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财政政策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职能作用方法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其显著表现之一就是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不仅由基尼系数所反映出来的总体收入差距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且城乡之间、城乡内部、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副产品”,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两个环节。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以政府财政政策调节为主导的对居民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强有力的财政手段,对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成效显著的调节,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西方市场经济在居民收入分配方面的失灵,对西方资本主义保持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998年我国确立了以建设公共财政体制为目标的财政体制改革方向,明确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的基本职能,对居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是国家财政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大财政的公平性投入。但是,一方面受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制约,当前我国利用财政收入与支出调节收入差距的“力度”显然不足;另一方面受制于财政体制上的原因,财政的再分配对收入差距调节的效果还不令人满意。为此,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制度,充分发挥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作用,成为当前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看,开展财政的收入再分配问题研究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我国经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纵观我国的改革开放,分配体制的不断调整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打破旧的利益分配关系,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格局的过程。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关键时期,研究当前我国财政的收入再分配现状,从中发现现行财政再分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克服和防止收入再分配领域里的一些不正常现象出现或蔓延,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作用。我国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致力于市场机制作用的恢复与发挥,在注重经济水平和经济效率提高的同时,对发挥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和保持政治稳定方面的作用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导致当前中国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调控效应弱化,财政的收入再分配理论和实证研究也相对匮乏,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制完善。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政府制定收入分配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如何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本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现代公共财政学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融合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以及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理论开展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文第一部分为引言。论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基础上,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中国公共财政理论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开展的。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国家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问题研究的回顾和总结,确立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路,架构论文的基本逻辑框架,提出基本观点。论文第二部分是对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进行理论探讨。通过对财政学产生、发展的历史考察,对财政职能理论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历史分析。论文系统性地总结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产生的原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财政进行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手段,为研究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提供了理论依据。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财政收入再分配思想也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体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财政的收入再分配理论。论文第三部分是对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再分配的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财政收入再分配体系,在运用财政手段调节收入差距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经济、社会、政治诸方面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西方的财政收入再分配体系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通过研究,从中得出了现代财政收入再分配体系建设的“一般性”经验。论文第四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进行综合性评价。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取得巨大成绩的基础上,客观描述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变化情况。然后分别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城乡内部和行业之间等多方位对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进行观察。从各个角度观察,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而且当前中国收入分配格局对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保持社会和政治的稳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论文第五部分分析我国财政的收入再分配现状。论文着重考察了构成中国财政收入再分配体系中的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为分析我国财政的收入分配绩效分析打下基础。基于财政对居民收入再分配的过程,论文从实证的角度分别对当前中国财政的收入分配的能力(财政收入水平和汲取能力)、方向(主要是财政支出结构)以及结果(收入差距的调节水平)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运用现代计量分析的方法,对中国财政收入再分配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财政政策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较弱,甚至存在“逆调节”作用。论文第六部分是对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的财政体制原因进行分析。我国税收体制、主要的税收手段、社会保障体制和转移支付体制等方面都还存在着制度上的问题,现行财政体制影响了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的发挥。论文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财政的收入分配体系进行对策性研究。