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中红外吸收检测系统的熔融与结晶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中红外吸收检测系统的熔融与结晶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量子级联激光器 中红外透过光谱 共振吸收 定点加热 熔融 结晶 记忆效应
【摘要】:熔融和结晶作为工业制造过程中重要的热力学相转变,一直是材料科学的热门研究课题。随着研究体系的丰富和研究手段的发展,大量的理论和实验成果加深了对于相转变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科学以及工业加工等方面的难题。近年来商业化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出现,以其高亮度、宽调谐和窄线宽的特点,为这些难题的解决引入了新的视角。为了满足高分子材料加工中的中红外在线检测需求,研制了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的中红外吸收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可同时检测光、热、电三种信号,既可以追踪拉伸或者相转变过程中的构象变化,还能进行取向检测。时间分辨达到纳秒级别,远高于常规傅里叶红外光谱。同时,量子级联激光器光源波长基本覆盖了5.8-12 μm的中红外指纹区,使检测系统能够应用于大多数聚烯烃类高分子材料的构象和取向等结构变化检测。在中红外吸收检测系统的基础上发展了中红外共振吸收定点加热的方法学,并应用于二十烯的熔融再结晶行为研究。该方法学不仅可以对分子链上基团实现定点加热,还可以从泵浦光中获得结构变化信息。同时将熔融结晶过程的研究时间缩短至几十毫秒,远高于一般中红外光谱的时间分辨。泵浦的加热效果和二十烯的熔融行为与泵浦波数、泵浦时间和泵浦能量均相关。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还进一步研究了二十烯在熔融前的表面平滑现象。发现样品陈化时间、泵浦条件及样品起始温度均影响着泵浦探测实验中的表面平滑现象。除此之外,还对反式-1,4-聚异戊二烯热力学亚稳β相的记忆效应进行了研究,并以热力学稳定α相作为参考。实验结果表明亚稳β相反而拥有比稳定α相更强的记忆效应。β相反式-1,4-聚异戊二烯在100℃仍然表现出很强的记忆效应,也就是说记忆温度比对应的平衡熔点(78℃)高了 20℃。而对应的稳定α相反式-1,4-聚异戊二烯则在平衡熔点附近就失去熔体记忆。β相的记忆熔体还表现出更高的成核密度和更快的晶体生长速率。这些特殊的记忆现象与在之前介晶等规聚丙烯研究中观察到的现象类似,说明更高的记忆温度以及更快的结晶动力学可能是亚稳相记忆效应所共有的特征。亚稳β相记忆效应更强可能由于晶体和自由熔体的构象熵差值少,分子链松弛得更慢。除了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这种特殊的记忆效应还可以用来控制加工过程中不同晶型的空间位置,对于工业制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总之,这些实验结果弥补了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的中红外透过光谱在研究快速熔融再结晶行为方面的空白,也为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2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严,罗山;高效率量子级联激光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0年05期
2 李琦,王骐,尚铁梁;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发展及其应用[J];激光与红外;2001年02期
3 刘峰奇,王占国;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J];物理;2001年10期
4 李华,李爱珍;四阱耦合InGa As/InAl As/InP量子级联激光器材料的结构特性研究[J];稀有金属;2004年03期
5 王志军;;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发展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王玉然;;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J];电子技术;2009年09期
7 徐世录;;美国继续发展量子级联激光器[J];光电技术应用;2009年06期
8 汤媛媛;刘文清;阚瑞峰;张玉钧;张帅;许振宇;阮俊;;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高灵敏快速检测机动车尾气排放气体浓度[J];中国激光;2011年12期
9 ;波兰科学家研究成功制造量子级联激光器技术[J];机电工程技术;2012年04期
10 宋淑芳;邢伟荣;刘铭;;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原理及研究进展[J];激光与红外;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俊诚;;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及其应用[A];第八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曹俊诚;吕京涛;;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的蒙特卡洛模拟[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吕燕伍;;氮化物半导体中远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材料设计[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吕燕伍;Greg Sun;;氮化物半导体中远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材料设计[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5 刘峰奇;;应变补偿量子级联激光器(特邀)[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张权生;刘峰奇;王占国;郭长志;陈水莲;;量子级联激光器[A];第四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9年
7 曹俊诚;韩英军;;太赫兹半导体量子级联激光器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刘峰奇;刘俊岐;陈剑燕;王涛;王利军;梁平;胡颖;王占国;;高功率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研究[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锦川;刘峰奇;王利军;刘俊岐;王占国;;波长4.6μm高性能无冷工作的量子级联激光器[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海龙;龚谦;;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电极制备中的几个问题[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张强;利用量子级联激光器快速排查有害气体[N];科技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强;抢占量子级联激光器市场化制高点[N];科技日报;2007年
3 记者 王小龙;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功率达到1瓦特[N];科技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周清春;刘峰奇:科研不只是兴趣,更是责任[N];科技日报;2006年
5 本版编辑;自主创新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N];科技日报;2006年
6 刘海英;新型中红外激光二极管转换效率超50%[N];科技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常丽君;夜幕下,捕获“隐身”太阳能[N];科技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默;基于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的一氧化碳检测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彭琛;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全光调制的高速中红外调频光谱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3 周胜;痕量气体的高灵敏红外光谱检测技术[D];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7年
4 卢杰;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中红外吸收检测系统的熔融与结晶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5 高少文;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电子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6 吕京涛;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及其它半导体辐射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6年
7 李华;气态源分子束外延材料生长及特性和量子级联激光器材料生长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7年
8 王玲芳;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的气体光谱检测关键技术[D];重庆大学;2012年
9 谭松;应用于痕量气体检测的量子级联激光器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10 杨全魁;InGaAs/InAlAs量子级联激光器物理、材料及器件[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鸫达;InGaAs/InAlAs量子级联激光器的热特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2 刘绍斌;基于四能级的量子级联激光器等效电路模型及其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付丽;量子级联激光器驱动电源的设计和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卢俊;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结构设计与输运性质[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宝翠;电子横向运动对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性能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梅斌;量子级联激光器基础材料结构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8年
7 王丽丽;量子级联激光器电路模型分析及驱动电路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8 刘振;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气体传感器的电路设计[D];山东大学;2013年
9 李祥;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微量气体检测系统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刘平;基于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分子吸收光谱[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85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285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