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有机共轭小分子的超快光学非线性及光物理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功能有机共轭小分子的超快光学非线性及光物理机制研究 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有机共轭材料 瞬态吸收谱 能量转移过程 系间窜越过程 非线性吸收
【摘要】:有机共轭分子因具有成本低廉、结构多变、非线性极化率大和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在全光开关、光限幅、双光子荧光成像、光学信息存储、光学微加工及光动力疗法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机共轭材料的宏观非线性光学性质依赖于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激发态的非线性极化。通过研究不同结构的有机共轭分子在飞秒脉冲激发下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及激发态动力学响应,一方面可以加深人们对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为今后开发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支持。本论文针对有机阳离子、卤族阴离子效应、主要非线性基团在前线分子轨道的占有比率、外围功能团及分子内部的能量转移过程,利用Z扫描技术和时间分辨的泵浦探测技术对多种功能有机共轭小分子的超快非线性吸收及光物理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解析出物质内在的结构-性能的关系,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下面几个部分:利用Z扫描方法、光限幅实验及瞬态吸收谱从卤族阴离子和有机阳离子基团两种组分要素对有机共轭嗪类材料的超快非线性响应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嗪类材料的超快非线性吸收主要与分子结构中的有机阳离子基团有关,而卤族阴离子对非线性吸收贡献较少;结合飞秒瞬态吸收谱,通过建立简化的三能级光物理模型,确定了四种材料的单重激发态吸收截面和单重激发态寿命。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多波段Z扫描实验和飞秒脉冲下的简并泵浦探测及瞬态吸收谱实验对含芘基同分异构体的宽波段非线性光学响应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出各个组分在前线分子轨道中的占有比率,发现在同分异构体中芘基在前线分子轨道的占有率越高,非线性光学响应也越强;结合Z扫描及瞬态吸收谱实验分析了同分异构体的宽波段非线性吸收机制,通过对不同能量下Z扫描曲线的数值拟合提取出不同波长的光吸收参数。利用飞秒瞬态吸收谱对不同外围功能团的芘类及查尔酮衍生物的激发态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简单的给体改变,可实现两个查尔酮分子在整个可见光区域激发态光谱的反转,依据量子化学理论并结合光动力学响应曲线,建立了光物理模型并分别提取出了两个查尔酮分子的光物理参数;发现外围功能团可在皮秒量级(从几百皮秒变化到几皮秒)调控芘类衍生物的单重激发态寿命,通过量子化学理论分析了单重激发态的寿命与分子能隙的关联性。利用皮秒和飞秒的Z扫描研究含镍金属的卟啉-酞菁键合物在不同脉宽下的非线性光学响应,通过飞秒的简并泵浦探测技术研究这类材料的超快光动力学特性,发现能量转移过程发生的时间尺度在几百个飞秒,是导致卟啉-酞菁键合物从反饱和吸收(飞秒条件下)到饱和吸收(皮秒条件下)的主要原因,根据能量转移模型及速率方程提取出卟啉-酞菁键合物的光物理参数。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4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传祥;宋瑛林;;含相位物体的光学非线性测量技术研究进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6期
2 杨宝钧;;光学非线性中的半导体微晶材料[J];发光快报;1989年05期
3 友清;;光学非线性有机聚合物[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0年10期
4 周丽英;;聚联乙炔的光学非线性[J];发光快报;1990年04期
5 章立民;有机物中的全光学非线性[J];物理;1991年10期
6 王取泉,赵同云,熊贵光,周正国,田德诚;复合金属颗粒膜光学非线性增强因子的分析与计算[J];量子电子学报;1998年06期
7 王兴乐,陈书潮,周海光;三阶光学非线性声光布喇格衍射[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8 徐铁军,张程祥;具有分形结构掺入物的二维复合材料三阶光学非线性性质的计算[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年03期
9 谢秉川;温度对具有形状分布的金属/陶瓷薄膜光学非线性性质的影响[J];量子电子学报;2005年02期
10 易明芳;王沛;王小蕾;温晓镭;鲁拥华;;微纳结构增强的三阶光学非线性及其全光调控研究进展[J];量子电子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柏峰;张程祥;田德诚;;各向异性半导体掺杂复合材料的光学非线性增强特性的理论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叶明新;姬利永;张艳武;刘丽英;徐雷;王文澄;;席夫碱类有机分子的合成和二阶光学非线性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云祥;宋瑛林;杨俊义;王金勇;赵永贵;翁天满;;C_(70)在皮秒时域的三阶光学非线性研究[A];2007年先进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邓燕;王沛;焦小瑾;明海;;表面等离子体增强的光学非线性研究[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张丙芳;张学如;李茫雪;白士刚;刘勇;;含光学非线性介质薄膜对表面等离子波的影响[A];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雪华;;准相位匹配微结构中光学非线性频率转换的准确解-格林函数方法[A];第八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7 佘卫龙;;光折变空间孤子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佘卫龙;;光折变空间孤子的研究(特邀)[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曹鹏飞;杨昆;;ps/ns脉冲序列作用下热致光学非线性的动力学理论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B 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专题)[C];2006年
10 李芳琴;杨峰;宗楠;杨晶;彭钦军;崔大复;许祖彦;;Z-扫描技术的理论及KBBF晶体三阶光学非线性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应;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诱导的金纳米结构的三阶光学非线性增强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方宇;氮化镓晶体的光学非线性及光生载流子动力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肖政国;功能有机共轭小分子的超快光学非线性及光物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刘秀;光激励下有机分子重新取向诱导的液晶三阶光学非线性的动力学过程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杨俊义;基于相位物体若干光学非线性测量技术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欧阳秋云;静电自组装薄膜光学非线性测量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韩亚萍;金属银、铜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光学非线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钱鹰;有机多极分子和偶极分子的光学非线性[D];东南大学;2005年
9 李常伟;硒化锌及芴类衍生物的双光子光学非线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陈聪;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的电学及光学非线性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巍巍;高灵敏度光学非线性动力学测量技术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贾纪平;反射Z-扫描方法测量半导体InN的光学非线性[D];苏州大学;2015年
3 何雪梅;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的光学非线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4 史敏;表面三阶光学非线性测量技术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5 彭显楚;Z-扫描表征技术与分散黄-7薄膜的光学非线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储祥勇;新型有机材料光学非线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孙恩伟;掺铪铌酸锂晶体的光学非线性吸收与折射特性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蔡琦婧;反射4f相位相干成像法测量材料表面光学非线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杨永兴;Z扫描方法测量硫系玻璃三阶光学非线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刘宓;基于Z-扫描技术的半导体纳米粒子三阶光学非线性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15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31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