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1949-1966年期间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研究(3)

发布时间:2014-09-14 09:12

小结:教学者与被改造者的角色冲突.................96

第五章入学、升学领域的"阶级路线"................. 97

第一节工农及其子女的教育优先权.................98

一、 工农教育优先权的表现.................99

二、 工农子女入学率不断提升.................100

三、 工农子女在教育竞争上的劣势.................103

第二节剥削阶级子女高考升学权的逐步限制.................106

一、 对"剥削阶级"子女的政治歧视.................106

二、 "剥削阶级"范围不断扩大.................107

三、 不能升学者上山下乡.................109

第三节干部子弟的教育特权.................111

一、 专设的干部子弟学校 .................111

二、 干部子弟的入学优势.................113

三、 干部子弟学校生活中的优越性.................114

小结:教育权利分配与"阶级路线".................115

 

第六章"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教学、德育

 

1949——1966年的中小学内部的教学和德育活动都是在"无产阶级政治"的指导下进行的,"无产阶级政治"的指导下有直接和间接的两种方式,直接的主要体现在政治课程和思想教育上,更主要的是间接方式,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实现的。'中小学教育里一直强调的是"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2,所以从中小学的学制改革的探索、考试成绩的强调与减负的提出、专设的政治课程、各个学科渗透政治原则、多种途径德育、积极参与政治运动等等,都体现出"无产阶级政治"在教学和德育中的各个方面的渗透。

 

第一节学制和考试制度

 

学制即学校的教育制度,它规定了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与联系。考试制度则是衡量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是决定中小学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制度。1949年之后的学制曾出现多次反复,国家把缩短学制当成迅速培养人才的关键,结果事与愿违,同时,中小学严格的考试制度,造成了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也造成了毛泽东对十七年教育制度的不满。

一、学制的不断改革

学制是由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等规定的,学制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条件、学生身心发展、物质设备、社会需求以及整个教育体制。有关学制的改革的思路问题,1951年颁布的新学制,充分体现了 "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之后的1958年教育大跃进中的学制改革,I960年的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的试行都体现了学制受"无产阶级政治"的影响不断变化的过程。

(一)1951年颁布新学制

1951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制系统。之前各地基本沿用了旧学制,1949年北平市教育局规定:"中小学学制沿用小学6年制(四二分段),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2年,初级小学与高级小学合设称完全小学。中学6年制(三三分段),初级中学3年,高级中学3年。"'这种旧学制最重要的缺点是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和各种补习学校、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没有相应的地位,而小学学制六年分为初高级两级的办法,使广大劳动人民子弟难于接受完整的初等教育。由于旧学制无法满足新中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所以1950年秋季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就开始试行把小学的修业年限改为5年,实行五年一贯制,在北京选定北京师范大学一附小、二附小、育才小学、北京师范一附小、北京三区二中心小学、北京六区一中心小学等6所小学13个实验班570名学生中进行小学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

在北京市学制实验总结的基础上,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新学制,新学制中确立了两种教育制度、三类主要学校、多种形式办学的教育体制。第一类是全日制学校,学生全日在校学习,用一定的时间参加生产劳动;第二类是半工(农)半读学校,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在工厂或农村劳动;第三类是业余学校,在业余时间对在职人员(干部、工人、农民、士兵等)进行政治、文化和科学教育。在新学制中首次将工农速成教育、业余学校、识字学校、各类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等纳入了正规的学校系统,可以说这种多形式、多渠道的教育形式就是对老解放区办学经验的一种传承,突出了 "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在学制改革中,确定了劳动人民和工农干部在各类学校中的权利,使劳动人民的子女有受教育的权利,并保证了工农干部和工农群众享有教育的权利。

其结果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末,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学生比重超过了半数。生产实习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了加强,使教存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更加密切。在社会教育方面,举办了文化补习班、工农速成中学和扫盲教育,提高了文化水平。

 

结语

 

1949——1966年的中小学教育发展呈现出的最大的特点是"无产阶级政治"发挥了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胜利后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型政权,在这一转型期中国共产党要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过渡,要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型政权、政党政治和经济建设都要求教育发展为其服务,使教育带有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中国共产党通过在教育领域建立和加强领导,对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进行不断改造,对中小学生在教学和德育上进行政治熏陶,重建了新的政治信仰,培养了新的建设人才。以这一阶段北京市中小学的发展史为研究对象,可以看到"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中小学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特别值得反思:

 

一、教育宗旨的问题

1949——1966年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的指导下,中小学教育遵循的宗旨是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这一宗旨的提出,一方面体现了对受教育者人格全面发展的关注,使很多中小学生从小就树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他们的理想是构建共产主义美好宏图,大多鄙视为个人钻营的碌碌庸人,富于奋斗精神。'进而形成了一代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建国十七年教育培养的多数中小学生具有诚实勇敢、团结互助、勤奋好学、吃苦耐劳、道德自律、关心国家大事等优良的品质。与之相比,当今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则在于普遍的理想缺失,畏难怕苦,个人主义膨胀等;另一方面这一宗旨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表现为中小学教育侧重于培养政治忠诚、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在具体发展的过程中重德育、轻智育和体育。这一时期对"德"的理解是有时代特色的,"德"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民道德,在"无产阶级政治"的指导下"德"的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理想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三个方面。在教育发展中"理想主义"与政治路线、阶级斗争挂钩,被引导到了狂热的境地,成为了 "革命理想主义"精神,使中小学生有着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渴望暴力革命,鄙视温和妥协,普遍缺乏民主与法制的观念;"集体主义"的宣传则完全泯灭了个性,学校里形成了鄙视人权、人性和个性自由的氛围,个人必须绝对服从集体利益,服从被引导到了盲从,个人盲从于领袖、盲从于中国共产党、盲从于革命形势;"艰苦奋斗"则变成了禁欲主义,很多青少年不是以吃苦奋斗为锻炼个人意志品质的方法,塑造全面健康人格的方式,而是为了吃苦而吃苦,将吃苦作为了人生的终极目标。正是由于执行时的这一偏差使受教育者存在着严重的人格缺陷,渴望革命,急于"砸烂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所以当"文化大革命"爆发之时,中学生最早成立了 "红卫兵"组织成为了出巢的第一窝黄蜂。

这一教育宗旨的确立和执行显然与现代教育有较大差异,在现代教育中以健全的公民教育为目标,教育宗旨更侧重于个人的全面发展、性情陶冶、素质提高。政治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不是训练驯服而划一的臣民,而是唤起公民的政治意识,不将道德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对制度的力量准备进行的广泛而自由的思考也不是与政治宣传或意识形态的灌输混为一谈的,所以,教育宗旨的确定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国家或政党的利益为出发点。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8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8897_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7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