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和全球价值链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跨国公司和全球价值链关系研究
【摘要】:跨国公司理论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始于20世纪60 70年代,其产生于传统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基础之上。跨国公司理论立足微观层面的公司研究,并伴随全球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力度与频度的增加而发展。全球价值链理论产生和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新型国际分工、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活动的兴起而发展,是用以描述在新型国际分工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将产品的生产环节进行细化分割后,分散到这些生产环节具有比较生产优势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的新型全球分工现象的系统化的理论。跨国公司理论形成略早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分工的深化而发展,也受到全球投资发展的影响;在跨国公司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针对生产的全球化行为、分工的深化和细化而产生的生产工序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的新型分工模式的研究,形成了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础。在以往的研究中,跨国公司理论的研究主要从微观层面进行,而针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则主要从宏观层面展开,因此,将跨国公司与全球价值链置于同一个研究框架下,将跨国公司对全球价值链结构发展的影响,和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位置对跨国公司的治理模式、结构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的研究两者进行结合的综合性研究较少,即,针对企业和针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分属不同研究层面,结合全球价值链与跨国公司,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全球价值链与跨国公司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视角切入:从跨国公司理论出发,研究跨国公司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出发,阐明了当前主要由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主导企业与跟随企业之间的治理模式对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的结构与发展的影响。文章重点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被“低端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现象,并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国际经营指数等衡量了中国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环节,发现中国跨国公司以加工贸易、代工方式切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但跟随公司的价值链活动以及其与主导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互动也会影响全球价值链的结构和形态。其后,利用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发展模式的案例分析发现,构建主导价值链、在已有价值链中产业升级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新型国际分工下可行且有效的“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升级建议。最后,在新型国际分工的框架下,对全球价值链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关系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 全球价值链 关系 升级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6.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导论11-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2-13
- 1.2 研究内容、预期目标、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结构安排13-16
- 1.2.1 研究内容13
- 1.2.2 预期目标13-14
- 1.2.3 解决的关键问题14
- 1.2.4 结构安排14-16
- 1.3 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数据资料及可行性分析16-18
- 1.3.1 采用的研究方法16
- 1.3.2 技术路线、数据资料、可行性分析16-18
- 1.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18-20
- 1.4.1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8-19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19-20
- 第2章 文献综述20-43
-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0-28
- 2.1.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20-22
- 2.1.2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发展22-28
- 2.2 全球价值链的独特价值28-32
- 2.2.1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聚28-29
- 2.2.2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29-31
- 2.2.3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竞争力31-32
- 2.3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新型国际分工32-38
- 2.3.1 新型国际分工-产品内分工32-33
- 2.3.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新型国际分工33-38
- 2.4 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及作用38-43
- 2.4.1 跨国公司的形成和理论研究38-40
- 2.4.2 跨国公司与全球价值链的关系40-43
- 第3章 跨国公司与全球价值链形成的理论分析43-70
- 3.1 经济学理论视角下跨国公司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43-49
- 3.1.1 比较优势与全球价值链分工43-47
- 3.1.2 规模经济与全球价值链分工47-49
- 3.2 管理学理论的视角下跨国公司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49-67
- 3.2.1 竞争优势理论与全球价值链分工49-52
- 3.2.2 全球价值链中的租金理论与竞争优势52-57
- 3.2.3 内部化理论的与全球价值链57-60
- 3.2.4“世界工厂”理论与全球价值链60-67
- 3.3 跨国公司与全球价值链的塑造67-70
- 3.3.1 企业内、企业间分工与全球价值链分工67-68
- 3.3.2 跨国公司与全球价值链分工68-70
- 第4章 跨国公司与全球价值链的扩展和升级:新型国际分工及全球生产网络70-89
