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同位素对石家庄地区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化的指示意义

发布时间:2017-06-22 03:10

  本文关键词:多元同位素对石家庄地区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化的指示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地下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很多地区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压力下,对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人为的污染和破坏导致了地下水水质的迅速恶化,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并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认识并把握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进的过程及规律是保护并改善地下水水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和当务之急。与石家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伴的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化是整个华北平原山前地区乃至众多城市区域发展所面临的典型问题。面对突出的地下水环境演化问题以及复杂的演化过程和机制,已有研究主要瞄准于探明该地区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趋势以及硝酸盐的迁移转化过程。然而地下水中不同宏量组分的演化过程及规律既有其共性也存在其特殊性。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硫酸盐(SO42-)、氯化物(Cl-)以及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来源及迁移转化过程,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入地分析和认识区域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仅仅利用传统水化学方法很难做到精确识别地下水中物质来源与复杂的水岩相互作用过程,而地下水中SO42-、Cl-以及DOC的多元同位素分析不仅包含了不同物质的大量“指纹特征”,而且能够有效地记录物质所经历的水文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SO42-、Cl-以及DOC的水化学及同位素组成的分析,建立SO42-、 Cl-以及DOC中同位素循环演化模型,弥补对该区域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化认识的不足,拓展硫酸盐硫氧同位素、氯化物氯同位素以及溶解性有机碳碳同位素方法在类似研究中的应用。石家庄市地下水主要赋存于东部广大山前平原,以滹沱河现代河床及滹沱河冲洪积扇轴部为极富水带。第四系地下水系统可以划分为浅层和深层两个地下水系统。浅层地下水系统主要包括第Ⅰ和第Ⅱ含水组,由于两个含水组之间无严格的隔水层,可视为一个统一的含水层系统。深层地下水主要包括第Ⅲ和第Ⅳ含水组。由于第Ⅱ和第Ⅲ含水组之间缺乏连续的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两者之间水力联系较为密切,具有统一水位。目前,第Ⅱ和第Ⅲ含水组是石家庄地区工农业用水及城镇居民用水的主要供给来源。石家庄市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的入渗、侧向径流及农田灌溉回归水等的补给。基于以上区域基础水文地质模型,以当前正在开采的第Ⅱ和第Ⅲ含水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现有的居民生活及农田灌溉用井,沿滹沱河轴部以及石家庄市周边采集地下水样品,同时兼顾采集了对研究区地下水可能具有显著影响的地表水以及山区地下水。对所有样品的水化学组成,δ18OH2O、δ2H;δ34SSO4、δ18OSO4;δ37Cl以及δ13CDOC值进行了测定。通过对水化学及SO42-、Cl-以及DOC的同位素组成及分布特征的分析以及与不同物质的端元对应同位素组成的对比研究,明确空间范围内地下水补径排及水化学过程的联系与差异,解析人为和自然因素对地下水环境演化的影响,揭示地下水所经历的水文地球化学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确定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以下为本次研究所得出的主要认识及结论:(1)解析了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组成特征及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以HCO3.SO4-Ca.Mg、SO4.HCO3-Ca.Mg和HCO3.Cl-Ca.Mg型为主。山区地表水及地下水和接近山前平原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类型主要为HCO3.SO4-Ca.Mg和SO4.HCO3-Ca.Mg型,研究区东部和东南部地区部分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以HCO3.Cl-Ca.Mg型为主。不同区域水化学类型的差异表明,山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显著受到侧向径流补给影响;东部区域地下水受地表侧向径流补给作用影响较小,受城市污水排放及农业灌溉影响显著。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组成主要受到大气降水以及地表水淋滤作用影响,水化学过程以碳酸盐岩、硅酸盐岩及石膏矿物溶解为主,伴随着阳离子交换作用、蒸发浓缩作用等过程。大气降水、山区补给水以及人为活动输入控制了地下水水化学组成,不同端元间的混合作用是导致该地区地下水化学组成演化的主要原因之一(2)判识了研究区地下水中硫酸盐主要来源,揭示了人为活动对地下水硫酸盐浓度的影响以及深层地下水中硫酸盐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解析了该地区地下水中硫酸盐演化的过程及机制。本次所采集地表水样品中硫酸盐硫氧同位素组成分别为δ34SSO4=+7.2‰~+9.7‰和δ18OSO4=+7.2‰~+9.0‰。地表水中硫酸盐主要来源于硫化物矿物氧化以及石膏矿物溶解产生的硫酸盐。大气降水也是地表水中硫酸盐重要贡献源之一。浅层地下水中硫酸盐硫氧同位素组成为δ34SSO4=+8.7‰~+16.7‰.和δ18OSO4=+5.9~+11.7%‰。浅层地下水中硫酸盐是多种硫酸盐来源的混合。山区地表水的侧向径流补给是该地区浅层地下水中硫酸盐的重要来源。同时,土壤及包气带中分散的碳酸盐岩及石膏矿物的溶解是浅层地下水中硫酸盐的另一重要来源。部分地点浅层地下水中硫酸盐来源受到洗涤污水排放的显著影响。深层地下水中硫酸盐硫氧同位素组成相对于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更为偏正,δ34SSO4=+18.1‰~+21.7%o, δ18OSO4=+8.7‰~+11.4‰。深层地下水中硫酸盐受到了细菌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显著影响;其硫酸盐来源可能主要受早期大气降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渗漏补给影响。