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66年期间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研究(2)
教育行政体制,通常被称为"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或"教育管理体制"。一般是管理教育行政事务的政府机关的设置、职权划分与运行及相关制度的总称。21949——1966年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教育行政体制,并根据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变革而变革,随着国家教育事业重点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1949——1957年建立了集中统一的教育行政体制,1958——1962年改为地方分权为主的教育行政体制,1963年之后则调整为国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一、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确立
1949——195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家完成了对中小学教育的改造,初步确立了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系统,建立起一系列教育管理制度,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这一阶段,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表现出高度集中统一的特征。
(一) 中央教育行政组织系统的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政务院为国家最高执行机构,在其下设有文化教育委员会和教存部。文化教育委员会1949年10月19 R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郭沫若为主任。文化教育委员会指导文化部、教宵部、卫生部、科学院、新闻总署和出版总署的工作,并有权对这些部门颁发决议和命令及执行的情况进行审查。在其指导下1949年11月1F1成立了教育部,其职责是负责管理全国教育事宜的专门行政机构,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研究教育理论,总结实践经验;制定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具体政策、行政法规和学制等重要制度。
教育部下设中等教育司、初等教育司专门负责中小学教育的管理。1954年3月高等教育部的工农速成教育处移交给教育部,11月,扩大为工农速成中学司,1955年工农速成中学教育司撤销,并入中学教育司。
教育部历任部长:马叙伦(1949年1月一1952年11月),张奚若(1952年11月一1958年2月),杨秀峰(1958年2月一 1964年2月),何伟(1964年10月一"文化大革命")。
(二) 建立大区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教育部成立后,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也根据新的政权体系和政府结构建立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设有大行政区,在大行政区机构中,一般设有文化教育委员会或文教部。1952年为了适应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指示精神,大区文化教育委员会分设文化部和教育部。1952年底,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规定,大区政府改为行政委员会,不再是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只是中央政府在该地区进行领导与监督地方政府的机关。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做出决定,将大区行政委员会及其所属的机构陆续撤销,其部分权利上收归中央人民政府,部分权利下放给省级人民政府。至此,大行政区教育行政组织不复存在。
(三) 建立地方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1949年之后随着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政府中也设立兼管本地区文化和教育事宜的教育厅(局)或文教厅(局)。1952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地方人民政府机构的决议》精神,省级政府曾设文化教育委员会,1955年改为文化教育办公室。后来部分省级政府中又增设教育局,在省与县之间设立行署机构,作为地(市、州)级政府,在行署中设文教科,管理地方的文化和教育工作。1954年,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在县级政府中设教育科(或文教科),后來都改为教育局,是县人民政府下属的专门管理教育的职能机构。
第二节北京市的教育管理机构
北京市教育局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教育职能机构,负责统筹全市普教事业的发展,组织、指导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确保国家下达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市教育局通过区县教育局负责管理全市中小学的教育和行政工作。
一、市教育行政机构
北京市教育局(1950—1952年称文教局)具体职责主要有:贯彻执行中央、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令、规定,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法规的细则及办法;领导全市普教系统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改革工作;指导、视察、评价各区县的普教工作;编制各级各类学校招生计划,组织、领导招生;组织分配、培训教师;负责本市普教事业单位设立、调整、撤销的审批工作;掌握一定比例的教育经费,负责全市普教系统基本建设投资和物资设备的统筹规划;办理市委、市政府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在1949——1966年其内部沿革如下
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中共北平市委、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实行军管,军代表柳,緹。军事管理委员会首先正式接管北平市教育局,北平市教育局是国民党管理全市教育的机构,对其进行接管以实现对教育管理权的控制。由于北平是和平接管,所以一幵始在北平教育局中增加了新人员,即军管代表,实行了一个月了解、研究复杂的机构和人事情况后,提出了具体改造机构、处理人事方案,初歩完成对市政府教育局的接管,改造了局内的机构,重新配备了领导干部。对于北平教育局内的旧人员留用者71人,送公安训者10人,送革大者1人,编余遣散回籍者6人,暂留局另编学习组者11人,调换工作2人。
1949年2月成立"北平市人民政府教育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局"(以下文中简称"市教育局")。市教育局为政府职能机构,负责统筹全市教育的发展,组织、指导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确保国家下达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市教育局的行政组织如下:在局长、副局长领导之下,分设秘书室、人事室、会计室、视导室、编审室、统计室、第一、二、三、四、五科,共计11个科室。如图所示
对于北京市的中小学来讲,教育管理的具体分工如下:人事室主要负责中小学的教职员的任免、迁调、奖惩、福利、保健、抚恤退休等事项都由其负责。视导室主要是管理公私立中小学的视察指导及调查事务以及临时调查事项;编审室管理有关教育的刊物、教育资料、教材、补充教材的编撰、审查、研究等事务;统计室管理有关教育的统计事务。如:教育行政业务的统计事项、统计图表刊物的绘制编订事项等;第一科总务管理城区市属中学、市立小学、郊区市立小学经临各费的收付,市立各校校舍教具、器具的修缮整理及添购;第二科中等教育主要管理北京市中等教育,设第一、二股,分管下列工作:公私立中等学校行政的督促检查及业务的领导,学生学籍的审核及颁发学生证明文件,增校增班计划的拟制及审核,私立中等学校的开办立案等事项;第三科国民教育主要管理北京巿小学教育,设第一、二股,分管下列工作:公私立小学、及机关团体附设小学行政的督促、检查及业务的领导,学生学籍的审核及颁发毕业证书,增校增班计划的拟制及审核事项,私立小学的开办立案等事项;第五科主要掌理市属中等学校的政治教育,包括:公私立中等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督促检査、学校政治教员的业务与学习的领导、学校政治思想教育教材的研究等,专设第五科"政治教育"凸显了了人民政府和教育局对于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以培养政治忠诚的重视。
第三章中小学学校的办学体制............................48
第一节接管公立中学、新建中小学............................49
一、 1949年接管公立中小学............................49
二、 新建中小学............................51
第二节整顿和接办私立中小学............................52
一、 整顿私立中小学............................52
二、 接办全部私立学校............................58
第三节半工(农)半读中学及农业中小学............................62
一、 1958年全民大办教育............................62
二、 1964年重提两种教育制度............................63
第四节重点中小学制度............................65
一、 小宝塔制度的逐渐形成............................66
二、 中小学的提高措施............................70
小结: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的矛盾............................73
第四章"无产阶级政治"对中小学教师的不断冲击............................75
对中小学教师的思恕改造............................75
一、 中小学教师的状况.................75
二、 教师思想改造的过程.................78
三、 整风运动之后加强改造.................83
第二节中小学教师参加政治运动.................88
一、 三反运动与组织清理.................88
二、 忠诚老实运动.................89
三、 反右派斗争.................90
四、 四清运动.................93
本文编号:8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889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