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基于多式联运运输结构调整的内陆港多周期选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9 07:36
  自多式联运运输结构调整战略被提出至今,国家政府相继印发一系列多式联运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41个陆港型物流枢纽。为进一步加快推动国内多式联运运输结构调整,政府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引导作用,发布一系列专项补贴政策,鼓励多方主体参与多式联运运输结构调整。内陆港作为多式联运中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枢纽节点,其发展建设水平是制约多式联运发展的关键因素,新的战略背景对内陆港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而内陆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建设过程缺乏经验借鉴,多方利益主体从自身发展角度进行内陆港建设。由于内陆港无序化建设,部分内陆港之间业务范围存在重叠现象,导致内陆港运营效率低下,制约多式联运发展。本文基于多式联运运输结构调整,结合实际发展中存在问题,考虑多式联运运输结构调整补贴政策,及内陆港最大、最小容量限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出发,分别建立内陆港单周期选址-分配模型及内陆港多周期选址-分配模型。首先,考虑当地政府响应国家号召针对运输结构调整出台的补贴政策,在模型中加入海铁联运补贴系数,并同时考虑内陆港最大最小容量限制,以系统总成本,包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内陆港单周期选址-分配模型,...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多式联运运输结构调整的内陆港多周期选址研究


图1.1论文结构框架图??Fig.?1.1?Framework?of?the?paper??

货运,总量,方式,运输结构


三??个方面对运输结构调整进行概述;其次,从定义、分类方法、功能及作用几个方面对内??陆港内涵进行系统梳理;再次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分析内陆港发展现状,总结国外内??陆港发展特点;之后,从政策环境、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三个层面对影响内陆港选??址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本文相关模型与求解方法进行介绍。??2.1运输结构调整相关概述??i??2.1.1运输结构定义及特点??运输结构是指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相互??发展、布局及地位的比例关系。结合图2.1与图2.2对2010至2019年不同运输方式年??货运总量及年货运周转量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国运输结构呈现出如下特点:公路运输??为我国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承担了大部分大宗货物中长途运输任务.铁路及水运货运??量占比较低,未充分发挥其低能耗及运输成本低的优势,其他运输方式发展水平较低。??从不同运输方式发展趋势角度分析,公路货运总量及公路货运周转量总体发展趋势??保持增长,2013年至2015年期间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传统上??货运量占比较大的大宗商品需求减少。水运货运量于20]0年至2019年间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逐年稳步上升。铁路货运总量于2010年至2013年向发展呈现小幅增长,在??2013至2016期间呈现出下降趋势,原因同公路货运量下降相同,随着运输结构调整战??略深入推行,铁路货运总量自2017年以来呈现出上升态势。??600????50D???????^■铁路??400????,??、?■么、%??〇?1?一?r* ̄-*—L-vL?-?1?|?—?1?-?*?-

周转量,货运,方式,运输结构


基于多式联运运输结构调整的内陆港多周期选址研究??1?4??250000????200000? ̄ ̄———铁路??^?150000??糖3?公路??f?100000??—???水迈??5:?二:??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图2.2?2010-2019年不同运输方式货运周转量??Fig.?2.2?Freight?transport?turnover?of?different?transport?modes?in?2010-2019??2.1.2运输结构调整内涵及途径??运输结构调整是指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合理、高效的方式配置交??通运输资源,改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实现运输结构的优化。基于我国目前运输结构实??际情况,可通过引导公路运输向铁路运输转移的方式实现运输结构调整。要想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同时促进铁路运输发展和公路运输的合理化发展。为促进铁路运输发展,需??改变传统的铁路运营模式,实行铁路市场化运营。通过引入竞争企业,刺激铁路运输行??业快速发展,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而加大铁路运输在全国货物运输中的市??场份额。公路运输因监管不力,通过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降低公路运输成本,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些不规范的运输行为破坏不同运输方式间公平竞争的原则,扰乱交通??运输市场环境。通过规范公路运输行为,实现公路运输合理化发展。由于多式联运通过??不同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可以综合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点,更具经济性及环保性,促进??多式联运发展也是推动运输调整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货物运输结构演变趋势[J]. 赵楠,真虹.  中国航海. 2020(01)
[2]深圳港集装箱近距离内陆港体系探讨[J]. 高龙,缪立新,徐忠平,翟华联,关志超.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9(11)
[3]我国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影响因素与策略研究[J]. 冯文波.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9(09)
[4]基于无水港的内陆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可持续物流网络[J]. 魏海蕊,贾娜娜,智路平.  系统工程. 2019(04)
[5]基于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的无水港选址研究[J]. 丁坤迪,汪传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6]自营回收模式下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多周期多目标选址规划[J]. 周向红,成思婕,成鹏飞.  系统工程. 2018(09)
[7]不确定需求下考虑路径可靠性的内陆港选址问题[J]. 范厚明,李彩云,蒋晓丹,徐振林.  管理学报. 2018(08)
[8]运输结构调整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 陈淑玲,康兆霞,武剑红.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8(02)
[9]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研究[J]. 柴建,邢丽敏,周友洪,魏宝来,汪寿阳.  运筹与管理. 2017(07)
[10]综合运输体系结构演变特征及趋势分析[J]. 董彬,吴群琪,彭志敏.  公路交通科技. 2017(06)

硕士论文
[1]“无水港”建设及离散选择理论在选址中的应用[D]. 王红卫.上海海事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13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413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b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