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6 10:11

  本文关键词: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研究 出处:《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杉木 有机质 稳定机制 热解气相质谱 ~(13)C稳定同位素 磷脂脂肪酸


【摘要】:近年来,CO2浓度倍增引起的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热点,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汇载体,其碳储量超过了大气和植被碳的总量,土壤碳库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大气CO2浓度的巨大波动。因此,保持土壤碳库的稳定性对于缓解全球变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机制包括土壤生物化学稳定(Biochemical recalcitrance)机制、土壤矿物的吸附固定机制(Mineral-proected SOM)及土壤团聚体的物理保护机制(Physical protection by aggregates),但在不同质地或不同矿物特征的土壤中,这三个作用机制在土壤有机碳形成和稳定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同。由于影响土壤有机碳输入及其周转速率的因素十分复杂,目前对于不同气候区域、不同成土母质、不同质地土壤有机碳的内在稳定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特别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由于整地、施肥、间伐和采伐等频繁的人为干扰,使得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的研究更加困难,因此如何揭示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成为当前科学界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速生树种,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等优点,被广泛地栽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目前杉木栽植面积接近12×104hm2,占全国人工林面积的30%以上,杉木人工林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因此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人类对木材的强烈需求和人工林的碳固定成为矛盾,如何从中寻求一个平衡点,既能满足木材的需求又能最大程度的增加人工林固碳能力成为研究的热点。虽然国内许多学者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进行了不少研究,但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形成及稳定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不同母岩和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土壤稳定有机碳的形成研究鲜见报道,特别是有关土壤矿物的吸附固定和土壤团聚体的物理保护机制极少涉及。截至目前,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维持杉木林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有鉴于此,以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粉砂岩和花岗岩发育土壤条件下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借助13C稳定性同位素和热解质谱等技术手段,分别从土壤有机碳的生物化学稳定机制、土壤团聚体的物理保护机制和土壤矿物的吸附固定机制三方面入手,开展不同母岩和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研究,比较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土壤稳定性有机碳的差异,分析土壤有机碳生物化学质量与土壤碳氮含量及活性有机质的相互关系,分析不同母岩土壤典型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数量和结构特征,探讨杉木人工林土壤不同矿物类型对有机碳的稳定吸附机制;通过模拟外源有机质输入研究其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分析不同土壤团聚体对外源新碳的固定、重新分配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探讨杉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对稳定有机碳的物理保护机制。基于以上三方面的研究,最终揭示不同母岩和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内在稳定机制,为制定合理的杉木人工林经营措施和发挥其土壤固碳潜力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土壤生物化学稳定系数分别为18.63-32.11%和31.99-40.39%,表明杉木人工林土壤18%以上有机碳具有生物化学稳定性。不稳定碳库、顽固碳库与土壤总碳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碳氮储量与不稳定碳的比例呈负相关,与不稳定碳大小和RIc显著正相关,表明了土壤有机质的质量影响了有机碳的形成过程。(2)有机质组成具有明显的密度组分之间的变化,随着土壤颗粒密度的增加,多糖、芳香性化合物、木质素含量显著下降,而含氮化合物显著上升。1.90非闭蓄态,1.90闭蓄态,1.90-2.20,2.20-2.40 g cm-3这4个组分13C相对于全土来说更小,表明来源更新,在化学组成上更不稳定;三个最重的密度组分中矿物吸附的有机物质以含氮化合物为主,且这三个重组组分富集13C,表明重组组分倾向于吸附分解程度较高的有机质,这确保了重组有机质不仅受到矿物的强大吸附,在自身性质上更为稳定。(3)从有机碳在重组组分的分布来看,杉木人工林红壤中约有41~49%的有机碳受到土壤矿物的吸附;46%~64%氮分布在矿物保护组分中。尽管两种土壤有机碳受到土壤矿物保护的数量相似,两种土壤中不同的矿物类型所起的保护作用不同。弱结晶硅铝酸盐矿物对南方杉木红壤的保护作用最小,花岗岩发育土壤在密度2.2-2.5gcm-3的含碳量和含氮量比例最高,表明层状硅酸盐矿物对花岗岩发育土壤的有机质有稳定作用,然而在粉砂岩发育土壤中,原生矿物对总碳的吸附比例在18~33%,总氮的吸附比例为26~41%,显然原生矿物对有机质的稳定作用高于层状硅酸盐矿物。(4)两种土壤2000μm团聚体比例均大幅度提高,250-2000μm,53-250 μm和53 μm组分比例下降,两个土壤平均重量直径显著增加,表明了经过培养小粒径的团聚体转化成大团聚体的趋势。粉砂岩发育土壤添加凋落物处理第7天(d)大团聚体比例显著高于对照,花岗岩发育土壤粉粘粒比例显著低于对照,对照处理培养30 d后不同团聚体组分比例与凋落物处理无差异,表明土壤自身具有恢复团聚结构的能力,但外源有机质的输入促进了这一过程。(5)团聚体内的δ13C测定证实培养第7 d两种土壤250-2000 μm大团聚体分别有16%和28%外源碳输入,显著增加250-2000 μm大团聚体的总碳含量,凋落物源有机碳的富集促进了 250-2000 μm粒径组分总碳的增加。花岗岩发育土壤粉粘粒总碳在培养第1d就有明显的增加,粉粘粒中凋落物源碳通过凋落物分解产生的可溶性有机质的形式吸收。(6)添加外源碳显著促进了全土和团聚体真菌的生物量,抑制了革兰氏阳性菌和细菌的相对含量,提高了真菌:细菌比。粉砂岩发育土壤添加凋落物处理优势磷脂脂肪酸为不饱和脂肪酸18:2 ω6c,18:1 ω9c和17:1 ω7c,这些脂肪酸用于表征真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未添加凋落物处理则以表征革兰氏阳性菌的支链饱和脂肪酸为优势脂肪酸,PCA分析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土壤添加凋落物处理具有更高的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丰度,对照处理优势磷脂脂肪酸为表征革兰氏阳性菌和放线菌的饱和脂肪酸,表明了添加凋落物促进了真菌的生长,提高了革兰氏阴性菌在团聚体的分布。PCA结果显示,粉砂岩发育土壤2000 μm大团聚上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和放线菌,53-250 μm微团聚体上主要微生物类型为革兰氏阳性菌,分布的脂肪酸类型为支链不饱和脂肪酸,53 μm粉粘粒组分上主要分布革兰氏阴性菌。花岗岩发育土壤条件下,不同团聚体磷脂脂肪酸构成变异较大。综上所述,三个稳定机制均在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稳定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杉木人工林土壤至少有18%的有机质因自身生物化学稳定而具有抵抗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同时三个不同生物化学稳定性组分碳与总碳呈显著相关性,生物化学稳定系数也与碳储量呈正相关,表明生物化学稳定机制在维持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固定发挥着重要作用;41~49%的碳受到土壤矿物的吸附固定,不同土壤矿物类型对有机碳的吸附固定作用不同,受到土壤类型的影响,在杉木人工林土壤中,原生矿物和层状硅酸盐矿物对有机碳稳定起主要作用,不同的矿物类型对有机质的吸附具有选择性,原生和层状硅酸盐矿物倾向于选择吸附较稳定的有机质(较高的δ13C和稳定的有机质组成),而游离态轻组有机质更多的为不稳态的有机碳,也就是说矿物结合的有机碳不仅自身稳定,而且还受到矿物的吸附固定;杉木人工林土壤本身具有恢复团聚体结构的功能,外源有机质的输入加快团聚体的形成,团聚体的形成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为有机碳提供了物理保护作用:一方面大团聚体的形成为游离态的外源有机质提供了物理的包裹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外源有机质分解释放的可溶性态有机碳被土壤颗粒(粉粘粒)吸附形成稳定的有机-矿物微团聚体组分,该组分在大团聚体形成过程中转移到其内部,进一步受到大团聚体的物理保护,这与前人对有机碳的团聚体物理保护模型相符合。凋落物的添加促进了真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大团聚体(2000μm和250-2000μm)主要分布革兰氏阴性菌和放线菌,大团聚体的生境条件促进真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生长,真菌及其菌丝的生长有利于团聚体的稳定。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7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光水,杨玉盛,钱伟,高人,牛志鹏,韩永刚,张有利;格氏栲和杉木人工林地下碳分配[J];生态学报;2005年11期

