300?400?S?°0?100?200?300?400??Time(h)?Time(h)??图3.1不同F/M下纸箱的产气性能??Fig.?3.1?Biogas?and?biomethane?performance?of?cardboard?at?different?F/M??实验设置F/M为1:1、1:2、2:1、23、3:2五个比例,累积产沼气和甲烷含量随??着F/M的增加均呈梯度下降。如图3.1所示,最佳产气条件在F/M为0.5时取得??最大甲烷产量337.2mL/gVS。而高F/M致使产气量急剧下降。特别是在F/M大于??1时,累积产甲烷含量甚至少于200?mL/gVS。例如在F/M为1.5和2时所获得甲??烧产量分别为101.2和104.4?mL/gVS,仅占F/M为0.5时产气量的三分之一。高??F/M意味着单位微生物承受更高的有机负荷,远超于微生物自身的处理能力,从而??导致消化失败。通过对不同F/M条件下产气数据进行动力学拟合后发现F/M对最??快产甲烷速率也有着显著影响。实验中最大Kmax为2.13?mLCH4/gVS/h在F/M为??0.5时取得,随着污泥单位有机负荷的增高,Kmax明显下降。当F/M为1.5和2时,??Kmax分别为0.78和0.86?mLCH4/gVS/h。该实验结果与之前研究[31]—致,即高F?/??M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3122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X705
【部分图文】:
引起低效率的沼气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提高厌氧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对纤维素类固体废弃物在实际厌氧消化应用中高效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1.3.2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VFA抑制机理探宄??1????!?—?\? ̄1???纸箱最佳消化效果?i长周期高负荷下VFA的累积|厌氧微生物对VFA抵御机制??I??1?1??优化消化环境因素?投加生物炭?代谢路径变化?ATP薅活变化???1???1??1?1??高效资源化技术??图1.1技术路线图??Fig.?1.1?Technology?Roadmap??本研宄以纸箱纤维素类废弃物作为反应基质,优化厌氧消化过程中各项影响??因素,并开展长期实验探宄厌氧消化过程中出现的酸抑制具体作用机制,主要包括:??1.纸箱单独消化条件的优化??1)以快递纸箱作为基质探讨了粒径、F/M、TS、C/N和温度因素对纸箱厌氧??消化效能的影响;2)生物炭对纸箱单独消化的促进效应。??2.以完全混合式反应器[22]为反应体系探宄在高有机进料负荷运转情况下,??Fe、Co、Ni微量元素对VFA生成转化及消化性能的具体影响。??3.?VFA抑制后微生物代谢路径的变化。选取长周期运转实验中VFA抑制前??后样品进行宏基因组学分析,探明VFA抑制后代谢途径的差异。??4.模拟VFA抑制环境,探究VFA产生抑制的阈值,测定质子泵相关跨膜蛋??白酶的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厌氧微生物对VFA抵御机制。??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实验方法??2.2.1指标的测定??TS、VS、COD、氨氮等指标根据标准方法测定[气pH使用pH计测定。VFA??通过配备有UV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Shimadzu?LC-2030检测分析。沼气总产量??通过玻璃注射器测得,并转化为标准情况下气体含量。甲烷和二氧化碳组分通过饱??和的NaOH溶液吸收测得。H+-K+ATP酶活力及Ca2+、Mg2'?K+的含量使用南京??建成试剂盒测定;Cah-Mg2'?Na+-K+ATP酶活力使用索莱宝试剂盒测定。胞外多??糖采用DNS法进行测定,胞外聚合物(EPS)中的胞外蛋白使用BCA试剂盒测得。??F-4600分光光度计(HitachUapan?)用来获取消化液中溶解态有机质(DOM?)??的荧光强度随激发波长(Ex)和发射波长(Em)变化的关系谱图。发射波长从200??到550nm,激发波长从200到500nm,其中间隔为5?nm。使用超纯水作来消除基??底效应。依据W?Chen?et?al.?[24]和F?Dong?et?al.[25]将EEM划分为六个区域如图2.1??所示,包括C1:酪氨酸类物质;C2:色氨酸类物质;C3:?SMP类物质,C4:类富??里酸物质;C5:类腐殖质物质;C6:可反映氢营养型产甲烷菌类F42C物质。??200?30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Em?(nm)??图2.1溶解型有机质三维荧光光谱??Fig.?2.1?3D-EEM?fluorescence?spectra?of?DOM??1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结果分析??3.3.1不同F/M下纸箱的产气效能??|4〇〇.?11:?I?■?§3〇〇:?I?i:?j?'??t300'?^?3:?f200-?^?3:?■??S200-?■??150-?'??°〇?100?200?300?400?S?°0?100?200?300?400??Time(h)?Time(h)??图3.1不同F/M下纸箱的产气性能??Fig.?3.1?Biogas?and?biomethane?performance?of?cardboard?at?different?F/M??实验设置F/M为1:1、1:2、2:1、23、3:2五个比例,累积产沼气和甲烷含量随??着F/M的增加均呈梯度下降。如图3.1所示,最佳产气条件在F/M为0.5时取得??最大甲烷产量337.2mL/gVS。而高F/M致使产气量急剧下降。特别是在F/M大于??1时,累积产甲烷含量甚至少于200?mL/gVS。例如在F/M为1.5和2时所获得甲??烧产量分别为101.2和104.4?mL/gVS,仅占F/M为0.5时产气量的三分之一。高??F/M意味着单位微生物承受更高的有机负荷,远超于微生物自身的处理能力,从而??导致消化失败。通过对不同F/M条件下产气数据进行动力学拟合后发现F/M对最??快产甲烷速率也有着显著影响。实验中最大Kmax为2.13?mLCH4/gVS/h在F/M为??0.5时取得,随着污泥单位有机负荷的增高,Kmax明显下降。当F/M为1.5和2时,??Kmax分别为0.78和0.86?mLCH4/gVS/h。该实验结果与之前研究[31]—致,即高F?/??M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蔡东旭;;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管理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5年18期
2 熊建英;郑正;;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溶解性有机质特性及其去除技术综述[J];环境化学;2015年01期
3 唐朝春;刘名;陈惠民;简美鹏;衷诚;;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胞外多聚物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4年06期
4 刘和;刘晓玲;邱坚;陈坚;;C/N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类型及代谢途径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5 彭珍凤;陈杏华;查跃华;;农村秸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业装备技术;2009年02期
6 单丽伟,冯贵颖,范三红;产甲烷菌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03年06期
7 李亚新;厌氧消化过程中甲烷菌的无机营养需求[J];中国沼气;199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泽冲;厌氧产甲烷强化方法及其对厌氧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机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孔鑫;零价铁对生活垃圾有机质高负荷厌氧消化的调控效应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影;垃圾焚烧发电过程污染物排放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83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288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