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阿拉腾敖包地区元古代变质岩特征

发布时间:2016-12-12 17:43

  本文关键词:阿拉善地块北部二叠纪花岗岩类成因及地质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年

内蒙古阿拉善阿拉腾敖包地区元古代变质岩特征

肖胶  

【摘要】:本文主要对位于华北板块西北缘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一带元古代变质岩石进行研究。区内变质相主要是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为主,根据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可以判断该地区大部分岩石的变质环境为中温低压变质,变质作用类型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部分为动力变质作用。变质深成岩分为毕级尔台片麻岩和大布苏山片麻岩,主要类型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二云斜长片麻岩等,原岩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等。岩石的区域变质作用温度约700-800℃,压力0.20GPa。形成于板块碰撞前-同碰撞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变质表壳岩分为哈乌拉岩组、德尔和通特岩组和祖宗毛道岩组,岩石类型主要有二云石英片岩,二云二长片麻岩、斜长变粒岩和大理岩等,原岩为沉积-火山岩系,变质温度在450-600℃之间,压力约0.6GPa。研究区元古代变质作用可能与发生在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华北板块北部的陆缘裂陷盆地闭合有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588.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康绪,阎国翰,牟保磊,许保良,童英,陈廷礼,蔡剑辉,张仁祜,储著银,裘冀;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Rb-S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吴春明;肖玲玲;倪善芹;;泥质变质岩系主要的矿物温度计与压力计[J];地学前缘;2007年01期

3 吴泰然,何国琦,张臣;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古生代构造演化[J];地质学报;199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有宽;内蒙古西部阿拉腾敖包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岩及变质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卿芸;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区变质基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李维念;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地区前寒武纪变质表壳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李倩;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敖包一带前寒武纪变质深成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康绪,阎国翰,牟保磊,蔡剑辉,童英,李凤棠,赵凤三,古丽冰,杨斌,储著银;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和Nd、Sr、Pb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J];地学前缘;2005年02期

2 胡娟;刘晓春;曲玮;;桐柏北部宽坪群变泥质岩的变质作用研究[J];地学前缘;2010年01期

3 李加好;宋传中;任升莲;王中;涂文传;张欢;张浩然;;秦岭商丹构造带商南段岩石变形与变质条件探讨[J];地质论评;2011年05期

4 柳长峰;杨帅师;武将伟;张华锋;;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地区晚二叠-早三叠世过铝花岗岩定年及成因[J];地质学报;2010年07期

5 阎国翰;蔡剑辉;任康绪;何国琦;牟保磊;许保良;李凤棠;杨斌;;华北克拉通板内拉张性岩浆作用与三个超大陆裂解及深部地球动力学[J];高校地质学报;2007年02期

6 包创;陈岳龙;李大鹏;;阿拉善地块北缘朱拉扎嘎毛道晚二叠世火山岩的发现[J];地学前缘;2012年05期

7 郭瑞清;秦切;张晓帆;孙宝生;郭寅;;新疆库鲁克塔格阔克塔格西碱性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2期

8 黄鹏;宋传中;王道轩;任升莲;LIN Shoufa;李加好;刘乐;宫龙;;合肥盆地磨墩水库石墨片岩变形变质分析及构造意义探讨[J];地质论评;2013年03期

9 刘兵;温泉波;刘永江;李伟民;冯志强;周建平;申亮;;大兴安岭中段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接触关系研究——来自碎屑锆石年代学的证据[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4年02期

10 张伟;王金荣;陈万峰;翟新伟;马锦龙;;阿拉善右旗地区晚石炭世埃达克岩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行军;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李俊建;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区域成矿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赵庆英;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形成构造环境[D];吉林大学;2010年

4 胡娟;南秦岭陡岭杂岩的变质作用及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5 李加好;北秦岭的构造变形与动力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6 史兴俊;阿拉善北部宗乃山—沙拉扎山构造带构造属性及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5年

