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阈下海洋环境治理模式变革研究
本文关键词:生态文明视阈下海洋环境治理模式变革研究
【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大沿海国家逐步确立自己的海洋政策,我国与时俱进也适时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成果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但也因此导致一系列不和谐海洋环境问题。面对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扩大化和危害性,我国也积极采取措施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海洋环境实现稳步发展,海洋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得以改善。但目前我国海洋环境依然存在管辖海域水质下降、近岸排污口处海洋环境质量总体不达标、沿海海洋生态系统多呈亚健康状态等问题。传统海洋环境治理模式无法根治海洋环境存在的普遍问题,必须摒弃工业文明视阈下追求经济效益的片面的海洋环境治理模式,用整体、系统理论即生态文明理论来构建适用于新时期海洋开发利用的海洋环境治理模式,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实现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海洋环境治理模式主要有末端治理、循环回收利用和清洁生产三种治理模式,前两种治理模式是对生产过程结束后形成的所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治理,清洁生产模式同样包括生产过程后治理行为,它是对生产全过程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治理,但其治理角度仅限于生产过程,治理范围相对较小。海洋环境治理模式的完善对海洋环境改善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综合治理模式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理模式,运用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渐进改善,实现海洋环境持续发展,还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更清洁的生态环境。文章通过对生态文明和海洋生态文明概念分析提出生态文明视阈下海洋环境治理概念,从意识、行为、制度和产业文明四个角度阐述生态文明与海洋环境治理的关系,提出生态文明视阈下海洋环境治理五大原则,即整体性、预防性、平等性、主动性和持续性。在分析我国海洋环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传统海洋环境治理模式的批判性分析,从治理目标、治理手段角度得出传统海洋环境无法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原因,进而提出生态文明视阈下海洋环境治理模式并力求找到推进综合治理模式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 海洋环境治理 综合治理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5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20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一) 研究背景10-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2-18
- (一) 海洋生态文明研究现状12-13
- (二) 海洋环境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状态13-18
- 三、研究思路18-19
- 四、论文创新之处19-20
- 第一章 生态文明视阈下海洋环境治理的内涵20-28
- 一、海洋环境治理内涵20-21
- (一) 海洋生态文明内涵20
- (二) 生态文明视阈下海洋环境治理的内涵20-21
- 二、生态文明与海洋环境治理的关系21-25
- (一) 海洋环境治理的完善有益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与成熟21-22
- (二) 生态文明理念有益于促进海洋环境治理的完善22-25
- 三、生态文明视阈下海洋环境治理的原则25-28
- (一) 整体性原则25-26
- (二) 预防性原则26
- (三) 平等性原则26
- (四) 主动性原则26-27
- (五) 持续性原则27-28
- 第二章 我国海洋环境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28-41
- 一、我国海洋环境存在的问题28-30
- (一) 管辖海域水质污染严重28-29
- (二) 近岸排污口处海洋环境质量总体不达标29
- (三) 沿海海洋生态系统多呈亚健康状态29-30
- 二、传统海洋环境治理模式30-35
- (一) 末端治理模式30-31
- (二) 循环回收利用模式31-32
- (三) 清洁生产模式32-35
- 三、我国海洋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5-41
- (一) 治理目标层面35-36
- (二) 治理手段层面36-38
- (三) 治理主体层面38-41
- 第三章 生态文明视阈下海洋环境治理模式及其实证分析41-51
- 一、生态文明视阈下海洋环境治理模式——综合治理41-45
- (一) 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及外延41-44
- (二) 综合治理模式的特征44-45
- 二、生态文明视阈下海洋环境治理模式实证分析——以宝钢集团为例45-51
- (一) 治理陆源污染物47-48
- (二) 与政府合作共同治理海洋环境48-49
- (三) 与社会公民合作共同治理海洋环境49
- (四) 以制度化方式强化海洋环境治理49-51
- 第四章 生态文明视阈下推进综合治理模式对策研究51-59
- 一、治理目标层面51-54
- (一) 政府治理目标51-52
- (二) 企业治理目标52-54
- 二、治理手段层面54-56
- (一) 政府政策引导和生态补偿54-55
- (二) 企业积极研究、运用清洁生产技术55-56
- 三、治理主体层面56-59
- (一) 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宣传综合治理模式的作用56-57
- (二) 公民提升自身生态文明意识、提高海洋环境治理参与度57
- (三) 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社会公民协作治理海洋环境57-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64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捷;{|{\湖水环境治理情况考察[J];厦门科技;2002年01期
2 谭光荣;宋笑天;;我国环境治理中的财政支出效率问题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9期
3 乔凯;韦明泉;李成军;;微生物与环境治理的关系[J];商情(财经研究);2008年03期
4 崔耀欣;;冷轧连酸连轧线节能及环境治理[J];广东科技;2012年07期
5 ;都兰县秀沟片砂金矿区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通过验收[J];青海国土经略;2012年05期
6 黄万华;刘渝;;环境治理中政府机制有效性的制度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11期
7 魏定宜;世界卫生组织、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治理媒介防治联合专家小组第三届会议在罗马召开[J];生态学杂志;1984年01期
8 洪兴华,吴国平;保护环境治理三废 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关于我校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初步经验[J];研究与探索;1983年00期
9 ;郝远 大力加强环境治理体系建设[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4年04期
10 郝东恒;高飞;;河北省环境治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留财;;从西方环境治理范式透视科学发展观——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为案例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王玉明;邓卫文;;广东环境治理中政府协作困境及原因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强;;产权视角下的政府环境治理[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4 鲁新春;胡志敏;袁西锐;;搞好水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型强市[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5 刘伟;仲兵;;我国环境治理决策能力的现状检视与发展路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许健;;论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国家主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7 张春;;论全球环境治理的合法性——一项结合政治学、法学和社会学的尝试[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8 朱德米;;从行政主导到合作管理: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转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胡剑锋;;环境治理需要转变思路和制度创新——温州鳌江污染整治的经验及启示[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10 洪大用;;试论改进中国环境治理的新方向[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留财;从理论视角看当今环境治理[N];中国环境报;2007年
2 朱贵升 吴毓亭;室内环境治理员新职业遭热捧[N];建筑时报;2007年
3 江华 张建民 温州大学商学院;行业协会实施自愿性环境治理的温州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王志勋 记者 黄启源;始阳举全镇之力 打赢农村环境治理大会战[N];雅安日报;2010年
5 冯永宏;西天乡环境治理成常态[N];广安日报;2010年
6 记者 蒋健;积极引导 广泛动员 推进城乡结合部环境治理[N];巴中日报;2010年
7 记者 黄桂云;认真落实“六个一” 环境治理“进社区”[N];眉山日报;2011年
8 记者 开永丽;城乡环境治理不力 404人被问责[N];四川法制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刘淼淼;新模式 新方法 开拓乡村环境治理新路[N];四川日报;2012年
10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志青;环境治理需要全民共同参与[N];文汇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正升;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2 李雪梅;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凤蕾;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胡佳;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黄思光;区域环境治理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钟明春;基于利益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妍辉;论环境治理的金融工具[D];武汉大学;2012年
8 刘小峰;基于计算实验的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环境治理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赵杰佳;利益导向下的参与式环境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姚世敏;黄河金三角区域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4 施新明;基于公众满意度调查的福州市水环境治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5 田蜜蜜;我国府际公共环境治理区域合作机制的完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陈,
本文编号:605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60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