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per通道和Catsper通道在调节胞内钙离子浓度以及维持精子细胞膜电位中的功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Ksper通道和Catsper通道在调节胞内钙离子浓度以及维持精子细胞膜电位中的功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精子的Ca~(2+)信号 精子的离子通道 ksper卡斯帕 catsper 男性的生育能力
【摘要】:小鼠的精子细胞上表达了一种酸性敏感的钾通道Ksper,有研究表明在精子细胞通过雌性生殖道准备受精的过程中,Ksper可以产生超极化膜电位以增加钙离子从碱性激活的钙通道Catsper的内流,该过程即所谓的精子细胞获能过程。但是,由于这两种通道动力学的复杂性的限制,膜电位以及胞内pHi调控Ksper和Catsper通道的机制的解析依然任重道远。用共聚焦钙成像的方法,通过加入Ksper通道的阻断剂奎尼丁(Quinidine,QD).氯非铵(Clofilium)和氯化铵(NH4C1),我们发现了野生型精子细胞(WT)和Ksper敲除(KO)的精子细胞(Sklo3-/-)胞内钙浓度的不同变化,说明Ksper通道(由S1o3基因编码)在精子获能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精子细胞膜电位来增加胞内钙浓度[Ca2+]i和酸性[pH]i,在受精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随后,我们基于从小鼠精子细胞中测得的原生Ksper和Catsper电流建立了精子的细胞模型。利用电流钳测得的膜电位实验数据,通过精子细胞模型中建立的膜电位与胞内pHi间的关系方程,我们可以反算出该膜电位过程中的相应的胞内pHi变化。显然,未来在精子细胞上探索通道的门控特性和生理作用方面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我们的研究数据同其它课题组的研究结果一致,都说明了胞内钙浓度[Ca2+]i核心的、基本的作用,并且精子细胞与雌性生殖道环境的相互作用对维持精子胞内“正常”的钙信号和精子的受精能力至关重要。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奎尼丁(0.1和1μM)引起的胞内钙信号的降低可以通过对药物的洗脱得到完全的恢复,而高浓度的奎尼丁(10、100和1000μM)引起的胞内钙信号降低只能部分恢复。并且我们发现,氯非铵(50、100和500μM)可以通过阻断Ksper通道来抑制钙离子的内流。与低浓度的奎尼丁引起的可逆钙浓度降低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相比,氯非铵的阻断是不可逆的,并且奎尼丁和氯非铵的阻断效果均依赖于钾离子的流动和细胞膜电位水平。我们同时发现,10μM奎尼丁+10mM氯化铵或者50μM氯非铵+10mM氯化铵在野生型精子细胞中引起的钙浓度降低是可以恢复的。三种药物对野生型精子细胞的作用要比Slo3-/-敲除的精子细胞明显。Slo3-/-敲除的小鼠精子细胞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我们观察到的各种钙信号的变化都源于药物对CatSper或KSper等通道的作用而产生。我们用Slo3-/-敲除的小鼠精子细胞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检验发现,由于缺失Slo3通道而这种通道被氯非铵的阻断是不可恢复的,此时氯非铵引起的胞内钙信号的降低是可逆的。这说明奎尼丁和氯非铵在Slo3-/-敲除的小鼠精子细胞中引起的钙信号的降低不是由于阻断了Slo3通道,而可能是直接阻断Catsper或细胞上的其它通道。此外,同野生型细胞一样,10mM氯化铵对Slo3-/敲除的小鼠精子细胞也可以引起内钙的上升,这暗示Catsper通道可能也是-个酸性敏感的通道。 精子细胞膜电位pH依赖性的模型模拟结果是通过对电流钳记录的野生型及Slo3-/-敲除的精子细胞在一系列pH条件下的膜电位的模拟来实现的。我们发现随着pH的上升,野生型精子细胞的膜电位逐渐向超极化方向移动,而在Slo3-/-敲除的精子细胞中,膜电位则向着相反的去极化方向移动。我们建立的野生型及Slo3-/-敲除的精子细胞模型不仅可以说明Ksper通道在精子细胞获能中的作用机制,并且建立了pH和膜电位Vm的关系,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电流钳的实验数据快速的反算出野生型及Slo3-/-敲除的精子胞内的相应的pH信号,这对精子细胞的后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近来,通过靶向于精子发育、成熟和功能的具体过程,科研人员们正在研究使用奎尼丁用做钙通道阻断剂来开发出男性避孕的新方法。奎尼丁的短暂处理对小鼠精子和睾丸组织有显著抗精和抗生育的避孕效果,我们研究QD对精子参数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QD对雄性小鼠的生精小管和精子形成会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导致雄性生精能力及生育能力的功能紊乱。这些结果对新型避孕方法的发现提供了较好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精子的Ca~(2+)信号 精子的离子通道 ksper卡斯帕 catsper 男性的生育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Q954.434
【目录】:
- ABSTRACT4-6
- 摘要6-8
- List of Contents8-10
- List of Figures10-12
- List of Tables12-13
- 1. Introduction13-28
- 1.1 The Principle Reasons for Studying the Spermatozoa Ion Channels13-14
- 1.2 Sperm Physiology14-15
- 1.3 Maturation of Epididymal sperm15
- 1.4 Sperm Capacitation15-17
- 1.5 Hyperactivation17-19
- 1.6 The acrosome reaction19-20
- 1.7 Calcium signaling in sperm20-21
- 1.8 Sperm Cells Ca~(2+) Channels21-24
- 1.9 Classification of Ion Channels24
- 1.10 CatSper form a Ca~(2+) -selective channel24-28
- 1.10.1 Bio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tsper channel25-26
- 1.10.2 Bio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CatSper currents(ICatSper)26-28
- 2. Potassium channels Ksper and its role in male fertility28-42
- 2.1 Potassium Channel of Sperm(KSper/Slo3)28-29
- 2.2 Biophysical properties of Slo329-31
- 2.3 Other Calcium(Cation)Channels31-32
- 2.4 Ca~(2+)-Activated Cl~- Channels(CaCCs)32
- 2.5 Na~+/H~+ exchangers32-33
- 2.6 CatSper and Slo3 as a pH_i dependent ion channels33-36
- 2.7 Pharmacological Compounds were used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Ca~(2+) channels in sperms36-42
- 3. Materials and Methods42-50
- 3.1 Protocol of Ca~(2+) Imaging42-45
- 3.2 Pharmacology45-50