主要是在明确在新形势要求下财政收入再分配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如何强化收入财政再分配的手段,完善收入财政再分配环境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在的研究上体现了以下创新:一是全面系统地对我国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现有的国内外文献来看,对我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问题研究还处在零星研究阶段。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则、手段和结果的分析,部份学者对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结果对经济增长等某些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对我国财政的收入再分配研究的系统性与全面性不足。本文首次对我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性地考察我国财政的收入再分配现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二是运用了现代计量分析手段,从“投入-产出”的视角,考察了我国财政进行收入再分配的现状。一方面沿着财政“收入一支出”的过程,对当前中国财政的进行收入分配的能力(“投入”)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评价;另一方面引入贫困度指数和基尼系数的测量,对比城乡居民财政调节前后的收入差距变化,研究了我国财政进行收入再分配的绩效(“产出”)。三是从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发挥的过程角度,对中国财政的收入分配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准确把握中国当前再分配中各环节和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收入再分配调节弱化的症节所在,为完善分配政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限于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本文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在研究内容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财政再分配体系的内在关系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在分析方法上也需要更加充分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期待在今后努力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收入分配不公和差距过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最近几年的“两会”调查中,全国民众对于“收入分配”的关注度一直名列前茅。以2012年、2013年为例,该问题关注度排名均为第二。在2012年18万人次的调查统计中,81%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分化严重;36%的受访者希望个税调整速度与人均收入增速保持一致,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点。2010年底,CCTV和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最新调研数据显示收入分配等问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37.2%的受访者认为调整不同部门和产业间不合理的劳动者报酬是当务之急,35.8%的受访者觉得“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2013年1月,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所做调查显示,19357名受访者中,90.6%的人最期待的改革领域(多选题)中包括了收入分配改革,希望遏制各类灰色收入,使收入更加透明、阳光。由此可见,在大部分民众心目中,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而事实情况也是如此,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和矛盾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和障碍之一。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克服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此后,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不断推进和突破,市场作用机制逐步确立,有效调动了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普遍地从改革开放中得到实惠。但另一方面,国民的收入分配不公和差距过大问题也逐步突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趋向企业和政府倾斜,居民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下降。1992年以来,企业、政府和住户三部门所占初次分配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从19.06%、15.53%和65.41%变化为2009年的24.73%、14.58%和60.69%,分别变动了5.6%,-0.95%和-4.72%。
第二,体现在城乡、地区、行业、社会群体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初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一度达到2008年的0.491的高值,最近两年才略有企稳趋势,而一些非官方研究机构的报告中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5以上,甚至超过了0.6.
第三,收入群体结构呈金字塔型不均衡。高收入群体人口比重最低,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居民数量依次递增,并且中等偏下和低收入者占绝大多数,贫困人口数占国民总人口数的比重较大。且有很大比重的贫困人口呈现出“贫困程度深、发展条件差、发展能力弱、返贫率高”的特点,脱贫难度较大。
第四,收入分配行为和秩序存在着不规范、不合理、不公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伴生的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寻租和腐败、法律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和失衡。
1.2问题的提出
收入分配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而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分配失衡是收入分配问题的两个方面。
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本性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够完善——包括行政性资源配置特征依然明显、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尚未理顺、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尚未成熟、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尚未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尚未健全等等。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思路在于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市场形成并发现价格的机制、竞争性领域的市场配置资源制度、公平公正的产业准入政策体系等,为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公平化提供体制保障。
本文的研究视角和重点是收入分配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收入分配失衡。
1.2.1收入分配失衡的三个层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破了“大锅饭”的平均主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收入分配差距迅速显现,并逐步演化成阻碍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虽然经济在此期间实现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但是随着中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均衡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即使怀着对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的美好愿望,也不能不担心这种迅速扩大的收入差距能否使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陷入“中等收入陷讲”的泥淖。
总所周知,收入分配按照国民收入进行分配的时间序列,可以分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三个层面。相应的,收入分配失衡的主要原因也可以从这三个层面入手分析:
初次分配层面。由于处于“刘易斯拐点”之前的发展阶段,大量的劳动人口处于买方市场,资本在要素性收入分配过程中处于较强势地位,分配的结果自然逐步向资本倾斜,劳动性收入水平在过去较长时间内增长缓慢,加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为大量灰色收入和非法收入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和空间。由此造成了国民收入分配的初始性差距和不公。
