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数字油田数据与油田数据融合及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2 18:14

  本文关键词:多源数字油田数据与油田数据融合及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长安大学》 2015年

多源数字油田数据与油田数据融合及方法研究

高倩  

【摘要】:随着数字油田数据建设的深入发展,油田数据对于油田企业的价值越来越大。自1999年大庆油田提出数字油田这15年来,人们都在致力于油田历史数据数字化与油田数字化管理建设,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同时,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应用中又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以研究数字油田与数字油田多源数据为开端,在数字油田先进理论指导下,以数字油田数据多源性与融合为研究目标,着重研究了数字油田多源数据存在的方式、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建立了数字油田数据融合技术方法体系,同时以陕北薛岔油田为例,对该油田地质研究中的多源数据进行关联、整理与融合,建立了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和储层模型等,实现了多源油田数据融合方法在油气地质研究与决策中的应用。本次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1、充分研究了数字油田数据,将数字油田数据进行了分类,提出油田源数据与计算机管理数据的概念。认为油田源数据是油田企业在勘探、开发、生产与集输过程从源头上采集的数据,定义为“会说话石头的语言”。具有可复用,能够用于对地下油气藏的识别与表征,对油气生产过程智能动态管理等特征。计算机管理数据是指按照计算机原理所管理的数据,其特征是较庞杂,大部分是结构化的数据,基本上是解释、推断和地质研究成果报告。定义为知识体数据。2、在充分研究数字油田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数据的多源性。数据多源性分为油田数据的多源性与计算机管理数据的多源性。油田数据多源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油田数据多元采集方式与多学科、多领域、多技术构成的各种专业数据,如地震、测井、岩心测试、产量、温度、压力等。计算机管理数据的多源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在数字油田建设过程中多期次建设、多部门主导、多开发商水平不一和多种格式与多种数据库及多种管理信息系统造成的数据不兼容的多源性。3、在研究数字油田数据多源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多源数据融合问题。从油田数据应用的本质中得出油田数据融合是数据组织、合并、计算后产生新的数据体,并应用在地质研究上,发现地下地质体、构造与油气藏,建立各种地质模型,是数据转化为信息过程的基本结论。4、油田多源数据融合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因此,需要正确的理论与方法论作指导,在此提出了油田数据学的概念,以及建立了数字油田数据融合技术方法体系,以此作为油田数据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针对油田多源数据提取效率低的问题,研发了Datist(数据专家)技术及软件,能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构成了油田多源数据融合研究的方法论。5、应用本课题提出的油田多源数据融合的理论、模型和方法,以陕北薛岔油田为例,对油田数据进行了关联整理和融合,并建立了该研究区的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与油藏储层模型,并对此做了地质研究与分析,从真正意义上研究了油田数据的多源性及实现了数据融合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为大大提高地质研究效率,寻找更多的油气资源,发现剩余油,提高采收率做出贡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树鹏,熊华平;油田开发数据挖掘技术的实现与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年03期

2 李剑峰;肖波;段鸿杰;;中国石化油田企业数据中心总体框架设计[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徐芃;徐士进;尹宏伟;周会群;;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在江苏油田有杆抽油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高校地质学报;2006年02期

4 肖晓光;李群;;鄂尔多斯盆地直罗油田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J];中国地质;2014年01期

5 付明义;贺永红;宋元威;段昕婷;罗腾跃;;直罗油田长6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J];断块油气田;2014年01期

6 高倩;刘建朝;常象宇;;稳健稀疏反褶积方法研究[J];工程数学学报;2015年03期

7 李剑峰;数字油田面面观[J];数字化工;2004年09期

8 冯定,周迪勋;神经网络有杆泵诊断专家系统[J];石油机械;1996年01期

9 熊和金,陈德军;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数据挖掘技术[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02期

10 田锋,王权;数字油田研究与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雪琪;基于统计视角的数据挖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鹰;;基础设施投资领域PPP生态演化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杜洪涛;郜志英;;论给水系统的可靠性[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赵光武;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探索复杂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韩永学;“后结构主义”思维框架下的企业生命有机体理论研究[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5 屈洋;陆国强;张辽宁;黄琪;;信息化条件下战场信息的评价研究[J];兵工自动化;2008年08期