2 王艳霞;陈灿;范海兰;宋萍;;杉木人工林生长过程威布尔模型的模拟[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 黄贤松;吴承祯;洪伟;洪滔;王艳霞;;杉木人工林碳收获预估技术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02期

4 杨玉盛,邱仁辉,俞新妥;影响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因素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1998年01期

5 廖利平,赵士洞;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管理:思想与实践[J];资源科学;1999年04期

6 邱仁辉,杨玉盛,彭加才,陈光水,俞新妥,李振问;杉木人工林与米储次生促进林生产力和土壤肥力比较[J];山地学报;2001年01期

7 陈龙池,汪思龙,陈楚莹;杉木人工林衰退机理探讨[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10期

8 杨明;汪思龙;张伟东;王清奎;;杉木人工林生物量与养分积累动态[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7期

9 赵吉录,陈楚莹;杉木人工林叶绿素含量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1985年04期

10 张培从;赵体顺;史作宪;李占安;张延岭;;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J];河南科技;198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龙池;孔垂华;徐效华;王朋;汪思龙;;杉木人工林化感作用研究[A];中国第四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煜;胡小飞;陈伏生;王方超;丁彰琦;;施肥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和植物氮磷养分动态的影响[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分会场: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C];2013年

3 袁一丁;杨玉盛;陈光水;林如强;凌华;;杉木人工林细根寿命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杨健;蔡磊;王六平;;贵州省马尾松、杉木人工林潜在植被类型和目标树种确定技术[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凌华;袁一丁;杨智杰;陈光水;高人;杨玉盛;;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细根寿命特征[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6 尹云锋;杨玉盛;高人;郭剑芬;马红亮;;黑碳在杉木人工林土壤不同组分中的分配规律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向升华;高人;马红亮;刘乐中;;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土壤无机氮比较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垠;跨越2900公里的守望[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付尧;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碳储量定量估测[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谢昕云;杉木人工林生产力与碳氮动态特点[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3 张芸;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

4 车少辉;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模拟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5 俞元春;杉木林土壤肥力变化和长期生产力维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1999年

6 相聪伟;杉木人工林生长及材种结构规律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闭海秀;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杉木人工林生长过程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2 蔡乾坤;长期施用氮肥对杉木人工林土壤C、N、P的影响[D];南昌工程学院;2015年

3 宋放;将乐林场杉木人工林空间结构及其优化模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4 汪晶;杉木人工林多功能经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5 邓飘云;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形态特征及土壤供磷机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6 郝博;基于CENTURY模型的杉木人工林的生产力模拟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7 赵月;施N肥对会同杉木人工林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8 张浩;施加氮肥与去除灌草措施对杉木人工林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南昌工程学院;2017年

9 崔莎莎;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林冠近上空的太阳辐射平衡及环境能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10 孙冬婧;间伐和套种阔叶树对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及地力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6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336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d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