再分配层面。政府的理念和职能转变不到位,较长时间内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指导下,财政职能过多地倾向于资源配置和稳定经济、发展经济。基本公共服务缺位和不均、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转移性支出比重过低等,造成收入分配调节乏力,甚至存在着逆调节的现象,没有充分发挥政府对市场分配机制的补充和调节作用,分配格局并未在再分配环节得到明显改善。
2 概念与理论: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综述
2.1概念厘定:收入、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分配
关于“收入”的概念有很多,与经济学相关的定义可以理解为“收获;经济利益的流入”,较早出处据《礼记王制》“制农田百亩”汉代郑玄注:“农夫皆受田於公,曰肥激,有五等,收入不同也”;据《后汉书庞参传》:“田畴不得垦辟,禾稼不得收入。”在会计学中,收入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基本要素,经济利益流入均视为“收入”。
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收入的指标是国民总收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反映该国的财富积累和生活水平。与之相关的常用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GDP主要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从数量关系上看:
GNI=GDP-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的收入本国生产要素在国外的收入
一般而言发达国家表现为收入净流入,GNI超过GDP; 发展中国家与之相反,GNI低于GDP我国自2007年起GNI超过了GDP。
本文研究的“收入”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一个综合性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狭义、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总量及其相关指标,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国民生产总值-资本折旧=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津贴=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企业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转移支付+个人利息和红利收入=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税费支付+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
狭义的国民收入仅指其中的,即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
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
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国民收入在生产出来以后,要进行分配,即“国民收入分配”,也称“宏观收入分配”或“收入分配”,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出来的产品或价值按一定标准分配给消费者的活动过程。
2.2 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收入分配
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关于收入分配的内容十分丰富,博大精深。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体系包括工资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及其转化形态的利息和地租理论、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对未来社会分配的预测等。
2.2.1分配由生产决定
在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体系中,收入不是按照资本一利润、土地一地租、劳动一工资这样的自然状态分布的,而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
第一,生产结构决定收入分配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整个经济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而作为生产要素的分配,它本身就是生产的一个要素。因此,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产品作为分配的客观对象,决定了分配的内容,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
第二,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按要素分配”和资本的利润、土地的地租等非劳动收入的存在前提是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生产要素的分配,即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的分配决定了产品的具体分配。
2.2.2劳动者工资与剩余价值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石是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来自于劳动。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为他能够创造出比其本身价值更大的新价值,而收入分配就是对这一新价值分解为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
第一,劳动力价值理论。马克思从劳动者的工资决定过程,切入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取决于再生产这一劳动力所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也就是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资料所需的劳动。与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由于劳动力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技能水平,所以要使其符合并满足市场的需求,劳动者工资必须包括工人本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资料以及人力资本教育或培训费用。
第二,剩余价值理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三个部分构成,其中为生产资料的价值,生产过程中它只是进行价值的转移而其并不创造价值是工人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态是归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根据其取得方式的不同可以为利润、利息和地租。资本主义的分配就是产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劳动力的收入(工资)用于购买消费资料,资本家由于占有资本而获得的收入利润)则用来添置新的生产资料。因此,利润与工资之间的分割比例成为决定资本积累率的主要因素,而这种分割比例又取决于劳动力的价值。所以马克思将工资决定理论作为研究资本主义收入分配问题的切入点。
第三,工资和剩余价值的内在对抗性。由于总收入是总产品价值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后的剩余部分,即总收入。所以,和具有此消彼长的对抗关系。对抗的结果决定了资本家在总产品中的份额,也决定了工人和资本家的相对份额。这种对抗性充分揭示了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3 职能与机理:财政对收入分配的影响.......41
3.1 关于财政职能的理论概览....41
3.2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43
3.2.1 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综述......44
3.2.2 财政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机理.....47
3.3 财政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调节机制.......49
3.3.1税收机制在再分配中的调节........50
3.3.2财政支出机制在再分配中的调节.......51
3.3.3社会保障机制对收入分配的均衡效应.....53
3.4本章小结.........55
4 演进与现状:我国收入分配格局述评.....59
4.1收入分配格局演进的简要回顾..........59
4.2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描述.....61
4.2.1总量视角:国民收入总量增长迅速....61
4.2.2初次分配:要素收入向企业倾斜,居民收入占比持续下降.......63
4.2.3再分配:政府调节作用发挥不充分.......64
4.2.4分配格局:规模性收入分配差距过大.......65
4.2.5公平视角:收入分配的不公与失序........71
4.2.6群体结构:呈金字塔型不均衡,贫困人口比重较大.........72
4.3当前收入分配格局的原因分析......73
4.4本章小结.......76
