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湿地水文和植被特征及水体净化潜力

发布时间:2017-12-09 02:22

  本文关键词:河套湿地水文和植被特征及水体净化潜力


  更多相关文章: 湿地调查 水质污染 河套灌区 乌梁素海 水体净化潜力 植被特征 湿地资源


【摘要】: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但是近几年因为灌区内农业发展迅速,化肥、农药乱用滥用现象严重,水资源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该地区湿地资源丰富,湿地在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摸清河套地区现有湿地的本底情况,分析湿地的水文和植被等特征,探讨通过对天然湿地进行改造和构建人工湿地来消减河套灌区农田退水中大量的N、P等营养物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对乌梁素海以及黄河的污染压力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河套灌区自然分布及人工修建的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卫星遥感解译,植被现场调查、水质监测等手段,对河套灌区现有湿地资源进行统计分类,分析该地区湿地的水文、水质和植被特点,评价湿地用于农田退水污染的净化潜力。并对改造的天然湿地和新建的人工湿地进行了农田退水水质净化试验。主要结果包括:1.河套灌区具有大量的湿地资源,根据卫星遥感解译该地区湿地数量为875块左右,面积700 km2左右,其中乌梁素海面积333.48km2。湿地景观呈现出破碎化的趋势,乌梁素海面积相对稳定。2.河套灌区湿地植被构成简单,植物种类丰富度较低。大多数湿地以芦苇、水烛等挺水植物占据较大的比例。湖泊型湿地沉水植物以菹草、茨藻、竹叶眼子菜等为主,但其分布呈现出地域性特点。典型湿地的芦苇植被初级生产力可达1.7kg/m2。沉水植物初级生产力可达4.156kg/m2。3.河套灌区的水质污染主要是由农田面源污染引起的。其中每年河套灌区仅过量使用化肥而造成的N、P排放量高达86194t和56715t。农业面源污染占到灌区整体水污染的60%以上。4.河套灌区中众多的湿地类型中,除了少部分因为水源的原因不可以利用外,其他的各种类型的天然湿地均具有用于净化污水的潜力。但在天然湿地的改造中,需要针对地形、水文条件等进行人为的改造。5.河套灌区利用湿地进行水质净化潜力巨大。经过测算,通过合理利用湿地植物,每年至少可以固定移除6000余吨的氮和1300余吨的磷。6.在河套灌区或相似气候条件的地区使用湿地时应该注意植物生长节律和季节变化的因素,在不同的时期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物理功能。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应相互结合,相辅相成。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2;Q9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岗栓;张蕊;耿桂俊;任志宏;张沛琪;史吉刚;;河套灌区农业节水技术集成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1期

2 杜军;杨培岭;李云开;任树梅;王永忠;李仙岳;苏艳平;;不同灌期对农田氮素迁移及面源污染产生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3 傅建伟;杨彦明;曹建国;;内蒙古典型农田化肥氮素淋溶流失现状研究[J];中国农技推广;2010年10期

4 吴统贵;吴明;虞木奎;萧江华;;杭州湾滨海湿地芦苇生物量及N、P储量动态变化[J];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10期

5 叶志勇;郭克贞;赵淑银;徐冰;;河套灌区节水农业发展现状及其近期重点[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06期

6 李兴;李畅游;李卫平;史小红;代文婕;勾芒芒;;内蒙古乌梁素海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J];湖泊科学;2009年06期

7 袁飞;韩兴国;葛剑平;邬建国;;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10期

8 吕宪国;刘晓辉;;中国湿地研究进展——献给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建所50周年[J];地理科学;2008年03期

9 万晓红;李旭东;王雨春;陆瑾;赵茵茵;刘玲花;周怀东;;不同水生植物对湿地无机氮素去除效果的模拟[J];湖泊科学;2008年03期

10 刘桂霞;龚玉梅;韩建国;;草地空斑对种苗建植影响的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世坤;近50年来河套灌区作物生产水足迹时空演变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

2 张一丁;水田氮磷运移规律及排水净化再利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3 李文彪;内蒙古河套灌区小麦和玉米推荐施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贾红梅;河套地区湿地水质净化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2 刘辛瑶;河套地区湿地植物的生产能力及水体净化潜力[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刚;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对乌梁素海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4 李肖娜;河流输送和沉积物—水界面交换对东、黄海营养盐的贡献[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68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268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9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