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博士论文 >

功能性多孔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8 06:12

  本文关键词:功能性多孔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多孔有机框架材料 多功能 异相催化 荧光检测


【摘要】:多孔材料在材料化学和工业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和多孔有机框架(POFs)材料作为多孔材料界新兴起的两类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质以及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吸引了广泛的关注。为了拓展多孔材料研究领域,不断的构筑新型MOFs材料和POFs材料是非常必要的。在过去的几年中,MOFs材料和POFs材料的应用范围已经从最初的气体吸附和分离,拓展到催化、传感、能量储存、生物成像以及药物缓释等诸多领域。本论文中,我们主要研究功能性MOFs材料和POFs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它们在异相催化和化学传感方面的应用性质。1、双功能MOFs异相催化剂用于高效催化固定CO_2。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合成策略,即以含有开放性金属中心的MOFs材料作为基底,对其进行离子液体(IL)功能位点后修饰,从而得到新型的双功能MOFs异相催化剂,用于在温和且无协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催化CO_2环加成反应。基于这种合成策略,利用后合成修饰方法我们首次合成两例季铵盐和季磷盐离子液体功能化的含有开放性金属中心MOFs异相催化剂:MIL-101-N(n-Bu)3Br和MIL-101-P(n-Bu)3Br。由于这两种催化剂同时含有开放性金属中心作为路易斯酸位和IL提供的卤素阴离子双功能催化位点,所以在温和且无协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对催化CO_2环加成反应实验展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优于很多其它经典MOFs催化材料。并且,这两种双功能催化剂能够循环使用多次而不丧失催化活性。2、双功能荧光MOF材料定性定量检测爆炸物硝基苯和温度变化。我们利用六羧酸有机配体H6TDPAT(TDPAT=2,4,6-tris(3,5-dicarboxylphenylamino)-1,3,5-triazine)与硝酸锌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一种新型荧光MOFs材料Zn-TDPAT。Zn-TDPAT在室温固态条件下,具有稳定的荧光特性和较强的荧光量子产率。由于Zn-TDPAT的荧光强度与硝基苯的浓度或温度的变化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所以Zn-TDPAT可以作为一种双功能荧光检测材料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定性、定量检测硝基苯的浓度或温度的变化。3、多功能荧光POF材料通过荧光猝灭和荧光增强选择性检测铁离子和1,4-二氧六环分子。通过选择四胺基四苯基甲烷作为四连接体和具有多路易斯碱位的发光有机单体均草帕津作为三连接体,我们首次合成一种多功能荧光POF材料POP-HT,该材料不仅能够通过荧光猝灭选择性的定性、定量检测铁离子,还能够通过显著的荧光增强检测1,4-二氧六环分子。另外,我们利用实验测试及理论计算细致的研究了荧光猝灭和荧光增强的机理。结果证明荧光性质的变化是由于被检测的客体离子或分子与POF材料的骨架发生相互作用引起的。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B38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璋仪,赵新生;活细胞内单个分子荧光检测[J];大学化学;2005年02期

2 丁文娣;徐松林;张仁斌;;邻苯二甲醛荧光检测蛋白质的研究[J];分析化学;1987年01期

3 丁莹;郭祥峰;张宇;贾丽华;;表面活性剂增溶比率荧光Zn~(2+)检测方法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12年07期

4 曹渊;袁庆华;夏之宁;;简易多维固体荧光试样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年03期

5 戴德哉;张卉;王玉祖;路易丝·鲁米古努;;温度对荧光检测5-羟色胺及5-羟吲哚乙酸的影响[J];南京药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6 劳文剑,游静,尤进茂,王国俊,欧庆瑜;高效液相色谱荧光衍生法检测醇和酸的进展[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1年01期

7 刘俊;;新型荧光衍生化试剂用于脂肪酸的分析[J];化学传感器;2013年02期

8 张海峰;王影影;尤进茂;;荧光衍生中性糖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化学研究;2007年04期

9 劳文剑;宋翠华;尤进茂;欧庆瑜;;以1,4-二甲基咔唑-9-丙酸为荧光衍生化试剂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醇[J];化学研究;2013年01期

10 王卫东;柱后衍生荧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栗中的氨基酸[J];经济林研究;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年才;苗保刚;李政;孙尧;;高灵敏荧光检测在生物检测仪器中的应用[A];2013年(第五届)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田丹;王官耀;常泽;阮文娟;李悦;卜显和;;金属有机框架荧光检测材料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3分会:晶体工程[C];2014年

3 易滨;刘军;王芳;涂显春;赵晓晓;赵江丽;;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与菌落数和血液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4 赵丽敏;黄勇;刘金文;李梅;褚志丹;金雪;赵书林;;基于核酸适体-分子信标均相生物传感荧光检测腺苷[A];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王开宇;兰小鹏;;以Picogreen为信号分子的非标记型适配子荧光检测新方法的建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韩从会;黄克靖;;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尿样中巯基化合物[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谢华飞;曾钫;余昌敏;吴水珠;;基于亚硫酸根离子诱导聚赖氨酸基探针电荷产生并络合的荧光检测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G:光电功能高分子[C];2013年

8 李才;闫卫平;吕宏峰;;基于ARM的毛细管电泳芯片荧光检测系统设计[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9 任福荣;朱本占;;卤代苯醌/过氧化氢反应体系的羟基自由基的荧光检测,反应动力学及作用机理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杜小兰;王红;张华山;;荧光素-O-乙酰哌嗪新试剂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七种游离脂肪酸[A];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贺;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检测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李鹏;新型Fe~(3+)薄膜荧光传感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卢思宇;基于氨基酸分子制备聚合物碳点的荧光机理和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马鼎璇;功能性多孔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5 鲍成满;高压在线荧光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张琳;时间分辨荧光生化分析用新型铕配合物荧光标记物[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朱文平;基于氧化石墨烯的荧光生物传感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肖义;新荧光发色体系—含腈萘杂环:分子设计、合成、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刘慧;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3年

10 李宏林;基于罗丹明螺环隐色体的荧光增强型分子探针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小惠;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荧光检测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周淑娟;荧光碳点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怀伟;基于咔唑及其衍生物的荧光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4 翟晶莹;新型荧光探针在光学传感器和生物分析中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3年

5 李伟;酸碱金纳米簇制备及其蛋白酶检测应用[D];天津大学;2014年

6 谷鹏阳;应用于自动化核酸分析检测工作站的荧光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东南大学;2015年

7 汪旭东;小分子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和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8 孙秀霞;胶原多肽的核磁和荧光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米雪;线扫描型共聚焦生物芯片荧光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杨清秀;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65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gckjbs/1265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4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