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警探测系统中日盲紫外薄膜的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9 12:08
【摘要】:日盲紫外探测系统与常规探测系统相比,凭借其结构简单、虚警率低、灵敏度高、隐蔽性强等独特优势,已引起光学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该探测技术对光学系统成像质量和分辨率要求非常严格,光谱限制条件十分苛刻,因此光学薄膜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关键技术。紫外波段可使用的材料有限,绝大部分材料本身对光谱有吸收,且沉积工艺复杂,由于膜层厚度较薄,膜厚控制误差较大,对实验设备控制精度要求很高,所以给紫外光学薄膜的设计和制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也是限制日盲紫外探测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本课题在“十二五”计划“紫外信号XXXX技术”的支持下,对相关探测系统中光学薄膜进行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薄膜材料和基底材料的特性进行研究,针对紫外波段可用的材料少、易吸收、内应力大、折射率匹配等问题,通过实验对紫外薄膜材料进行筛选,根据实测的光谱曲线,采用包络法分别计算模拟,获得紫外波段薄膜材料的光学常数。(2)针对日盲紫外系统探测的技术要求,设计四种膜系结构,包括紫外增透膜、干涉截止滤光膜、F-P带通滤光膜以及诱导透射滤光膜。基于光学薄膜的设计理论,结合实验设备的具体情况,借助Macleod、TFC等膜系设计软件,通过对膜层厚度、迭代层数、敏感度、匹配导纳等一系列参数的分析,并对膜厚误差进行模拟和反演,优选膜系结构。(3)对薄膜沉积工艺技术进行研究,由于真空室内工艺参数的微小变化均会导致误差的产生,尤其在紫外波段。通过对膜层敏感度,沉积材料的蒸发状态、蒸发工艺参数等研究,解决紫外薄膜厚度薄,沉积误差大的问题。针对紫外薄膜材料对光谱易吸收的问题,对不同工艺参数(真空度、温度、蒸发速率、离子源辅助技术)沉积的实验样片进行对比测试。通过优化工艺参数,以减小由于工艺因素引起的光谱吸收问题;采用切削因子的计算方法,并与实验获得的膜厚均匀性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制作均匀性补偿挡板;通过对离子源系统参数的深入研究,分析电子束蒸发时薄膜的微观结构,找出导致光谱漂移和膜层质量变差的原因,并在不同的参数下制备样片,分析其膜层的光谱和表面质量,从而优选离子源辅助沉积的工艺参数;由于紫外波段的金属膜厚度较薄,采用电子束蒸发给膜厚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调整电子枪的蒸发功率和蒸发时间以及膜厚控制仪的辅助监测,对所需厚度的金属膜层进行精确控制,实现膜厚控制的稳定性和重复性。(4)通过对误差的分析并采用膜系设计软件模拟和反演,找出引起误差的原因,从而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工艺参数。干涉截止滤光膜每层厚度偏差的累积会导致透射区波纹的产生。由于实验设备仅配备有双探头,需要对厚度误差进行逆向反演分析,找出更换探头的膜层位置,从而提高膜厚控制精度,实现压缩通带波纹和提升透过率的目的;诱导透射滤光膜是由介质膜与金属膜组成,针对介质膜层与金属膜层沉积温度差异的问题,通过温度变化的试验分析,找出合理的紫外诱导滤光膜烘烤温度控制方法;F-P带通滤光膜是由多腔组成,对于紫外波段只能利用石英晶体控制法进行厚度控制,通过对石英晶体探测原理的研究,并针对厚度偏差进行分析模拟,通过修正不同膜层的工具因子,提高膜厚控制精度。本文所研制的光学薄膜涵盖了紫外、可见和近红外波段,即200nm~1200nm,并且此波段的紫外薄膜具有背景透过率低,截止范围宽等特点。最终研制了四种紫外薄膜。与日盲型光电倍增管探测器匹配的滤光膜在240nm~280nm处透过率达到86.64%,290nm~360nm波段平均截止度小于千分之一,截止深度为OD3;与CCD探测器相匹配的滤光膜在260nm峰值透过率为17.96%,半波宽度小于20nm,在290nm~1200nm截止深度大于OD4。通过环境监测,满足系统要求。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4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许智煌;庄欣欣;苏根博;;有机紫外滤波材料的紫外光谱性质研究[J];光学学报;2009年07期

2 付秀华;寇洋;刘冬梅;张静;朱浩;;紫外日盲通信系统中滤光膜的研究[J];光学学报;2014年07期

3 周跃;闫丰;章明朝;高松涛;;超大动态范围日盲紫外辐照度光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年06期

4 李晓峰;赵学峰;陈其钧;王志宏;;K_2Te(Cs)日盲紫外光电阴极研究[J];光子学报;2014年06期

5 李晓峰;赵学峰;张昆林;李全保;王志宏;;Rb_2Te(Cs)日盲紫外光电阴极研究[J];红外技术;2013年09期

6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承;曾钦勇;朱大勇;甘春泉;;日盲型紫外告警系统探测距离及方位角测量的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2 黄丰;郑清洪;;基于氧化锌衬底的MgZnO日盲探测器[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姜文海;陈辰;周建军;李忠辉;董逊;;Al_(0.66)Ga_(0.34)N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微波器件和光电器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崔穆涵;日盲紫外像增强器与ICCD的参量测试与辐射标定[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寇洋;告警探测系统中日盲紫外薄膜的关键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丁健文;基于4H-SiC雪崩光电二极管的日盲紫外单光子探测系统设计[D];南京大学;2015年

2 向平;日盲紫外语音通信解调与解码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宋珊珊;日盲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4 吴慧利;深截止型日盲紫外干涉滤光片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雷小明;日盲紫外自由空间通信调制系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汪科;日盲紫外光语音通信系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7 高红杰;日盲紫外语音通信调制系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钱军;“日盲”紫外电晕探测器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9 闫静;“日盲”紫外目标信号接收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64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364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5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