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网络结构与同步及同步控制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7 07:33

  本文关键词:大规模网络结构与同步及同步控制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复杂网络 同步 群落 牵引控制 传播


【摘要】:计算机和Internet的快速发展使得研究大规模网络成为可能,社交网络、金融网络、脑网络等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网络科学的研究。研究发现各种不同背景的网络结构特征相似,并且这些网络上拥有一些相似的动力学行为,其中网络同步是动力学研究的热点。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同步现象,需要加强或者抑制网络中的同步行为,即对同步行为进行控制。而同步和同步控制都与网络结构密不可分,因此大规模网络结构与同步及同步控制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分析了群落结构可调的网络中信息传递能力。通过构造了群落结构可调的无标度网络,研究了群落结构对网络信息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群落结构的增强,网络整体的信息传递能力会下降。当所有节点的信息承载能力相同时,为了提高网络信息承载能力,信息传递过程中应该优先传递给度小的邻域节点。2、分析了度度相关性对同步过程的影响。通过分离变量法保证网络度分布不变,仅改变网络度度相关性,研究了BA无标度网络(幂率度分布)和ER随机网络(泊松度分布)中度度相关性对同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配无标度网络(度度相关性为正)中,同步过程通过小的同步簇融合实现;在异配无标度网络(度度相关性为负)中,同步过程通过一个大的同步簇增长实现。在ER网络中,度度相关性对同步过程基本没有影响。3、同步过程反向应用于群落结构的检测。提出一个新的同步模型,该模型能够抑制全局同步行为,仅保留局域同步行为,并且局域同步能够自动锁定。结果表明:群落内的节点在新的同步模型中能够达到锁定的一致相位状态,而不同群落内的节点相位差异较大,群落能够自动涌现。与传统的基于模块度的方法相比,本方法划分的群落具有更加合理的网络规模,并且群落节点也更加紧凑合理。4、通过牵引部分节点方式控制同步过程,并对同步控制的最优控制节点进行研究。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计算不同节点在控制过程中的重要性,大幅度提高了网络同步控制能力。结果表明:在网络效率受限的情况下,一部分度小的点应该作为控制节点,而一些度大的点反而不应作为控制节点。在选择控制节点过程中,增加控制节点的稀疏性能够提高网络的综合控制能力。据此设计启发式快速算法,选择的受控节点与传统基于度、介数等方法相比,网络的控制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网络结构对同步的影响,为控制网络同步行为提供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15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善强,吴立东,桂耀林,郭仲琛,何子灿,徐立铭;黄连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同步控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2年01期

2 谢林柏;周志刚;张正道;;输入受限的混沌系统同步控制[J];物理学报;2013年18期

3 管力明;林剑;;无轴单张纸输纸机的同步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年05期

4 李银;;一类金融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年03期

5 蒋近;戴瑜兴;郜克存;彭思齐;;多线切割机的速度同步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1年02期

6 安学立;;遮光法闪光照相实验同步控制的改进[J];物理通报;2002年09期

7 单梁;李军;王执铨;;一种新的分段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J];物理学报;2006年08期

8 王淑英;常迎香;李险峰;张建刚;;一个三维自治混沌系统及其同步控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8年03期

9 刘永建;张秋明;张康明;王泽晖;;一类新型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刘自鑫;吕恕;钟守铭;;混沌时滞随机神经网络同步控制[J];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兴成;郑继明;杨春德;;连续混沌系统的混合同步控制[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05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2 刘俊利;乌建中;陈雨;;不均衡系统同步控制误差特性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王发强;刘崇新;;不同阶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控制[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蒲兴成;吴慧莲;郑继明;;统一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控制[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朱向阳;刘永岭;张尧;宋强;;谈棒材生产中冷床同步控制的改进[A];2007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安维胜;田怀文;杨苗;;水压双缸同步控制的仿真研究[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安维胜;田怀文;杨苗;;水压双缸同步控制的仿真研究[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8 张高峰;王军;刘晓平;;基于图形信息的声音同步控制设计与实现[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李青芮;陶文华;孙娜;吴旭祥;;一种新的自适应混沌同步控制[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方洁;崔光照;;基于自适应方法的混沌同步控制设计与仿真研究[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张克 通讯员 李伶俐;计算机同步控制提高施工效率[N];科技日报;2013年

2 盖爽;整提同步控制核心技术国内领先[N];建筑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明洋;大规模网络结构与同步及同步控制的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何芳;网络控制系统同步控制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朱子奇;混沌保密通信中同步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梅蓉;时滞不确定混沌系统同步控制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朱东方;欠驱动Lagrange系统的同步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孙克辉;混沌同步控制理论及其在信息加密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蒲兴成;混沌同步控制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8 王磊;复杂动态网络系统的同步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顾葆华;混沌系统的几种同步控制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10 胡成;复杂动力网络系统的同步控制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庆庆;恒LE谱混沌系统的同步及实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胡文超;双电机雨刮控制器的控制算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3 范思岩;折臂式随车起重机回转系统同步控制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4 陈璐露;基于TMS320F2812的纺织印染中心卷绕功能自适应同步控制的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6年

5 许X 坤;基于随机理论的电力复杂网络同步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6 倪青亮;双机激振系统的模态分析与同步控制[D];东北大学;2014年

7 徐迎辉;基于自抗扰的三电机同步控制平台研制[D];江苏大学;2016年

8 马艳秀;一类混沌系统同步控制与镇定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9 谷林;光刻机工件台与掩模台同步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刘威;多电机同步控制技术在卷接机组中的应用与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99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299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e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