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清河流域极端降水及防汛预警指标研究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清河流域极端降水及防汛预警指标研究
【摘要】: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降水事件频繁发生,我国城镇化建设更加剧了城市流域的极端天气和防汛压力。流域下垫面硬化导致降雨径流加大,产汇流进程加快,难以定量化预警,造成防汛响应不及时,城市运行保障亟待提高。针对流域防洪管理中的科学问题,分析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研究极端降水条件下暴雨、洪水、调度、洪涝等各特征值的变化和影响,最终建立流域降雨和洪水相关联的预警指标体系,制定响应行动与洪涝风险相适应的应急预案大纲。本文以位于北京市城市中心区北部的清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6~2014年降雨和洪水资料,分析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特性和变化趋势,确定清河流域极端降水阈值。在定量分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因子及汇水条件等基础上,对城市洪涝管理模型MIKE FLOOD进行参数化和历史洪水验证。应用验证后的模型,模拟流域洪水过程,通过防汛情景分析,量化流域各防汛情景下的暴雨、洪水和洪涝风险关键节点的关系,确定4级防汛预警级别、指标、可能面临的洪涝风险和应对措施,优化构建清河流域防汛预警指标体系和防汛应急响应预案。并以2016年"720"暴雨洪水进行应用分析,检验预警指标和响应预案在实际防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存在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清河流域日降水量70mm即可认为发生流域极端降雨事件。极端降雨在总量、强降雨量和日数上均呈下降趋势。汛期1日最大降雨量(Rx1d)、5日最大降雨量(Rx5d)和汛期降雨强度(SDⅡ)均在上游呈上升趋势,下游呈下降趋势,流域上游将比下游面临更严峻的极端降水事件。SDⅡ平均值11mm/d,即平均水平上,汛期每天都会有一场中雨量级降水。清河干流行洪能力强,敞泄时,日雨量70~130mm的极端降水不会带来洪涝灾害风险。(2)清河流域防汛预警指标体系包括雨量、水位、流量3个因子,当预报降雨或监测实况达到降雨阈值触发预警。预警分4级:蓝色预警:流域平均雨量70mm,清河闸水位达到汛期控制水位(37.7m)。清河闸段周边主要交通干线和低洼地区积水;黄色预警:流域平均雨量130mm,沈家坟闸流量达到限泄标准(316 m3/s)。除低洼路段有积水外,沈家坟闸段滩地过水,影响堤内行人和游客安全;橙色预警:流域平均雨量155mm,沈家坟闸流量达到蓄滞洪区启用标准(380 m3/s)。沈家坟蓄滞洪区蓄洪,须封闭蓄洪区域;红色预警:流域平均雨量180mm,清河闸达到设计洪水位,清河上游发生严重内涝。沈家坟闸流量达到二级限泄标准(450m3/s),可能启用沙子营蓄滞洪区。相应制定Ⅳ、Ⅲ、Ⅱ、Ⅰ级由低到高的4级防汛应急响应预案大纲,针对洪涝风险和社会影响,部署行政性和技术性两类抢险救灾。经实测洪水分析验证,参数化的MIKE FLOOD模型与清河降雨产汇流拟合较好,可用于清河流域暴雨洪水的模拟分析。本研究得到的预警指标体系和响应预案大纲可有效避免响应过于前置,把握预警关键时机,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为"河长制"的深化实施打下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426.616;TV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建平;冉津江;季明霞;;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洪涝灾害的初步分析[J];气象学报;2014年06期
2 翟建青;占明锦;苏布达;姜彤;;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有关淡水资源相关结论的解读[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年04期
3 林建;杨贵名;;近30年中国暴雨时空特征分析[J];气象;2014年07期
4 胡晓明;王国复;黄菲;;不同站网对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监测的影响[J];气象科技;2014年03期
5 柯丹;管兆勇;;华中地区夏季区域性极端日降水事件变化特征及环流异常[J];气象学报;2014年03期
6 吴天蛟;杨汉波;李哲;吕华芳;杨大文;;基于MIKE11的三峡库区洪水演进模拟[J];水力发电学报;2014年02期
7 唐娟;万定生;程习锋;;一种极端降水预测方法研究[J];信息技术;2014年04期
8 蒋书伟;武永新;;基于MIKE 11与HEC-RAS的南渡江防洪能力对比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年02期
9 尤焕苓;刘伟东;任国玉;;1981~2010年北京地区极端降水变化特征[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4年01期
10 王刚;严登华;张冬冬;刘少华;;海河流域1961年-2010年极端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琼;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万仕全;中国降水与温度极值的时空分布规律模拟[D];兰州大学;2010年
3 王磊;基于模型的城市排水管网积水灾害评价与防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4 邓北胜;极端气候事件研究规律[D];兰州大学;2010年
5 侯威;极端事件检测、评价方法及中国近40年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刘海文;华北汛期降水的多尺度变化及其大尺度降水条件的演变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9年
7 张静;水库防洪分类预报调度方式研究及风险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陈鸿起;水安全及防汛减灾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小莹;我国极端降水时空特征及风险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忠训;全球变暖下重庆主城区极端天气气候与灾害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李娜;基于SOBEK的河网结构—调蓄能力—洪涝灾害情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91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291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