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和海洋中两类非线性孤立波模型研究
【学位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P731.2;O175.29
【部分图文】:
其中θ=k(T)[(X+Y)-ν(T)],且λ0=λ0(T),λ1=λ1(T),k(T),ν(T)是待定函数.将方程(2.4.28)代入方程(2.4.14)后,令tanhθ的各阶幂次系数为零,于是得到代数方程组后,解得(求解过程见文献[85]):于是,方程(2.4.14)的渐近孤立波解为
和图2.2可以看到,由于耗散因素的影响,孤立波的振幅和速度随时间而衰减,它的宽度反而增加.这说明耗散影响Rossby孤立波演变过程,是孤立波衰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中ω=-a2(α2k2+α3l2),当b<0,方程(3.3.29)和(3.3.30)是孤立波解.由图3.1看出,在无耗散和缓变地形情形下,孤立波的波型随时间不发生变化.方程(3.3.29)和(3.3.30)是经典的钟型孤立波解.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兵;郭延良;于龙;陈亮;;青岛外海潮致第二模内孤立波的观测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20年01期
2 李效民;孙宏伟;王乐瑶;李朋;;内孤立波作用下柔性跨接管动力性能研究[J];海洋工程;2020年03期
3 徐智优;原庆东;熊学军;陈亮;郑全安;;南海东北部C型内孤立波的观测与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20年02期
4 孙丽娜;张杰;孟俊敏;;2010—2015年南海和苏禄海内孤立波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19年03期
5 马孟达;尤云祥;张新曙;;海洋内孤立波作用下张力腿平台动力响应特性[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6年02期
6 王旭;林忠义;尤云祥;;张力腿平台内孤立波作用特性数值模拟[J];海洋工程;2015年05期
7 王旭;林忠义;尤云祥;;半潜平台内孤立波载荷特性数值模拟[J];船舶力学;2015年10期
8 黄文昊;尤云祥;石强;王竟宇;胡天群;;半潜平台内孤立波载荷实验及其理论模型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3年06期
9 黄文昊;尤云祥;王旭;胡天群;;圆柱型结构内孤立波载荷实验及其理论模型[J];力学学报;2013年05期
10 尤云祥;李巍;胡天群;曲衍;肖越;范模;;内孤立波中半潜平台动力响应特性[J];海洋工程;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利国;大气和海洋中两类非线性孤立波模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0年
2 查国震;南海北部内孤立波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3 黄文昊;深海浮式结构物内孤立波载荷及其动力响应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黄晓冬;南海内孤立波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李群;陆架陆坡区内孤立波的演化:理论分析与数值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陈同庆;基于非静压模型的南海东北部内孤立波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徐振华;南海西北部陆架海域内孤立波特征及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8 陈敏;内孤立波与深海浮式平台相互作用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
9 司宗尚;中国海内潮波和内孤立波破碎与混合的若干问题的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王飞;内孤立波作用下小尺度竖直圆柱体的水动力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红雨;双孤立波的解析与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2 夏志平;内孤立波与剪切流联合作用下海洋柔性立管载荷与响应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3 迟乐泉;南海北部内孤立波三维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4 张莹;内孤立波绕岛三维特性演化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许忠海;内孤立波与浮式生产储卸油系统作用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孙晓峰;海洋内孤立波的提取方法和技术实现[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竟宇;内孤立波与张力腿平台相互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韩冰;台湾岛东北部内孤立波生成及传播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陈钰;海洋内孤立波与潜体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付东明;内孤立波与潜体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83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883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