- 4.1 跨国公司主导下全球生产网络的演变71-78
- 4.1.1 全球生产网络的主体71-73
- 4.1.2 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73-74
- 4.1.3 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74
- 4.1.4 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的演变74-78
- 4.2 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全球价值链分工78-84
- 4.2.1 全球价值链分工及主体78-80
- 4.2.2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现实性80
- 4.2.3 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特点80-84
- 4.3 跨国公司与新型国际分工的形成84-89
- 4.3.1 从传统分工到新型国际分工的理论演变84-85
- 4.3.2 新型国际分工与价值链85
- 4.3.3 跨国公司与新型国际分工85-89
- 第5章 跨国公司与全球价值链关系的理论、模型分析89-107
- 5.1 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位置衡量89-99
- 5.1.1 基于博弈论理论的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相对位置衡量89-93
- 5.1.2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相对位置衡量93-99
- 5.2 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99-107
- 5.2.1 发展中国家的全球价值链位置与跨国公司升级理论99-105
- 5.2.2 中国跨国公司升级理论105-107
- 第6章 中国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与作用研究107-138
- 6.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107-114
- 6.1.1 中国对外投资发展状况107-109
- 6.1.2 中国跨国公司研究综述109-111
- 6.1.3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现状111-114
- 6.2 中国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参与现状114-126
- 6.2.1 中国跨国公司在当前全球价值链中的现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衡量114-115
- 6.2.2 中国跨国公司在当前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基于其他方式的衡量115-125
- 6.2.3 中国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经营网络发展情况125-126
- 6.3 构建中国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与经济增长126-129
- 6.4 加快构建中国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经营网络129-138
- 6.4.1 与现有国际分工网络的关系129-130
- 6.4.2 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130-131
- 6.4.3 类型分析131-132
- 6.4.4 途径分析132-138
- 第7章 跨国公司与全球价值链关系案例分析138-147
- 7.1 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全球价值链拓展的苹果发展模式138-140
- 7.1.1 苹果公司概况138
- 7.1.2 苹果公司价值链发展模式概述138-140
- 7.1.3 小结140
- 7.2 基于技术吸收引进的三星发展模式140-144
- 7.2.1 三星概况140-141
- 7.2.2 三星的价值链动态演变141-143
- 7.2.3 构建核心竞争力、成为主导企业143-144
- 7.3 基于核心竞争力培养的联想发展模式144-147
- 7.3.1 联想集团概况144
- 7.3.2 混合驱动型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定位发展144-145
- 7.3.3 在全球价值链内的整合145-146
- 7.3.4 小结146-147
- 第8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147-159
- 8.1 主要研究结论147-150
- 8.1.1 跨国公司是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147-148
- 8.1.2 全球价值链对跨国公司发展的影响148
- 8.1.3 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跨国公司148-150
- 8.2 对跨国公司和全球价值链关系发展的展望150-152
- 8.3 对中国跨国公司和中国政府管理部门的建议152-159
- 8.3.1 中国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可能路径152-155
- 8.3.2 有关提升中国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政策建议155-157
- 8.3.3 其他对中国跨国公司和政府的建议157-159
- 致谢159-161
- 参考文献161-172
- 附录172-177
- 个人简历以及在校期间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177-1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亚非;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方略[J];财经科学;2005年02期
2 吴晓云;邓竹箐;;中国跨国公司“全球导向-渐进式”国际经营战略思考——以97家中国跨国公司营销战略的实证资料为依据[J];财经论丛;2008年03期
3 曾铮;王鹏;;产品内分工理论与价值链理论的渗透与耦合[J];财贸经济;2007年03期
4 葛顺奇;多边投资框架与中国“走出去”战略[J];当代财经;2002年10期
5 张杰;刘志彪;;套利行为、技术溢出介质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困境与突破[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6 张路路;曾铮;唐宇;;两国产品内贸易的利益分配:基本模型及其经验应用[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薛求知;朱吉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走出去”战略:理论基础与经验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蒙丹;;全球价值链驱动机制演变趋势及启示[J];发展研究;2011年02期
9 李海舰,聂辉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2期
10 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明福;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利益分配[D];西北大学;2007年
2 龚三乐;全球价值链内企业升级的动力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兰宏;全球价值链下的学习障碍和低端锁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涵;“金砖四国”新兴市场跨国公司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张丹;基于价值网的苹果公司商业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08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00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