研究区地下水中硫酸盐浓度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控制。一方面,人类活动加速了岩石矿物中石膏以及硫化物的释放过程。如山区煤矿开采中矿坑水的随意排放,以及其他如石灰岩及铁矿的开采导致这些矿物中含硫矿物裸露受风化溶解作用影响增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的水位下降,使得补给过程对包气带中含硫矿物的溶滤作用增强。第二,人为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导致地下水中硫酸盐浓度逐渐增大。人类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浅层地下水硫酸盐浓度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深层地下水中硫酸盐浓度受到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的影响,使得浅层地下水渗漏对深层地下水造成的影响被削弱。(3)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中氯的主要来源及其混合作用,揭示了该地区地下水中氯离子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及过程,明确了氯同位素对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化的指示意义。在山区及山前发现未受或极少受人为活动影响的地表水中氯离子氯同位素δ37C1值偏负(-0.18%0~-0.02‰),反映了海洋气溶胶受人为排放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所形成的硝酸及硫酸酸化影响,该过程产生的HCl气体是大气降水中氯的主要来源。浅层地下水中氯离子的氯同位素组成为δ37Cl=-0.01%o~+0.64‰。浅层地下水中的氯离子可能主要来源为含氯矿物溶解、污水输入以及大气沉降。城市生活及工农业污水的排放及输入是导致浅层地下水中氯离子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浅层地下水渗漏及深层地下水开采致使深层地下水中氯离子浓度也不断升高。同时,存在氯离子浓度较低、δ37C1值为负的深层地下水样品,可能是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了粘性土释水过程的发生。通过氯化物氯同位素及其浓度能够有效地识别地下水中氯离子的主要来源及迁移转化过程,为更深入地认识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化提供了有力依据。(4)指示了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碳的主要来源,表明了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碳同位素可以用以指示地下水补给过程及更替速率,进一步揭示了浅层及深层地下水中潜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该地区地表水及地下水中DOC的碳同位素组成分别为δ13CDOC=-32.2‰~-24.7‰和δ13CDOC=-32.4‰~-25.1‰。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主要来源于以C3植物为主要成分的土壤有机质。地下水中DOC同位素组成特征与该地区地下水更替速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石家庄西北部,黄壁庄水库下游附近地区,地下水埋深较浅、交替强烈,TOC含量较高、DOC浓度较低、δ13CDOC值偏负,表明DOC浓度及组成主要受水动力作用影响。而在石家庄市周边及东部地区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和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地下水埋深增大,δ13CDOC值较滹沱河沿岸明显偏正,地下水中DOC浓度及组成可能主要受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影响。通过地下水中DOC的δ13CDOC值以及δ15NNO3和δ34SSO4值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部分浅层地下水中存在一定的反硝化作用过程;而深层地下水主要以还原环境为主,反硝化作用以及硫酸盐还原过程对深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综上所述,本文综合运用地下水中硫酸盐硫、氧同位素,氯化物氯同位素以及溶解性有机碳碳同位素,揭示了地下水硫酸盐、氯化物以及溶解性有机碳循环演化过程,深化了对于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化的认识和理解,证明硫酸盐硫、氧同位素,氯化物氯同位素以及溶解性有机碳碳同位素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深入认识地下水的补径排过程以及水文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多种同位素在地下水环境演化研究中的应用,尤其是对氯同位素以及碳同位素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δ~(34)S_(SO4)和δ~(18)O_(SO4) δ~(13)C_(DOC) δ~(37)Cl 第四系地下水 地球化学环境演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41.3;X143
【目录】:
  • 作者简介6-8
  • 摘要8-11
  • ABSTRACT11-18
  • 第一章 绪论18-43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18-1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19-40
  • 1.2.1 溶解性有机碳碳同位素在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9-24
  • 1.2.2 氯化物中氯同位素在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4-28
  • 1.2.3 硫酸盐中硫氧同位素在水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8-37
  • 1.2.4 研究区地下水环境演化研究现状37-39
  • 1.2.5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39-40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40-41
  • 1.3.1 研究目标40
  • 1.3.2 研究内容40-41
  • 1.3.3 研究思路41
  • §1.4 论文创新点41-43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43-55
  • §2.1 自然地理43-45
  • 2.1.1 地理位置43
  • 2.1.2 气象水文43-45
  • 2.1.3 地形地貌45
  • §2.2 区域地质概况45-49
  • 2.2.1 区域地质构造45-46
  • 2.2.2 地层岩性46-49
  • §2.3 水文地质条件49-55
  • 2.3.1 水文地质分区49-50
  • 2.3.2 第四系含水层特征50-51
  • 2.3.3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51-53
  • 2.3.4 地下水年龄特征53-55