7 张建军;阿拉善地块北部二叠纪花岗岩类成因及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舢;北山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岩的确定、成因和构造意义及其邻区早中生代花岗岩时空分布探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2 汪惠惠;阿尔泰超高温麻粒岩的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演化[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舫;华北克拉通集宁地区孔兹岩系的岩石学和变质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郭嵋;太仆寺旗沙子沟多金属矿区岩石矿物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邹运鑫;滇西瑶山群—越西北大象山群新生代变形及区域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刘俊;胶东西北部金矿床成岩成矿深度及变化保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卿芸;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区变质基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胡娟;桐柏北部宽坪群变质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9 张建军;华北地块北缘西段巴彦诺尔公—狼山地区二叠纪牙马图岩体岩浆混合成因及其意义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丛殿阁;内蒙古阿拉善东部地区第四纪地层层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盛飞,钱祥麟;内蒙乌拉山群岩石的稀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成岩环境[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2 Thomas D.Hoisch;牛新喜;严春杰;;一种白云母-黑云母地质温度计[J];地质科学译丛;1990年04期

3 霍福臣,曹景轩,董燕生,顾其昌,阎志强;贺兰山——阿拉善地区下、中前寒武系的划分对比及其变质、成矿作用特征[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4 耿元生;王新社;沈其韩;吴春明;;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基底阿拉善群的再厘定[J];中国地质;2006年01期

5 耿元生;王新社;沈其韩;吴春明;;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形成时代的初步研究[J];中国地质;2007年02期

6 王萍,王增光;阿拉善活动块体的划分及归宿[J];地震;1997年01期

7 吴泰然,刘树文,张臣;华北地台北缘中段中新元古代地块的pTt轨迹及构造演化研究[J];地球科学;1998年05期

8 聂凤军,裴荣富,吴良士;内蒙古白乃庙地区绿片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钕和锶同位素研究[J];地球学报;1995年01期

9 吴春明;肖玲玲;倪善芹;;泥质变质岩系主要的矿物温度计与压力计[J];地学前缘;2007年01期

10 徐珏,邹天人,杨岳清,张建华,周玉林,夏凤荣;新疆塔里木地块北缘碱性岩(矿)带的地质构造环境[J];地学前缘;199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俊建;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区域成矿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有宽;内蒙古西部阿拉腾敖包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岩及变质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吴凤萍;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区NNE向韧性剪切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卿芸;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区变质基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法;“北山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西阿拉善)的性质、归属及有关问题探讨[J];内蒙古地质;1997年01期

2 高洪雷;何建国;张松;孔维豪;田明明;黄贤芳;;阿拉善地区地壳稳定性研究[J];世界核地质科学;2013年04期

3 郑孟林,曹春潮,李明杰,张军勇;北山—阿拉善地区侏罗纪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J];世界地质;2003年02期

4 周良仁;阿拉善陆块中的北大山裂谷带[J];西北地质;1996年04期

5 李明杰,郑孟林,曹春潮,张军勇;北山-阿拉善地区侏罗-白垩纪盆地的叠合演化[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年01期

6 张进;李锦轶;刘建峰;李岩峰;曲军峰;冯乾文;;早古生代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地块之间的关系:来自阿拉善东缘中奥陶统碎屑锆石的信息[J];岩石学报;2012年09期

7 周立发;;阿拉善地块南缘早古生代大地构造特征和演化[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8 吴泰然,何国琦;阿拉善地块北缘的蛇绿混杂岩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现代地质;1992年03期

9 张磊;史兴俊;张建军;杨奇荻;童英;王涛;;内蒙古阿拉善北部陶豪托西圈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通报;2013年10期

10 史兴俊;童英;王涛;张建军;张招崇;张磊;郭磊;曾涛;耿建珍;;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哈里努登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通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伟;杨振宇;;晚泥盆世阿拉善地块与冈瓦纳具有亲缘性——来自古地磁学的证据[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古地磁学与全球变化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建军;阿拉善地块北部二叠纪花岗岩类成因及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吴素娟;阿拉善地块东北缘变质变形研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

3 宫江华;西阿拉善地块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组成、性质、年代格架及归属[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4 李俊建;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区域成矿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肖胶;内蒙古阿拉善阿拉腾敖包地区元古代变质岩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徐东卓;内蒙古阿拉善地块中北部地区基性岩的岩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宋伟;内蒙古阿拉善北部准敖呼图—笋布尔乌拉变质深成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杨立业;内蒙古阿拉善北部二叠系地质特征与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相关作者

>杨立业 >肖胶

>宋伟 >吴素娟

>张建军 >宫江华

>李俊建 >徐东卓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阿拉善地块北部二叠纪花岗岩类成因及地质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0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10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c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