- 4. Functional study of ksper and catsper channels in regulatingintracellular Ca~(2+) concentration and maintaining membrane potential ofsperm cells50-82
- 4.1 Introduction50-51
- 4.2 Materials and Methods51-55
- 4.3 Statistical Analysis55-56
- 4.4 Results56-76
- 4.5 Discussion76-80
- 4.6 Conclusion80-82
- Acknowledgement82-83
- References83-101
- Publication during my doctor degree101-102
- Abbreviations102-1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艳,梁志清,何畏,李玉清,史常旭;人工合成的人精子抗原多肽抗体与人精子结合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22期
2 徐惠明;张军荣;富炜;伏晓敏;金爱华;;人精子冷冻前后超微结构及受精能力的变化[J];浙江预防医学;2006年03期
3 王荣祥;刘国辉;徐旭俊;陈建泉;成国祥;;胞质内精子注射法介导外源DNA生产转基因动物[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郝枭雄;朱征;曹棉富;李成仁;刘运来;;精子载体技术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3年02期
5 吕昌祥;精子的运动特性[J];生理科学进展;1990年03期
6 陈祖铿;;植物精子细胞 生物学的掘起[J];植物杂志;1990年01期
7 黄玉苓,邓艳春,叶惟三;显示精子细胞嗜银结构的改良法(论著摘要)[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8 邵同先,赵立法,张苏亚;复方甘油抗冻剂对低温冻存精子的影响[J];洛阳医专学报;1994年04期
9 王世忠,任怡敏,梁玉,许屏;精子发育阶段的荧光染色观察[J];解剖学杂志;1999年02期
10 ;中美科学家首次绘制高覆盖度单精子基因图谱[J];生物学教学;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明福;蔡敏;李练兵;曾维三;;人精子2细胞胚微核与人精子染色体畸变离体测试系统对比研究[A];重庆市遗传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纪念孟德尔规律再发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李练兵;蔡敏;马明福;曾维三;;环磷酰胺体外对人精子诱变性研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植柔;刘锋;丘映;檀大羡;;圆形精子细胞的分离和体外成熟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4 张华;朱选文;;探讨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对精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孙自学;;白细胞精子症的中西医治疗[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华;朱选文;;探讨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对精子的影响[A];2007年浙江省男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刘善文;黄维渊;刘梅;杨林杰;陈丽新;;氯通道在低活力精子细胞中功能与表达的研究[A];中南地区第八届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8 王栋;沙里金;朱化彬;程金华;王振玲;郝海生;杜卫华;张营霞;;采用2D电泳初步进行牛精子蛋白分离研究[A];第十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浩波;陈子江;马春燕;卢少明;高选;王丽;;检测人类精子的两种早期凋亡改变以及其与常规精液指标和精子核DNA完整性的关系[A];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俞作仁;关纪奎;葛晔华;马静;郭睿;李赛;薛社普;韩代书;;小鼠精子发生不同阶段生精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精子细胞变态相关基因的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讯;女性精子成功“自造”[N];医药经济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朱芙蓉;人造精子:让女人自育后代?[N];科技日报;2008年
3 记者 操秀英;中美科学家首次绘制高覆盖度单精子基因图谱[N];科技日报;2012年
4 张爱军;是谁阻碍了精子前进的脚步?[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记者 张巍巍;美首次完成人类个体精子完整基因测序[N];科技日报;2012年
6 陈立希;人造精子,首次培育出生命[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7 吴一福;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研究发现:高原缺氧环境影响精子功能[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青文;精子像温度制导导弹 科学家揭示生命奥妙[N];北京科技报;2003年
9 刘莉莉;没有男人“参与”,女人也能生育?[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沈志珍;未来女性生育不需要男性参与[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晗(Suha Mahmood A.Alghazal);Ksper通道和Catsper通道在调节胞内钙离子浓度以及维持精子细胞膜电位中的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迎果;抗精子适体的制备及其在精子富集上的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2 郭里;他莫昔芬在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中抗氧化作用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林玉狮;人类精子细胞图像的检测和追踪[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4 朱培元;小鼠睾丸及不育患者精液中精子细胞的分离与鉴定[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5 李想;牛精子克隆胚激活方法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刘书华;人单倍体圆形精子细胞识别方法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7 杨丽娟;小鼠圆形精子细胞蛋白组学鉴定及mINCA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8 张留光;小鼠圆形精子、成熟精子细胞RNA-Seq文库的构建[D];广西大学;2012年
9 廖尚英;精子介导Sry转基因对小鼠性别决定的作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咸钟;PAF及其受体与TNF-α在白细胞精子症中的表达及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35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535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