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边疆地区空间结构演变与跨境合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跨境合作 高铁 空间联系 可达性 中国边疆地区
【摘要】:边疆地区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地缘政治敏感区,也是深度协调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还是国家对外开放与扩大合作的关键门户与基础平台,其多重属性决定了对边疆地区展开研究的必要性。传统的边疆开发、民族、舆地、治边等研究,已难于直接支撑国家透过边疆对外开放与合作的分析与决策需求,使得边疆研究成为难点,而基于人文地理学视角,从类型区和功能区入手,对边疆地区空间结构及其合作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可提供不一样的思路。因此,本文在阐述中国边疆地区5种类型区的自然与人文本底要素特征基础上,展开边疆地区空间结构点(城镇节点)、线(交通路网)和网络(空间联系)要素的分布特征、空间组织形态及历史演变过程和规律的分析,进而基于国家透过边疆地区扩大开放及合作需求和边疆本身参与合作的发展需要,从时空收敛、高铁服务水平、国际联系格局及对外合作的主要通道等方面分析跨境高铁基础设施合作建设带来的区域效应,并提出中国未来地缘博弈和跨境合作的基本策略。该项研究不仅能够清晰体现国家实施沿边开放以来中国边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演变态势,还对未来国家地缘战略和对外合作策略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边疆地区城镇节点空间结构演变表现出空间分布的离散特性和各向异性、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与空间控制类型差异、区域重心演化的相似性以及城镇等级结构演化的差异性等基本特征。具体为,门户边疆城镇分布较之省区边疆更为离散,东北边疆的离散程度最低。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的居中、偏离和混合的类型分异明显,其中,西藏边疆为居中型,内蒙、西北和西南3类边疆为偏离型,东北边疆为混合型。区域人口重心均少量迁移,而经济重心迁移程度各异。5类边疆区域城镇等级结构各异,东北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完整,为相对稳定的发达型边疆城镇体系;西南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基本完整,为高度稳定的较发达型边疆城镇体系;内蒙边疆城镇等级结构较不完整,二三级中心缺失,等级结构较不稳定;西北边疆城镇等级基本齐全,等级结构波动明显;西藏边疆城镇等级结构很不发育,为高度稳定的落后型边疆城镇体系。中国边疆地区交通路网结构演变表现出路网结构不断完善及其带来的可达性不断提升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路网规模大幅提升和拓扑结构不断优化,并且东北、西南、内蒙、西北和西藏渐次降低的边疆类型分异特征。区内、区外和区域可达性均提升显著,核心-圈层分布结构鲜明。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经济区、城市组团和城镇密集带构成区内可达性优良区,而门户地区则成为区外可达性优良区。随着多层次路网的不断发育和口岸体系的日臻完整,省会城市的区外可达优势得到凸显。从综合交通便捷性看,东北和西南是区域可达性最高的两类边疆。中国边疆地区空间联系结构特征体现在联系强度的不断增强、联系格局的更加鲜明和内陆省份选择门户出口的空间分异等基本特征。具体为,区内空间联系格局的数理特征表现为各地市州盟集聚辐射能力的扩散或接受潜力不断增强,表现出与路网结构高度吻合的边疆类型分异特征;空间特征体现在主导、次主导、一般和次要的四层级联系结构特征鲜明,区内主导联系格局更加鲜明,并与区内可达性分布格局表现出较高的内在耦合性。内陆省份对门户出口的选择表现出南北分异特征,具体为,基于空间联系角度,包头和百色是内陆省份北上南下的最优门户,首位联系门户大致呈现以长江为界,南部省份首选西南,北部省份首选内蒙的边疆门户空间分异特征;基于综合评价角度,边疆门户表现出包括包头、丹东、崇左、红河、延边、呼伦贝尔、乌兰察布、牡丹江8个优良门户,百色、博尔塔拉、锡林郭勒、德宏、防城港、文山、伊犁、巴彦淖尔、黑河、通化10个次优门户,以及其他27个一般门户和次要门户的层级结构特征。国家门户是边疆地区的基本属性,跨境高铁建设是当前国家透过边疆地区扩大开放与跨境合作的关键手段,也是边疆地区自身参与跨境合作的重要平台。跨境高铁建设将带来显著的时空收敛效应、服务水平提升、重要节点区位优势提升和空间联系增强等基本特征。具体为,高铁建设带来显著的时空收敛效应,沿线国家或地区时空收敛最为明显,带来服务水平的提升表现在对国土面积、人口与GDP的影响且呈现国别分异的层次结构特征。高铁建设带来关键节点区位优势增强,凸显其作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通联接点作用,其中,泛亚高铁凸显了昆明、曼谷和万象的枢纽节点地位;欧亚高铁凸显了乌鲁木齐、哈尔滨、莫斯科和柏林的枢纽节点地位;中亚高铁凸显了乌鲁木齐、柏林、德黑兰、巴格达、比什凯克和塔什干等关键节点的重要地位。3大高铁建设强化了中国与相应次区域和区域的空间联系,并形成形态各异的主导联系格局,泛亚高铁促成昆明(曲靖)-曼谷,昆明(曲靖)-河内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欧亚高铁促成北京-莫斯科、北京-柏林围合的“”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中亚高铁促成北京-柏林、北京-安卡拉、北京-德黑兰构成的“爪”型主导联系格局的形成。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将使中国的主要联系地区由周边邻国转向整个欧亚大陆,由东向为主转为多向均衡开放格局,并将带来中国在欧亚大陆主导地位明显抬升,使得中国将由欧亚大陆边缘国家转变为欧亚大陆核心国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中国未来地缘战略和合作策略的思考,主要包括:深化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扩大中国陆上地缘战略空间是基本策略;提升中欧之间以中德为主体的战略伙伴关系,拓展中国通往欧洲的陆地战略空间是跟进策略;先行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拓展通往印度洋的海上战略空间是必要策略;重视中国与欧亚大陆汇合区破碎地带的合作,保障能源供应,削减地缘压力是补充策略;有层次地推进欧亚大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是终极策略。
【关键词】:跨境合作 高铁 空间联系 可达性 中国边疆地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22
- 第一章 绪论22-30
