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无机、金属有机骨架结构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型无机、金属有机骨架结构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稀土发光 复合结构 金属有机骨架 上转换发光 光化学传感 药物缓释
【摘要】:稀土掺杂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利用近红外光作为激发光源,其荧光发射可位于可见光区或紫外光区,这一特点使其与传统的荧光材料相比,可有效避免生物检测中紫外激发导致的“自荧光”干扰,与此同时,近红外激发光处于生物组织的“光学窗口”,在生物组织内具有穿透能力强、光损伤小等特点,因而上转换发光材料非常适合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然而由于上转换发光过程是一个多光子吸收过程,其较低的发光效率限制了其在生物成像、光动力学治疗等方面的普及,如何进一步提高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发光强度,拓展其应用范围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以上情况,本论文分别制备了新型无机、金属有机骨架结构的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并系统研究了他们的发光性能,同时开展了对具有“团簇”结构的稀土配合物高效发光材料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贵金属银对内核-隔离层-外壳(Core-Spacer-Shell)复合结构上转换体系的荧光增强作用及其机理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我们构建了一种复合结构的上转换纳米粒子,首先以镱铒共掺的氟钆钠作为上转换发光内核(Core),然后在此基础上包覆厚度约为2 nm的基质材料氟钆钠作为隔离层(Spacer),最后包覆厚度约为1.5 nm且具有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作用的银外壳(Shell),获得了纳米尺寸的内核-隔离层-外壳(Core-Spacer-Shell)复合结构上转换发光体系。发现通过引入适当厚度的隔离层,可有效控制贵金属银外壳到内核发光中心之间的距离,实现了银外壳结构对该上转换体系的荧光增强作用:与初始上转换纳米粒子(Core)相比,具有同质包覆和贵金属“协同作用”的复合结构的上转换纳米粒子荧光发射强度增加了约12倍。2、上转换发光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通过一步合成法制备了具有铒离子特征上转换发光性质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p-MOF-Y1-x/Erx)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发现在铒离子掺杂浓度为6%时(x=6%),该材料具有最大的上转换发光强度,此后随着铒离子浓度递增,浓度猝灭效应导致荧光强度大幅衰减。通过对其发光性质的研究,推测其上转换发光机理为激发态吸收模式,结合荧光强度随激发功率变化关系,得出该上转换发光来自两光子过程。此外也初步验证了该上转换MOF多孔材料在药物固载及缓释方面的作用。3、“团簇”结构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化学传感通过提高反应温度,制备了一种具有“团簇”结构的稀土铕配位聚合物发光材料,与先前报道具有相同组成的La(1,3,5-BTC)·6H2O(CCDC:290771)材料相比,其发光强度提高了近10倍,该材料可在一系列金属离子中特异性识别三价铁离子;在一系列有机小分子中特异性识别丙酮分子;且该材料对多种硝基爆炸物有不同程度的荧光猝灭响应,因此该材料具备“多功能”的传感性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482.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娟,孙聆东,许京军,张光寅;用转移函数方法研究铒离子上转换发光与抽运功率的关系[J];物理学报;2001年01期
2 杨建虎,戴世勋,姜中宏;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及研究进展[J];物理学进展;2003年03期
3 裴晓将,侯延冰,徐征,赵谡玲,滕枫;水热法合成稀土氟化物材料YLiF_4:Er,Tm,Yb的上转换发光特性[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06期
4 郭海;乔艳敏;;稀土纳米上转换发光材料研究进展[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5 祝林锋;林健;孙真荣;李玉琼;李东卫;;掺铒TeO_2-Nb_2O_5-ZnO系统玻璃的上转换发光性能[J];功能材料;2008年10期
6 花景田;陈宝玖;孙佳石;程丽红;仲海洋;;稀土掺杂材料的上转换发光[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10年04期
7 张晓君;;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研究进展[J];科技资讯;2011年27期
8 赵谡玲,侯延冰,孙力;一种掺铒离子化合物的上转换发光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9 于放达;陈欢;赵丹;秦冠仕;秦伟平;;利用核壳结构实现纳米颗粒的多色上转换发光[J];发光学报;2014年02期
10 臧竞存,刘燕行,方方;钨酸钕单晶光谱及其上转换发光[J];中国稀土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莉;关彩虹;于孟斌;金亮;陈高云;;上转换发光技术在生化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C];2011年
2 陈大钦;王元生;余运龙;刘锋;黄萍;;钕掺杂的纳米结构玻璃陶瓷的红外激发紫外上转换发光[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冷雪松;徐玉恒;;三掺Nd:Yb:Ho:LiNbO_3中的能量上转焕发光[A];第十六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03激光和非线性光学晶体[C];2012年
4 刘熠;刘倩;冯玮;李富友;;上转换发光生物成像技术及应用研究[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邹先梅;刘熠;朱幸俊;姚立明;冯玮;李富友;;808nm激发的上转换发光纳米复合探针用于次氯酸的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4年
6 赵谡玲;侯延冰;徐叙tb;;不同基质材料中铒离子的上转换发光特性[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7 潘秀红;;悬浮技术制备稀土掺杂钛酸盐玻璃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能[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伟;李娇;涂银勋;高当丽;田宇;郑海荣;;水热合成六方相NaYbF4:Pr3+晶体上转换发光特性研究[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朱幸俊;李富友;;多功能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复合结构用于小动物多模式成像[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10 董浩;王也夫;李洋;张超;孙聆东;严纯华;;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的调控及其光敏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6分会: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恩海;Yb~(3+)/Mn~(2+)共掺杂钙钛矿氟化物ABF_3可调宽带上转换发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巩思宇;单晶钛酸铅纳米纤维的稀土掺杂、复合及其光学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商晓颖;飞秒光与连续光激发的掺Er~(3+)纳米材料上转换机制与操控[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崔越;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NaREF_4制备、优化及应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丁莎;Mn~(2+)掺杂钙钛矿三氟化物结构调控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宗玲博;钇氧化物基质材料的微结构调控及其对发光性能的增强效应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7 张馨丹;新型无机、金属有机骨架结构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年
8 李艾华;飞秒激光激发稀土掺杂铌酸锂单晶的上转换发光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祝汉成;高亮度、高热稳定性及抗辐射稀土掺杂铝酸盐粉体上转换发光及其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郑克志;稀土掺杂微纳材料中高阶多光子上转换发光及其电子布居过程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佳燕;光子晶体及金属银纳米颗粒增强稀土掺杂NaYF_4纳米颗粒上转换发光性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雪娥;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晶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赵红伟;含氧酸盐基质光转换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4 翟梓会;试验优化设计稀土离子掺杂钼酸盐荧光粉发光性质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关莹;镱离子Yb~(3+)掺杂钒/钼酸盐的合成和发光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王欣;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用于近红外光激发的光动力治疗联合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陶冶;销镱铥掺杂12CaO·7Al_2O_3的制备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廖艳平;铒镱锂掺杂AZO陶瓷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潘云星;稀土掺杂Ba_(0.8)Sr_(0.2)TiO_3陶瓷的制备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徐艳玲;稀土离子(Yb~(3+),Tm~(3+),Er~(3+))共掺杂YAG单晶光纤上转换发光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95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295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