  • 第三章 样品采集、测试与结果55-63
  • §3.1 样品采集55-56
  • §3.2 样品测试56-58
  • 3.2.1 水化学组分测试56
  • 3.2.2 氢、氧同位素测试方法56
  • 3.2.3 溶解性有机碳同位素测试方法56
  • 3.2.4 氯同位素测试方法56-57
  • 3.2.5 硫、氧同位素测试方法57-58
  • §3.3 测试结果58-63
  • 3.3.1 现场指标及水化学组成59-61
  • 3.3.2 同位素测试结果61-63
  • 第四章 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63-78
  • §4.1 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组成63-74
  • 4.1.1 水化学类型63-65
  • 4.1.2 主要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65-69
  • 4.1.3 地下水水化学过程69-74
  • §4.2 地下水同位素组成特征74-78
  • 4.2.1 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74-75
  • 4.2.2 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75-78
  • 第五章 硫酸盐硫、氧同位素对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化的指示78-94
  • §5.1 地下水中硫酸盐硫、氧同位素的分馏机理78-81
  • 5.1.1 地下水中硫酸盐硫氧同位素交换反应78-79
  • 5.1.2 地下水硫酸盐硫氧动力同位素分馏79-81
  • §5.2 不同潜在硫酸盐来源的硫、氧同位素特征81-85
  • 5.2.1 大气降水中硫酸盐硫、氧同位素组成特征81-82
  • 5.2.2 土壤中硫酸盐硫、氧同位素组成特征82-83
  • 5.2.3 岩石矿物中硫酸盐硫、氧同位素及硫化物中硫同位素组成特征83-84
  • 5.2.4 人类起源硫酸盐硫氧同位素组成特征84-85
  • §5.3 研究区地下水中硫酸盐硫、氧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85-88
  • 5.3.1 地下水中硫酸盐硫氧同位素垂向分布特征86-87
  • 5.3.2 地下水中硫酸盐硫氧同位素组成的水平分布特征87-88
  • §5.4 硫酸盐硫、氧同位素对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化的指示88-94
  • 5.4.1 研究区地下水中硫酸盐的主要来源88-91
  • 5.4.2 硫酸盐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91-92
  • 5.4.3 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演化的指示92-94
  • 第六章 氯化物氯同位素对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化的指示94-107
  • §6.1 氯化物氯同位素的分馏机理94-97
  • 6.1.1 地下水中氯化物氯同位素分馏机理94-96
  • 6.1.2 大气气溶胶中氯化物氯同位素分馏机理96-97
  • §6.2 潜在氯化物来源的氯同位素组成特征97-101
  • 6.2.1 海洋中氯化物氯同位素组成特征97-98
  • 6.2.2 岩石矿物中氯化物氯同位素组成特征98-99
  • 6.2.3 大气降水中氯化物氯同位素组成特征99-100
  • 6.2.4 人为来源氯的氯同位素组成特征100-101
  • §6.3 研究区地下水中氯化物氯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101-102
  • 6.3.1 地下水中氯化物氯同位素组成沿流向的分布特征101
  • 6.3.2 地下水中氯化物氯同位素组成沿垂向的分布特征101-102
  • §6.4 氯同位素对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化的指示102-107
  • 6.4.1 研究区地下水中氯化物的主要来源102-104
  • 6.4.2 对浅层和深层地下水补给及混合过程的指示104-105
  • 6.4.3 氯同位素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演化的指示意义105-107
  • 第七章 溶解性有机碳碳同位素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107-117
  • §7.1 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碳参与的氧化还原演化107-108
  • §7.2 溶解性有机碳源的同位素组成特征108-109
  • §7.3 研究区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碳碳同位素分布特征109-112
  • 7.3.1 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碳碳同位素区域分布特征109-110
  • 7.3.2 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碳碳同位素沿地下水流向的分布110-111
  • 7.3.3 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碳碳同位素垂向分布特征111-112
  • §7.4 溶解性有机碳碳同位素对地下水环境演化的指示112-117
  • 7.4.1 研究区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碳的主要来源112-113
  • 7.4.2 对地下水更替速率的指示113-114
  • 7.4.3 对氧化还原条件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指示114-117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117-120
  • §8.1 结论及认识117-118
  • §8.2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8-119
  • §8.3 对于后续研究的展望及建议119-120
  • 致谢120-121
  • 参考文献121-1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启迎;;漫谈“地下水”危机[J];地理教育;2011年10期

2 郭安军,屠梅曾,赵旭;储量不变条件下地下水可持续开采策略[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3年04期

3 切尔西·瓦尔德;葛兴芳;;探寻地下水层[J];大自然探索;2013年05期

4 ;非洲最干燥地区发现地下水[J];科学24小时;2012年06期

5 郭安军,屠梅曾,赵旭;约束条件下地下水可持续开采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2003年01期

6 任永强;潘云;宫辉力;;海河流域地下水储量时变趋势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7 乔铭如;介}9地下水的

本文编号:470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470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9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