5实证与测度:再分配中的财政调节作用......79
5.1我国财政职能的发展变迁......79
5.1.1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下的财政职能:分配和监督........79
5.1.2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能:分配、调节和监督.......80
5.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82
6 比较与借鉴:典型国家再分配的财政经验
6.1传统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美国
美国作为先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具有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自然演进特征。以美国为样本进行研究,对于揭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的规律和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6.1.1美国国民收入分配概况
美国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典型代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于世界前列。但其收入分配不均等比其他西方国家更为突出。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在发达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美国的家庭收入差距最大。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政策和社会支出机制对收入分配产生的影响也是最小的。
从图6.1可看出,1970-2010年的30年间,美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一直处于逐步提升的态势。1995年以来,该值一直处于0.45以上的高位,2010年达到了0.469。表6.1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美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用五等分的收入组别占总收入比重值直观地描述了各阶层的收入状况,最高20%收入组与最低20%收入组的收入比值(即H/L值)从1970年的10.56倍一直上升到2010年的15.21倍。不仅如此,除了最高收入组别的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外(2010年略有不同),其他四个组别的收入占比均不同程度降低,最高收入组的家庭已经占到国民收入比重的50%以上,充分说明国民收入在家庭单位中分配越来越向最高收入阶层集中,而占多数的低收入群体却被忽视了。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伊曼纽尔塞斯教授的研究,当前美国的收入差距比任何时候都高,甚至超过了大萧条时期的水平。而表6.2更加清楚地说明了这种集中度的加剧。
从地域差距的角度来考察,美国各州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并不大,高低之比不超过1.8:1,可以说,美国居民收入的悬殊是建立在地区之间相对均衡的收入水平之上的,即在较低的地区差别条件下,存在着较高的个人收入差距。而且,用于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虽然一直高居国际警戒线(0.45)之上,美国并未由于贫富差距产生过多的社会问题而阻碍经济的发展。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
7 思路与建议:强化再分配中的财政职能作用
7.1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总体思路
根据前文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研究和现状分析,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并参考借鉴国际经验,可以确认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方向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收入分配改革提供制度基础和体制保障。
2013年2月,国务院转发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中明确提出我国下一阶段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可以将其总结概况为“收入倍增、结构改善、秩序规范、格局合理”,即:
收入倍增——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一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结构改善——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扶贫对象大幅减少,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橄榄型”分配结构逐步形成。
秩序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明显改善。合法收入得到有力保护,过高收入得到合理调节,隐性收入得到有效规范,非法收入予以坚决取缔。格局合理——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合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明显提升。
要实现以上目标,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需要依据国民收入分配的三个层次,遵循“尊重市场、强化职能、营建环境”的原则和思路:
尊重市场——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使生产要素都能合理地得到回报,从而形成良好的、公平的收入分配初始基础。一是要完善和理顺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价格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使生产要素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二是要优化国有资源配置,减少对资源配置的行政性干预,政府之手适时适当地退出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三是要破除行政性垄断,推进国有企业深层次改革,探索国有企业的运营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强化职能——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而财政是政府履行这一职能的重要工具、手段、基础和保障。因此,要切实增强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能力,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要加快健全以税收机制、财政支出手段、社会保障体系为主体的再分配机制,强化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营建环境——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中,为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培育慈善组织,简化公益慈善组织的审批程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举办慈善和公益事业。落实并完善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加强慈善组织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 [1] 费传宝. 关于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的探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09(11)
- [2] 曹春. 浅谈我国社保基金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J]. 国有资产管理. 2009(11)
- [3] 胡汉军,刘穷志. 我国财政政策对于城乡居民收入不公平的再分配效应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09(09)
- [4] 李布和,陶纪坤.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对策[J]. 经济纵横. 2009(04)
- [5] 匡小平,吴智峰. 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原因及财税调节对策[J]. 税务研究. 2009(02)
- [6] 贾鸿.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纵横. 2008(12)
- [7] 李伟,王少国. 我国城镇居民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收入差距的来源及贡献比较[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4)
- [8] 白书祥. 收入差距过大与社会稳定的负相关探析[J]. 理论前沿. 2008(19)
- [9] 匡小平,肖建华. 财政公共性在市场化渐进改革中凸显——中国财政体制演进及其改革逻辑(1978-2008)[J]. 当代财经. 2008(08)
- [10] 谢东梅. 基于Lorenz曲线的农村贫困和收入分配状况测度——来自福建省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5)
本文编号:9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9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