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波段高功率激光合束技术及热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8 08:00
【摘要】:高功率大口径激光发射系统是各国在工业及军事等领域研究的热点前沿问题。为了满足光电设备的使用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多波段高功率激光合束发射方法,集跟踪发射于一个系统,各波段激光进行非相干合束后共口径发射,系统体积小,结构简单,机动性能良好,可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使用要求,是一种新型的激光发射方法。在高功率激光系统中,光学元件产生的热效应将导致输出激光光束质量下降,利用有限元软件和Matlab软件作为工具,采用光机热一体化分析流程,围绕合束系统激光热效应、环境温度热冲击和远场光束质量评价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在合束系统设计阶段,首先对不同的非相干合束方法进行研究,确定了采用波段合束方法对三个波段激光进行合束,合束镜的基底材料选择优良的红外光学材料Zn Se。其次推导了激光远场重合效率公式以及激光远场覆盖目标公式,并利用Zemax软件结合重合效率公式对合束光路进行了仿真,对合束系统关键参数的选择提供了支持。最后,介绍了与合束系统配套的光路监测和校正系统,并对合束镜的几何参数和合束系统机械机构进行了设计分析。参与合束的红外材料Zn Se属于对热较敏感材料,Zn Se材料合束镜不仅有面型畸变同时还存在温差产生的折射率梯度变化,所以利用光机热一体化分析方法对合束镜和合束系统进行了热光学分析。首先建立了不同工况下合束镜的温升和结构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在不同边界条件和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分布以及热变形,计算了对流换热系数和镜架热传导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对不同光斑尺寸和不同合束镜厚度对热畸变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计算,总结了合束镜的热畸变规律。其次对实际应用中的合束系统进行了热光学分析,对激光偏置造成的波前畸变进行了具体分析,计算了在激光运行90s时间内的各波段激光波前畸变,并对不同环境温度对激光远场光束质量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计算。最后,提出了针对合束系统的温控措施,该方法可以在激光器运行间歇将沉积的热量带走。建立了激光辐照热效应实验平台和激光远场功率测试平台,对合束镜的激光辐照热效应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热效应实验得到的结果与仿真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针对高功率激光系统难以测试的问题,可以利用仿真计算并结合低功率激光作为替代光源对高功率激光热效应进行验证。搭建激光远场实验平台,利用热成像仪-功率计的方法测试激光系统热效应对远场激光的影响,可以看到热效应造成了远场激光功率下降,但测试数据波动较大,仍需进一步消除测量误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2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小平;何仲;钟山;黄宏潮;黄槐仁;吕百达;;非傍轴截断平顶光束的质量因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年02期

2 谭毅;李新阳;;三路矩形光束相干合成波像差与光束质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2年07期

3 蒋茂华;苏毅;;激光相干合成光束质量评价[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年02期

4 王绍民,赵道木;超高光束质量研究及进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S2期

5 徐大刚,马冲;光束质量评价的新进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S2期

6 卿与三,吕百达;超高斯光束经椭圆环光阑的衍射和光束质量评价[J];激光杂志;2001年05期

7 胡雪原,邓健,钟方川,杨晓东,王文跃,张正泉,李儒新,徐至展;超强脉冲激光系统光束质量的测量和改善[J];中国激光;2001年05期

8 张恩涛;季小玲;吕百达;;大气湍流对厄米-高斯光束光束质量的影响[J];光电工程;2006年03期

9 赵军普;陈波;彭翰生;景峰;秦兴武;胡东霞;李强;刘华;孙志红;徐隆波;程娟;卢宗贵;;径向剪切干涉法综合诊断光束质量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4期

10 刘波;张雪;赵鹏飞;李强;;采用多波长光束组合改善二极管激光阵列的光束质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张彬;祝颂军;;光束谱合成的模拟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田小强;周文超;彭勇;解平;胡晓阳;;光束质量测试系统标定技术[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易亨瑜;胡晓阳;陈门雪;;非中心对称像差系统的光束质量控制[A];2007年先进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高昆;许立新;郑睿;明海;;光束合成技术[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季小玲;窦玲玉;;部分相干环状光束通过大气湍流传输光束质量劣化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6 廖常俊;魏正军;王金东;殷建玲;;可相干并合的光束[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杜燕贻;束小建;刘兴荣;王元璋;李守先;;折叠虚共焦非稳腔对近场光束质量的改善[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8 解平;胡晓阳;雒仲祥;谢川林;彭勇;田小强;何均章;魏继峰;;集成化光束质量测试系统[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9 盛正卯;;光束质量因子小于1的新光束[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10 高春清;高明伟;王青;何晓燕;魏光辉;;LD列阵的光束参数测试和光束质量的研究[A];2002年中国光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柳絮恒 傅秋瑛;自主创新攻克激光器[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康小平;非傍轴标量和矢量光束的光束质量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潘孙强;高功率固体激光振荡器与放大器光束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魏小红;高功率激光非线性过程中的光束质量与传递特征[D];复旦大学;2009年

4 郭学石;全光纤脉冲孪生光束的产生和应用[D];天津大学;2014年

5 贺元兴;激光光束质量评价及测量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马建立;DPL的光束质量控制及稳定倍频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孙毅;多波段高功率激光合束技术及热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8 赵爽;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全固态板条激光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宪鲁;光束质量分析软件与系统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董潮涌;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光束质量评价[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陈尚武;高能激光系统光束质量评价相关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钟正根;高斯变反射率输出镜的激光谐振腔及其光束质量[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5 熊雪霜;激光束参数和光束质量测量系统[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杨毅松;频率转换对高功率激光光束质量和聚焦特性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年

7 桂进斌;强激光热作用数值计算及光束参数表述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8 赵蕊;变光束质量激光束自适应光纤耦合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易煦农;光束质量的评价及其在高功率激光中的应用[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康治军;改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阵列光束质量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5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795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2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