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扇贝蛋白的酶降解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2 17:49

  本文关键词:扇贝蛋白的酶降解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扇贝裙边是扇贝加工副产物的统称,包括扇贝边、性腺、肠腺等,我国每年约有20万吨左右。由于扇贝裙边组成复杂,清洗费时费力,长期来得不到有效利用。本论文通过研究,利用蛋白酶将扇贝加工的副产物降解,制成氨基酸溶液,为扇贝裙边规模化加工提供基础,提高扇贝蛋白的利用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扇贝蛋白预处理工艺:扇贝裙边中的食糜团砷、铅、镉等重金属含量高,若不去除会影响产品品质。首先将扇贝边中的杂物捡出,加入适量水(约2倍)放入搅拌机搅拌10-15 s,洗净便可以很好的去除食糜团。此方法简单高效,有利于扇贝裙边规模化加工利用。然后将扇贝蛋白与水按1:2.5混合,搅碎成浆状,90℃加热35 min灭菌。2.扇贝蛋白酶解工艺:通过实验得出最佳水解方案为pH 7.5的条件下,加入600 U/g(原料)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200 U/g(原料)胰蛋白酶,50℃水解6 h。然后调节pH至6.5,加入400 U/g(原料)风味蛋白酶,在45℃的条件下水解5 h。最终的水解率可以达到61.2%,收率为82%。3.脱腥工艺:鱼虾、贝类等海鲜水解液往往存在腥味过重的缺点,本论文选用活性炭法和酵母法进行脱腥实验,最终确定采用两步脱腥法对水解液进行脱腥:首先利用酵母法脱腥,在温度30℃的条件下,酵母添加量为水解液质量的1.5%,搅拌反应60 min。过滤后加入滤液质量的1.5%的活性炭粉末,在40℃条件下处理50 min,然后过滤,经过脱腥消除了水解液腥味。然后利用美拉德反应进一步改善水解液的风味。最终产品呈浅黄色,澄清透明,有浓郁的海鲜味,氨基酸含量为5.28 g/L。
【关键词】:扇贝蛋白 蛋白酶 酶解 脱腥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254.9;TQ93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文献综述10-21
  • 1.1 课题概述10-13
  • 1.1.1 扇贝及扇贝裙边简介10-11
  • 1.1.2 扇贝的营养价值11-12
  • 1.1.3 扇贝裙边的开发利用现状12-13
  • 1.2 扇贝蛋白的预处理13-14
  • 1.2.1 食糜团的去除13
  • 1.2.2 灭菌13-14
  • 1.3 酶解技术的研究14-16
  • 1.3.1 酶的定义及蛋白酶分类14-16
  • 1.3.2 研究现状16
  • 1.3.3 酶活的定义及检测16
  • 1.4 脱腥脱苦的研究16-19
  • 1.4.1 腥味产生原因16-17
  • 1.4.2 脱腥脱苦方法17-18
  • 1.4.3 美拉德反应18-19
  • 1.4.3.1 美拉德反应概述18
  • 1.4.3.2 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因素18-19
  • 1.5 国内外海鲜调味品的研究现状19
  • 1.6 立题背景及意义19-21
  • 2 扇贝蛋白预处理21-30
  • 引言21
  •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21-23
  • 2.1.1 实验试剂及材料21-22
  • 2.1.2 主要测试仪器22-23
  • 2.2 实验方法23-26
  • 2.2.1 原材料的准备23
  • 2.2.2 食糜团的清除研究23
  • 2.2.3 酶解方法23
  • 2.2.4 酶活检测23
  • 2.2.5 测总氮(TN)含量——凯氏定氮法23-25
  • 2.2.6 游离氨基态含量(AAN)的测定——甲醛滴定法25
  • 2.2.7 水解度(Dh)25-26
  • 2.2.8 灭菌温度对的水解度影响26
  • 2.2.9 灭菌时间对水解度的影响26
  • 2.3 结果与分析26-29
  • 2.3.1 扇贝裙边食糜团的去除26-27
  • 2.3.2 灭菌温度对水解度的影响27-28
  • 2.3.3 灭菌时间对水解度的影响28-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3 酶解工艺研究30-51
  • 引言30-31
  • 3.1 主要实验试剂和设备31-33
  • 3.1.1 试剂31-32
  • 3.1.2 主要仪器32-33
  • 3.2 实验方法33-48
  • 3.2.1 工艺流程33
  • 3.2.2 酶活检测33
  • 3.2.3 总氮检测33
  • 3.2.4 氨基态氮(AAN)的测定33
  • 3.2.5 水解度33
  • 3.2.6 收率计算33-34
  • 3.2.7 蛋白酶的选择34
  • 3.2.8 单酶水解实验34-46
  • 3.2.9 双酶水解工艺确定46-47
  • 3.2.10 分阶段酶解47-48
  • 3.3 水解液的收率48-49
  • 3.4 本章小结49-51
  • 4 水解液的脱腥研究51-64
  • 引言51
  • 4.1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51-52
  • 4.1.1 实验试剂及材料51-52
  • 4.1.2 主要仪器52
  • 4.2 实验方法52-61
  • 4.2.1 蛋白质含量测定52
  • 4.2.2 蛋白质回收率52-53
  • 4.2.3 乙醛含量的测定53
  • 4.2.4 扇贝蛋白水解液的制备53
  • 4.2.5 活性炭脱腥53-55
  • 4.2.6 酵母法脱腥55-60
  • 4.2.7 联合脱醒工艺探索60-61
  • 4.2.8 美拉德反应61
  • 4.3 产品氨基酸分析61-62
  • 4.4 本章小结62-64
  • 5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71
  • 致谢71-72
  • 个人简历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红,孔保华;鱼蛋白水解的研究进展[J];肉类工业;2000年03期

2 鲁伟,宋俊梅,任国谱;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用酶的筛选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5年01期

3 张根生,喻朝阳,周云;鸡蛋蛋白水解多肽饮料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2年02期

4 Bertrand Castro;;假肽化学[J];有机化学;1987年05期

5 沈再春,沈群;高新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的应用[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9年12期

6 马艳梅;陈晓平;;林蛙油蛋白水解营养液的研究[J];食品与药品;2011年11期

7 王岩;;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研究[J];粮油加工;2007年10期

8 熊勇华,钱利群;蚕蛹氨基酸口服液蛋白水解条件的研究[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4年02期

9 李天娇;徐响;孙丽萍;董捷;张红城;;油菜蜂花粉蛋白水解度测定方法比较[J];食品科学;2010年16期

10 高长永;于鹏;张兰威;刘翠平;陈文亮;;酪蛋白水解方法及水解产物功能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乳品工业;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米淑敏;;甲鱼口服液蛋白水解条件的研究[A];北京食品学会青年科技论文集[C];1992年

2 周永新;;蛋白水解抗体酶的天生性[A];第六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姚继红;QianzhengZhu;A.AWani;崔秀云;;泛素依赖的蛋白水解途径对p53转录表达的调节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姚继红;A.A wani;崔秀云;;泛素依赖的蛋白水解途径对P53转录表达的调节作用[A];第六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俊青;低含油量油料(大豆)酶法提取油脂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文超;扇贝蛋白的酶降解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李升福;玉米蛋白水解的研究及其产物的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3 郭维静;玉米蛋白水解制取玉米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王晓燕;多酚对荞麦蛋白物化、营养及结构性质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荆莹;酪蛋白的酶水解改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小平;羊口疮病毒蛋白086的蛋白水解分子特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7 张静;氮区分法表征蛋白水解程度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扇贝蛋白的酶降解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20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6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