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生物学振子的数学建模与动力学分析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成大;;石灰煤球碳化过程的动力学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1期
2 孙术发;刘晋浩;叶郁;;防风固沙草方格铺设机器人横向割断机构的动力学分析[J];中国沙漠;2011年05期
3 徐家宝;吴凤娇;黄心笛;赵嘉;王坤;宋芮;;一个新超混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其电路实现[J];微型机与应用;2014年04期
4 刘有延;共振摆的动力学分析[J];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年00期
5 李珠;;挠性机械手动力学分析(Ⅰ)[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6 刘排秧,李茂林,王卫,朱红球;立式碎磨机的动力学分析研究[J];科学中国人;2001年01期
7 范代娣,尚龙安,米钰,张小燕,惠俊峰;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内红霉素发酵的动力学分析(英文)[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8 赵兴玉,黄田;基于子结构技术的并联装备动力学分析[J];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07期
9 刘振洁;居民经济行为的动力学分析[J];财金贸易;1995年05期
10 高路,胡世轮;双振子系统的动力学分析[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苗立琴;李学光;李辉;张大舜;姜合萍;;基于扭力轴扭转状态下的动力学分析研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八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项平;吴明儿;;杆系可展结构的展开过程动力学分析[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冯刚英;王勇;任建峰;;电子设备安装架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7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肖世富;;带间隙结构的简化动力学分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5 魏航信;刘明治;;仿人型跑步机器人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6 陈建能;赵匀;;机构动力学分析的新方法[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装备制造业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伟伟;龙兴贵;陈绍华;余铭铭;;室温下铀床回收氘气过程动力学分析[A];第十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09年
8 张旭;吴志刚;杨超;;基于能量法的等效梁建模与动力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李洪发;彭祺擘;李东旭;;大型挠性空间一字型桁架结构动力学分析及仿真[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王立国;徐殿国;高强;武健;郭伟锋;;基于图论建模研究的HAPF参数动力学分析[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颜洁;两类生物学振子的数学建模与动力学分析[D];苏州大学;2016年
2 张建杰;风能发电机整机及关键部件动力学分析与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3 桑梓;异质性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分析和控制措施效果评估[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4 姜洪领;三类具有扩散的生态模型动力学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胡其彪;空间可伸展结构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6 戴璐;双环可展开桁架式天线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D];浙江大学;2014年
7 李文英;大型振动筛动力学分析及动态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8 赵孟良;空间可展结构展开过程动力学理论分析、仿真及试验[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化敏;采场机械支柱的优化研究与动力学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梁亮;某自动装填机械手的结构设计与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慧;可折叠机械手动力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王艺颖;一种可变连杆式VCR发动机结构设计与主要零部件动力学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5 刘玉斌;4R搬运机械手参数优化及动力学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6 常开颜;云梯消防车梯架结构分析与优化[D];中原工学院;2015年
7 李进军;铁钻工三关节铰接臂研究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8 朱浩;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动力学分析与试验[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9 胡川红;盾构管片拼装机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10 刁凤超;固定边界薄壁抛物回转壳体动力学分析与实验[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58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358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