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A16-SHZH05病毒株和CVA16-CC病毒株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CVA16-SHZH05病毒株和CVA16-CC病毒株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和目的: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病。近几十年在亚太地区多次暴发流行,其中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是HFMD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日本于1969~1970年暴发了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hie virus A16, CVA16)感染为主的HFMD。1997~2000年出现了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es71, EV71)和CVA16交替出现及混合感染为主的HFMD流行。在我国,自1981年上海初次发现HFMD后,在安徽、河南、广东、北京、台湾地区等多个省市区均有流行报道。1998年在我国台湾地区暴发的HFMD中,CVA16感染与EV71感染在HFMD中交替出现。目前,研究已证明EV71和CVA16都是HFMD的主要病原体。针对1998年我国安徽省阜阳市EV71感染的暴发HFMD引起的重大危害,目前我国已分离出多株EV71病毒,并进行了深入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针对EV71感染的HFMD疫苗即将上市。 CVA16病毒是另一种引起严重HFMD的肠道病毒,与EV71相比,其在HFMD病例中发现晚、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目前,国内对CVA16的研究日益重视,前期的研究证实,CVA16病毒在流行中基因组变异和重组率高,因此,疫苗和药物的研究进展缓慢。 本实验室在此之前发现CVA16-SHZH05毒力较弱,但尚无深入的研究,而CVA16-CC则具有一定的毒力。由于CVA16-SHZH05和CVA16-CC024同属于CVA16,为了进一步比较疫苗安全效应差异。本研究从疫苗安全效应方面,,着重分析了CVA16的这两个亚型毒株(CVA16-SHZH05和CVA16-CC)的生物学特点。在EV71疫苗研究和药物设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研究建立了可用于疫苗和药物有效性评价的动物模型。利用该动物模型研究不同株CVA16病毒的致病特点;观察两株病毒感染后体内病毒的亲嗜性、病毒复制能力、感染周期;研究病毒在体外的细胞亲嗜性和复制能力。本研究为CVA16病毒的基础研究提供依据,为疫苗研发奠定基础。 方法: 本研究的内容共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研究中,建立乳鼠动物模型,用细胞培养的病毒收获液感染新生乳鼠脑腔,观察长春分离的多株流行株(CVA16-CC)和早期深圳分离株(CVA16-SHZH05)对乳鼠模型的致病性、病毒在模型鼠体内感染的复制能力、组织定位和感染周期等,对不同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在第二部分研究中,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通过体外实验对不同细胞株(CVA16-CC和CVA16-SHZH05)的感染能力进行了平行对比研究。 结果: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CVA16流行株的乳鼠致死性感染模型,利用此模型的研究发现,遗传背景相近的病毒却具有不同的致病能力;CVA16-CC与CVA16-SHZH05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在乳鼠模型实验中CVA16-SHZH05对乳鼠无感染性和致死性;而CVA16-CC病毒株对乳鼠有毒株相关及剂量相关的感染性和致死性。通过乳鼠组织病理学研究、免疫组化分析和病毒载量测定等结果发现,以CVA16-CC024病毒为代表的CVA16-CC病毒株可以在新生乳鼠各种组织中大量复制并严重损伤组织,对肺、后肢肌及竖脊肌具有特异性侵染力;CVA16-SHZH05则不能在新生乳鼠体内复制、不能引起乳鼠组织损伤。在体外细胞实验中研究结果发现CVA16-SHZH05和CVA16-CC病毒株均对BHK细胞具有感染性和致细胞病变效应,而对C6、L929、ML-1细胞则不具有感染性。遗传学研究结果发现CVA16-SHZH05病毒和CVA16-CC024病毒的基因组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s, UTR)及P1,P2和P3蛋白编码区具有多样性差异。 结论: 在乳鼠模型实验中CVA16-SHZH05对乳鼠无感染性和致死性;而CVA16-CC病毒株对乳鼠有毒株相关及剂量相关的感染性和致死性。CVA16-SHZH05不感染乳鼠,不在乳鼠体内复制,故不造成组织病理损伤。以CVA16-CC024病毒为代表的长春分离病毒株,除对乳鼠造成发病和致死外,我们观察到其在乳鼠体内多个器官复制,并且对乳鼠的病理性损伤具有组织特异性,特异性损伤肺、后肢肌、竖脊肌等。体外细胞实验证明CVA16-SHZH05和CVA16-CC病毒对多种细胞系的作用是一致的,即均对BHK细胞具有感染性和致细胞病变效应,而对C6、L929、ML-1细胞则未显示具有感染性。病毒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CVA16-SHZH05病毒和CVA16-CC024病毒的基因组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s,5’UTR)及P1,P2和P3蛋白编码区具有多样性差异,这些多样性差异可导致病毒生物特性的差异。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CVA16分子流行病学和毒力变异、致病位点筛查提供了参考,为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柯萨奇A组16型病毒 手足口病 流行株 非流行株 乳鼠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373
【目录】:
- 前言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3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13-14
- 第1章 绪论14-36
- 1.1 手足口病病原学与流行病学14-21
- 1.2 手足口病临床研究现状21-29
- 1.3 手足口病动物模型的研究29-33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3-36
- 第2章 柯萨奇病毒 A 组 16 型感染乳鼠模型的比较研究36-100
- 2.1 材料与方法37-43
- 2.1.1 材料37-38
- 2.1.2 方法38-43
- 2.2 结果43-87
- 2.2.1 乳鼠攻毒试验43-47
- 2.2.2 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47-49
- 2.2.3 病毒载量试验49-51
- 2.2.4 柯萨奇病毒 A 组 16 型遗传学分析51-87
- 2.3 讨论87-97
- 2.4 小结97-100
- 第3章 柯萨奇病毒 A 组 16 型体外感染细胞的比较研究100-118
- 3.1 材料与方法101-104
- 3.1.1 材料101-102
- 3.1.2 方法102-104
- 3.2 结果104-111
- 3.2.1 CVA16 病毒感染后的鼠细胞形态变化104-107
- 3.2.2 病毒感染后的鼠细胞形态变化比较107-111
- 3.3 讨论111-116
- 3.3.1 CPE 与 CVA16 病毒滴度及感染细胞时间的相关性111-113
- 3.3.2 CVA16 病毒感染 BHK 细胞产生 CPE 现象的影响因素113-115
- 3.3.3 CPE 现象与 EV71 和 CVA16-CC 病毒株115-116
- 3.4 小结116-118
- 第4章 结论118-120
- 参考文献120-132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132-134
- 致谢1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世力,杨帆,金奇;肠道病毒71型的研究进展[J];病毒学报;2003年03期
2 滕峥;檀晓娟;邵俊杰;张勇;匡小舟;张曦;许文波;;2009年上海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J];病毒学报;2010年06期
3 汪照国;刘晓琳;杨婷婷;弋英;;2008~2009年青岛地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的调查分析[J];病毒学报;2011年05期
4 邓莉;张艳玲;;手足口病的流行与防治[J];北京医学;2008年06期
5 王娟;罗珍;范东瀛;高娜;朱俊萍;安静;;2007-2008年北京地区CA16VP1区系统进化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3期
6 怀清杰;张炳丽;梁爽;任莉娜;梁英;;哈尔滨市2008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年03期
7 刘家栋,翟兴礼,徐心诚;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生态、危害及防治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8 李巧香;;银翘藿茵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68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6年03期
9 何家鑫,沈晓娜;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及其防治[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10 王琦;王子军;;2008年中国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0年03期
本文关键词:CVA16-SHZH05病毒株和CVA16-CC病毒株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5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405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