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锌基电泵浦紫外激光器件研究
本文关键词:氧化锌基电泵浦紫外激光器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氧化锌 激光器 压电效应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等离子体激光器
【摘要】:氧化锌(ZnO)的禁带宽度为3.37 eV,具有较大的激子束缚能(60 meV)和优异的光电性能,被视为制造低阈值高效紫外激光器的理想候选材料。ZnO基电泵浦紫外激光器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性能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本论文主要针对当前ZnO基电泵浦激光器的不足展开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第一次实现了压电光电子学效应增强的ZnO电泵浦激光:半导体中的压电光电子学效应(piezophototronic effects)可以调控载流子输运、复合和分离,因而曾被用于改善光电器件,如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和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在四面体结构的半导体材料中,ZnO具有最大的压电系数,我们首次利用压电效应来改善电泵浦激光器的性能,实验上构建了p-GaN/MgO/ZnO nanowires结构,该结构在16.0 kPa压强作用下,激射阈值从48 V降低到20 V,50 V偏压下的发光效率增加到3.95倍,注入电流增加到1.25倍,输出功率增加到4.96倍。激光器性能的改善来源于注入电流的改善和发光效率的提高。该结果将ZnO的三个主要特点,包括大激子束缚能、大压电系数和容易形成纳米结构同时利用起来,可能为ZnO基激光器件的性能提升找到可行途径,也为压电效应找到新的应用领域。(2)第一次实现了电泵浦ZnO等离子激元模式激光:等离子体激光器利用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实现光限制、传输和放大,具有很强的电磁场限制性和高自发辐射耦合因子,对电磁场的强限制性使等离子体激光器可以实现更小的物理尺寸和更快的操作速度。其次,高自发辐射耦合因子有利于降低激射阈值。在紫外波段,光子频率接近表面等离子体频率,场限制效应最强,但此波段金属损耗也最强,阻碍受激发射的实现。针对此问题,研究人员提出在金属和半导体之间插入低损耗介质层形成的混合型表面等离子体结构,将电磁场限制在介质层内,在提供强电磁场限制的同时可以降低金属损耗。基于上述金属-绝缘层-半导体(MIS)混合型表面等离子体结构,我们制作了p-GaN/MgO/ZnO/MgO/Ag结构,在该结构中首次实现了超低阈值(9.1 A/cm~2)的紫外波段电泵浦等离子体激光器。该结构中,ZnO被用作增益介质以匹配Ag表面等离子体频率,另外ZnO大的激子束缚能也有利于等离子体激光器的实现。电磁场被限制在MgO介质层中传播,具有较高的自发辐射耦合因子,同时减少了金属中的欧姆损耗。上述结果促进了电泵浦等离子体激光器的发展,也为改善ZnO基紫外激光器性能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2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晓晨;全固体化紫外激光技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0年05期
2 金友;产生5W连续波深紫外激光的非线性晶体[J];光机电信息;2004年07期
3 俞君;曾智江;朱三根;龚海梅;;紫外激光在微细加工技术中的优势研究[J];红外;2008年06期
4 白帆;戴玉堂;徐刚;崔建磊;;基于157nm深紫外激光的蓝宝石基片微加工[J];激光技术;2010年05期
5 韩微微;杨松涛;高爱梅;;紫外激光在精细加工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1年03期
6 刘晨星;张大勇;;紫外激光与半导体相互作用研究进展综述[J];光电技术应用;2012年02期
7 张抚安;;紫外激光扫描描画装置[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4年10期
8 宗兰;;高能紫外激光[J];激光与红外;1972年09期
9 周寿桓;;0.3547μm 紫外激光产生[J];激光与红外;1985年10期
10 马树森,善新新,姚永邦,秦玉英,蔡连新,王广昌;石墨加氢气在紫外激光作用下碳氢化合物的产生[J];中国激光;198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峰;王志敏;张申金;彭钦军;崔大复;许祖彦;;高重复频率皮秒全固态177.3nm深紫外激光研究[A];第八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宗小军;陈继民;孙大庆;;水膜层辅助紫外激光切割铜箔片的实验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阳建华;陈继民;左铁钏;;高功率紫外激光精密切割[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胡建平;唐明;张问辉;段利华;胡江川;马平;许乔;;355nm紫外激光损伤阈值自动测量装置及实验[A];第十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邓涛;罗杰;谢峻林;韩庆荣;;紫外激光传输用光纤的研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6 梁少华;周翔;屠天民;邢志奇;楼祺洪;;紫外激光处理后涤纶织物结构和染色性能的研究[A];2003“中大洁润丝杯”全国中青年染整工作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7 陈继民;阳建华;张帅;左铁钏;;紫外激光微烧结金属粉制造微型金属零件的研究[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5年
8 阳建华;陈继民;张帅;;薄铜板的高功率紫外激光微切割[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文洪;蒋小华;郑志坚;江少恩;刘永刚;陈铭;李朝光;;紫外激光探针全息干涉系统[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10 阳建华;陈继民;张帅;;薄铜板的高功率紫外激光微切割[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齐芳;一块“玻璃”的自主创新之路[N];光明日报;2012年
2 记者 毛黎 常丽君;美造出67阿秒迄今最短极紫外激光脉冲[N];科技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喻思娈;我国为全球唯一实用化制造者[N];人民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赵亚辉;突破激光波长之“墙”[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s,
本文编号:1273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273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