6 崔文雄;戴彤辉;张国伟;;关于网络化作战效能评估的研究[J];兵工自动化;2009年05期

7 张甚;高丕基;;建筑系统子系统划分的模糊性及其启示[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胡好;张英波;王传平;;再论运动训练结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9 陈勇强;姜琳;;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概念模型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卓翔芝;;供应链联盟伙伴企业战略选择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贵红;固体废物综合管理系统演化与调控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杨启成;卷烟生产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李琨;监控技术与涌现性分析在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萧毅鸿;基于本体的复杂决策任务表示方法与求解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琼;基于优化理论的神经网络研究及在抽油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王守宝;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蔡军;家电产品市场营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季缃绮;企业集团与集团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方永恒;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向辉;基于GIS的全球油气信息系统的设计与主要功能实现[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周凌;基于web的网络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吉玲;基于工作流在保险理赔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侯艳;观念与偏好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乔琰;基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知识流动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吕燕;典型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费用模型与优化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欧西成;森林资源信息源与信息采集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彭文湘;实现家具企业大规模定制途径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隋鹏飞;面向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车间质量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钟磊;海洋水文信息处理与分析应用系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红,高洪深;数据挖掘技术在大型超市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李春玉,谢渊,刘绍光,黄宏伟,李明辉;陕北富县延长组特低孔渗砂岩储层控制因素分析[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窦伟坦;田景春;王峰;夏青松;;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储集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性质的影响[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段毅;吴保祥;郑朝阳;孙涛;王建功;;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延9油层组油气运移研究[J];沉积学报;2008年02期

5 王峰;田景春;陈蓉;李明瑞;肖玲;;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盒8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J];沉积学报;2009年02期

6 杨仁超;王秀平;樊爱萍;韩作振;赵娟;王言龙;;苏里格气田东二区砂岩成岩作用与致密储层成因[J];沉积学报;2012年01期

7 倪新锋;陈洪德;韦东晓;;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勘探[J];中国地质;2007年01期

8 杨仁超;樊爱萍;韩作振;柳益群;;马家山—小涧子油田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J];中国地质;2007年02期

9 时保宏;赵靖舟;孟祥振;罗然昊;;陕北斜坡东部李家岔探区高含水油藏成因分析[J];中国地质;2007年03期

10 惠潇;张海峰;张东阳;路霖;;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盆中部长6厚层砂体成因分析[J];中国地质;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文慧;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砂岩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运所;陕北富县探区长3段储层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吕瑞文;吴起油田薛岔区块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渗流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范萌萌;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沉积相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葛鹏莉;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储层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英;侯珂;;数字油田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22期

2 施豫琴;;浅谈数据模型在数字油田建设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1年02期

3 杨东波;张冬梅;陈洪涛;何小倩;;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数字油田框架体系结构[J];资源与产业;2006年04期

4 何贞铭;吴信才;何幼斌;刘学锋;;基于GIS的数字油田基础平台[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李智,陈强;“数字油田”的设计与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2002年04期

6 毛锋,艾丽双,何生厚;基于GIS技术的“数字油田”建设与应用[J];地理信息世界;2004年01期

7 何生厚,韦中亚;“数字油田”的理论与实践[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2期

8 谢亮;王成武;;石油高校GIS专业建设思考[J];石油教育;2013年01期

9 戎昊;胡之映;;浅谈数字油田下的油气生产物联网与云计算[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12期

10 ;数字油田~(TM)技术的产业化[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坚;李玉贤;孙亚彬;;数字油田建设关键因素分析[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何坚;;数字油田及其标准化体系建设[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杨松;唐荣华;;塔里木与数字油田[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刘志忠;马杰;杨杰;孙全;刘晓垒;候锦丽;;深化数字油田建设 推进企业两化融合[A];2013数字与智能油气田(国际)会议暨展会论文集[C];2013年

5 刘董梅;刘展;;基于多几何网络的网络分析在数字油田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徐燕;管永升;;“数字油田”中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应用研究[A];第十届全国信息技术化工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孟昕;樊文有;卞洲罡;湖北武汉430074;;MapGIS在数字油田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付吉林;孙志华;许晓宏;田虎;;数字油田多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开发[A];2013数字与智能油气田(国际)会议暨展会论文集[C];2013年

9 ;2013数字与智能油气田(国际)会议暨展会征文通知[A];2013数字与智能油气田(国际)会议暨展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蔡圣权;官洪斌;张丽;;从生产数据源头控制数据质量的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子瑞;[N];中国能源报;2012年

2 李小千;[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3 杨斌;[N];人民邮电;2006年

4 特约记者 许忠 通讯员 李辉东;[N];中国石油报;2006年

5 记者 刘枫;[N];新疆日报(汉);2006年

6 David Shimbo Charles Karren Hossam Farid;[N];中国冶金报;2008年

7 张可春 王金法;[N];中国石化报;2004年

8 杨斌;[N];人民邮电;2005年

9 本报记者 史丰蕾;[N];中国能源报;2011年

10 塔讯;[N];中国石油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倩;多源数字油田数据与油田数据融合及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权;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数字油田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李长军;延长油田吴起采油厂数字油田项目建设与管理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3 孙建光;面向数字油田的信息资源规划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宁洪源;数字油田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年

5 李菲菲;探井井位论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相关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

>天津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长安大学

相关作者

>高倩 >宁洪源

>李菲菲 >孙建光

>王权 >李长军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多源数字油田数据与油田数据融合及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0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10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2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