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超导涂层导体中双轴织构缓冲层的制备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0 08:18

  本文关键词:高温超导涂层导体中双轴织构缓冲层的制备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涂层导体 双轴织构 氧化镁 磁控溅射 反溅射


【摘要】:高温超导涂层导体在电力能源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双轴织构缓冲层的制备是涂层导体的核心工艺之一,高质量、低成本的双轴织构缓冲层制备技术对于涂层导体的产业化和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使用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技术制备的氧化镁(MgO)缓冲层已经被国内外主要的涂层导体生产商所采用。但是由于大型离子源非常昂贵,IBAD系统的设备成本在涂层导体成本中占较高比例,是限制涂层导体产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论文中主要使用了磁控溅射这一常见而且设备成本较低的镀膜技术,利用反溅射效应,尝试制备具有双轴织构的MgO缓冲层,此外也开展了IBAD-MgO缓冲层的制备工作。本论文中,首先对磁控溅射过程中的反溅射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在磁控溅射沉积氧化物薄膜的过程中,薄膜会受到主要由O-负离子和O原子组成的高能量粒子的轰击,这一现象被称为反溅射效应。本研究中通过台阶仪测量MgO薄膜厚度的空间分布,确定了反溅射现象存在的区域,并基于高能量粒子束流密度服从高斯型分布的假设,根据膜厚分布估算了高能量粒子束的发散角度。然后,采用了晶振片膜厚仪原位测量和台阶仪离位测量两种方法,测量了MgO薄膜沉积速率随溅射气压变化的规律,由此分析了反溅射现象存在的条件及其对沉积速率的影响。并通过在(001)YSZ单晶基底上外延生长MgO薄膜,初步研究了反溅射效应对MgO薄膜生长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确定造成反溅射效应的高能量粒子束流所具有的粒子能量和准直性,与IBAD系统中的辅助离子束非常接近。基于这一发现,本论文中提出了可以利用高能量粒子束流制备双轴织构MgO薄膜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使用离子源,因此将其命名为能量粒子自辅助沉积(EPSAD)方法。接下来,本研究中利用EPSAD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MgO薄膜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这些样品的双轴织构进行表征,研究了膜厚、磁控靶倾斜角度、靶基距等参数对MgO薄膜织构的影响规律。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通过与IBAD技术和倾斜衬底沉积(ISD)技术的对比,探讨了EPSAD-MgO过程中双轴织构形成的机理。本论文中也开展了IBAD-MgO技术的研究工作,首先对本实验室原本用于IBAD-YSZ制备的IBAD系统进行改装,调试得到了适于IBAD-MgO缓冲层沉积的参数窗口,并制备出了具有良好双轴织构的MgO薄膜。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48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治华;;试谈缓冲层在胶合中的应用[J];光学工艺;1977年04期

2 吕晶;林永钟;林少颜;林丽梅;吴小春;赖发春;;缓冲层对银薄膜光电特性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沈珍瑶,李国鼎,李书绅;缓冲层热—湿—力耦合作用研究简介[J];地质科技情报;1997年02期

4 柏劲松;沈强;唐蜜;胡建波;罗国强;谭华;张联盟;;超高速发射中缓冲层材料对钽飞片速度影响的数值分析[J];高压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5 宋淑梅;宋玉厚;杨田林;贾绍辉;辛艳青;李延辉;;同质缓冲层对氧化铟锡薄膜特性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13年12期

6 杨辉;王振交;席曦;艾凡凡;乔琦;季静佳;李果华;;缓冲层ZnPc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特性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07年06期

7 欧阳q;王茺;杨杰;夏中高;薄锐;杨宇;;缓冲层厚度对Ge/Si多层膜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09年04期

8 雷鸣;李果;孙瑞萍;蒲明华;王文涛;武伟;张欣;张红;张勇;程翠华;赵勇;;一种新型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涂层导体用RE_2O_3(RE=Y,Sm,Eu,Dy,Yb)缓冲层[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08期

9 蔡增辉;刘志勇;鲁玉明;蔡传兵;;低成本电化学法制备RE_2Zr_2O_7缓冲层[J];无机材料学报;2012年11期

10 李占国;刘国军;李梅;尤明慧;熊敏;李林;张宝顺;王晓华;王勇;;缓冲层对InSb/GaAs薄膜质量的影响[J];发光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武;殷学松;邓龙江;;缓冲层对Au膜电阻率的影响[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阎有花;卢志超;周少雄;李正邦;;宽带隙缓冲层CuI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潘红星;王茺;熊飞;张学贵;杨杰;李天信;杨宇;;缓冲层生长温度对量子点生长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4 武娜;骆群;马昌期;;有机-无机复合薄膜作为电子缓冲层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5分会:有机光伏[C];2014年

5 王国松;张珊珊;甄营;董巧燕;姜宏伟;;Ta缓冲层对超薄NiCo薄膜微结构和磁电特性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6 金沈贤;钟智勇;任学恒;张怀武;;Fe_3O_4缓冲层对CoFe_2O_4薄膜磁性能的影响[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7年

7 刘亚光;孔令寅;李绍辉;刘海鸥;张雄福;邱介山;;ZnO层作为过渡缓冲层而诱导合成的稳定ZIF-8膜的高温气体渗透[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李占国;刘国军;尤明慧;熊敏;李梅;李林;;MBE生长中缓冲层对InSb/GaAs质量影响的研究[A];2007年先进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蔡志海;张平;谭俊;;硅基体BN_x注入缓冲层对c-BN薄膜生长和结合强度的影响[A];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论文集[C];2007年

10 周丽萍;季勇;季红;王艾玲;郑鹉;姜宏伟;;(Ni_(0.81)Fe_(0.19))_(66)Cr_(34)缓冲层对Ni_(74)Co_(26)薄膜各向异性磁电阻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包装箱用带缓冲层的复合纸垫板[N];中国包装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婧;溶液法对阳极界面修饰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王辉;缓冲层外延生长及其与超导层的相互影响机制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6年

3 高芳亮;大失配缓冲层技术外延生长In_(0.3)Ga_(0.7)As薄膜及其电池制备[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李晋平;大失配InGaAs异质结的MOCVD生长与材料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年

5 肖绍铸;高温超导涂层导体中双轴织构缓冲层的制备和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6 雷鸣;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涂层导体缓冲层长带[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张欣;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涂层导体缓冲层和超导层[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徐林华;缓冲层、包覆层对提高ZnO纳米薄膜紫外发射性能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9 张燕怡;高温超导涂层导体氧化物缓冲层的PVD法制备[D];清华大学;2013年

10 尹伊;铁电薄膜生长及器件制备工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涛;基于乳酸体系CSD快速制备GdBiO_3缓冲层的工艺及其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何志娟;功能化的纳米ZnO作为阴极缓冲层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5年

3 刘颖;化学水浴法制备铜锌锡硫太阳电池缓冲层及其性能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许文鹏;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阴极缓冲层的退火工艺优化和光学模拟[D];吉林大学;2016年

5 刘华艳;以SrTiO_3为缓冲层的超晶格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6 杨洁;LiF缓冲层对基于酞菁铜二极管电存储器的性能调控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7 夏树针;基于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特性的研究[D];聊城大学;2017年

8 张娟;低压高效的串联式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7年

9 陈艳丽;酞菁氯铝缓冲层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赵强;退火条件及同质缓冲层对生长ZnO薄膜特性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73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273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c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