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亚失稳阶段热场演化的实验研究及野外应用探索
本文关键词:断层亚失稳阶段热场演化的实验研究及野外应用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亚失稳阶段位于应力时间曲线上峰值时刻O与失稳时刻B之间。亚失稳前期的准静态应力释放在后期转为准动态释放,以时刻A作为转折点。亚失稳阶段的识别对于地震时间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以往研究,构造变形中引起温度变化主要有两种机理:由应力积累和释放引起的升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亚失稳应力状态 热场 地震前兆 温度 温度变化机制 粘滑 平直断层 压性雁列断层 拐折断层
【分类号】:P315.1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圣强,杨满栋,米宏亮,李闽峰,姜立新,宋喜先,赵育浦;地震前兆数据的管理与服务[J];地震;2001年04期
2 李兴坚,陈兰新,尹亮,刘晓明,陈建军,武银,刘鸿斌,李东生,许玉红;地震前兆数字化公用设备常见故障检查与处理[J];高原地震;2001年04期
3 ;电器异常也可能是地震前兆[J];新农业;2001年12期
4 程光华;新疆地震前兆台站(网)技术改造项目通过验收[J];内陆地震;2002年01期
5 王行舟,李立凤,蒋春曦,王洋;安徽省地震前兆数据纠错软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3年05期
6 陈述新,朱燕;地震前兆数据库软件的使用[J];内陆地震;2003年03期
7 王凤;地震前兆台站的防雷[J];灾害学;2005年02期
8 王秀英;周振安;丁晗;;网络通讯技术在地震前兆仪器中的应用探讨[J];华北地震科学;2005年04期
9 李炜;王利科;杨静;陈曦序;刘锐;;青岛市地震前兆台站监测现状及监控能力分析[J];国际地震动态;2006年04期
10 王秀英;李海亮;周振安;丁晗;;地震前兆台站网络通讯方式探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军;田韬;卢永;;用于地震前兆探测的岩石声发射技术[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陆坤权;厚美瑛;王强;彭政;孙威;孙晓明;王玉莹;佟晓辉;姜泽辉;刘寄星;;颗粒介质中探测地震前兆和前兆应力-应变传播模型[A];第七届全国液体和软物质物理学术会议程序册及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周硕愚;张荣富;;地震前兆普适特性的研究[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张肇诚;王贵宣;郑大林;;地震前兆含义、科学问题与研究途径的研讨[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5 陈棋福;;地震前兆资料的分形特征及可预报尺度[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6 谢华章;田建明;黄耘;郑江蓉;孙春仙;;华东地区中短期地震前兆的区域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周振安;;地震前兆数据采集器的可靠性分析[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陈学忠;王晓青;;强震前短临地震前兆时空分布非均匀性变化特征[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9 武安绪;吴培稚;兰从欣;樊智勇;;经验模态分解在地震前兆资料分析中的应用[A];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暨中国东部地区震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郑治真;刘元壮;胡祚春;于光;吴大铭;;非稳态最优线性滤波及其应用和地震前兆资料分析中的数学方法[A];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州地震局提示 近期我州境内无任何地震前兆[N];祁连山报;2010年
2 李涛涛;湘乡市地震前兆台省评获奖[N];湘潭日报;2007年
3 李学梅;科学家发现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前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4 记者史雪红;观测地震前兆州直设百个宏观观测点[N];伊犁日报(汉);2011年
5 记者 王悠璐 实习生 钟智;宜宾自贡拟共建地震前兆监测网[N];宜宾日报;2013年
6 记者 唐伟;研讨地震前兆数据分析工作[N];湄洲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晔 通讯员 贾冰;极端天气中能否发现地震前兆?[N];科技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贾西平;迈向新世纪的科技会战[N];人民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e,
本文编号:400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400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