- 1.1 研究背景22-25
- 1.1.1 边疆地区已成为国家安全与地缘政治敏感区与激烈冲突区22-23
- 1.1.2 边疆地区的深度协调发展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23-24
- 1.1.3 边疆地区是国家对外开放与扩大合作的关键门户与基础平台24-25
- 1.2 研究意义25-26
- 1.2.1 理论意义25
- 1.2.2 实践意义25-26
- 1.3 研究方法26-27
- 1.3.1 文献查询法与综述分析法26
- 1.3.2 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26
- 1.3.3 静态分析法与动态分析法26-27
- 1.3.4 理论研究法与实践应用法27
- 1.3.5 GIS空间分析法27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27-30
- 1.4.1 研究思路和目标27-28
- 1.4.2 技术路线28-30
- 第二章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30-62
- 2.1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30-52
- 2.1.1 中国边疆地区区域发展研究30-36
- 2.1.2 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研究36-45
- 2.1.3 中国边疆地区跨境合作研究45-51
- 2.1.4 综合评述51-52
- 2.2 相关理论基础52-62
- 2.2.1 空间相互作用52-56
- 2.2.2 区域空间结构56-59
- 2.2.3 地缘空间格局理论59-62
- 第三章 中国边疆地区本底要素基本特征62-88
- 3.1 中国边疆地区自然地理基本特征62-73
- 3.1.1 涉及国境线的省区范围和地市范围62-65
- 3.1.2 边疆地形地貌的分布特征65-68
- 3.1.3 边疆水系流域的分布特征68-69
- 3.1.4 边疆气候类型差异特征69-70
- 3.1.5 边疆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70-73
- 3.2 中国边疆地区人文地理特征73-88
- 3.2.1 边疆人口的分布特征73-75
- 3.2.2 边疆民族的分布特征75-77
- 3.2.3 边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概观77-79
- 3.2.4 边疆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79-82
- 3.2.5 边疆重要小城镇发展概况82-88
- 第四章 中国边疆地区城镇节点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88-142
- 4.1 城镇节点空间分布聚散特性及各向异性对比88-95
- 4.1.1 城镇节点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88-91
- 4.1.2 城镇之间离散程度与集中程度的测度结果91-92
- 4.1.3 城镇相对平均中心的离散程度的测度结果92-95
- 4.2 省会/几何居中城镇耦合与空间控制类型与结构分析95-99
- 4.2.1 城镇节点几何居中性的测度方法95-96
- 4.2.2 城镇节点的几何居中性评价结果96-99
- 4.3 区域重心演化的结构与特征分析99-105
- 4.3.1 城镇节点重心的计算方法99
- 4.3.2 区域重心迁移过程分析结果99-105
- 4.4 城镇等级结构类型与特征分析105-139
- 4.4.1 城镇等级划分方法106-107
- 4.4.2 各类型边疆城镇等级结构107-139
- 4.5 本章小结139-142
- 第五章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中国边疆地区空间格局及演变142-190
- 5.1 陆路交通网的特征及演变分析142-160
- 5.1.1 陆路交通网络特征的评价方法143-144
- 5.1.2 陆路交通网的规模特征分析结果144-154
- 5.1.3 陆路交通网的结构特征分析结果154-160
- 5.2 区内/跨境交通便捷性格局与特征分析160-179
- 5.2.1 可达性评价方法160
- 5.2.2 区内可达性评价与格局特征160-171
- 5.2.3 区外可达性评价与格局特征171-179
- 5.3 区域综合交通便捷性格局及类型分析179-188
- 5.3.1 东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179-181
- 5.3.2 内蒙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181-183
- 5.3.3 西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183-184
- 5.3.4 西藏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184-186
- 5.3.5 西南边疆区域可达性格局186-188
- 5.4 本章小结188-190
- 第六章 中国边疆地区空间联系结构及演变190-224
- 6.1 区内空间联系结构特征与对比分析190-213
- 6.1.1 东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191-196
- 6.1.2 内蒙边疆空间联系格局196-200
- 6.1.3 西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200-204
- 6.1.4 西藏边疆空间联系格局204-208
- 6.1.5 西南边疆空间联系格局208-213
- 6.2 边疆与内陆的空间联系特征分析213-216
- 6.2.1 首位联系特征213-214
- 6.2.2 空间联系格局214-216
- 6.3 内陆省份跨境合作门户的综合评价216-222
- 6.3.1 门户城镇的综合评价与结构类型216-218
- 6.3.2 内陆省份的优选门户与类型分异218-222
- 6.4 本章小结222-224
- 第七章 欧亚大陆互联互通对中国跨境合作的影响分析224-298
- 7.1 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224-236
- 7.1.1 通往东南亚的高铁建设的必要性分析224-226
- 7.1.2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技术方法226-228
- 7.1.3 泛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228-232
- 7.1.4 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232-236
- 7.2 欧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236-263
- 7.2.1 通往欧洲的高铁建设的必要性分析236-239
- 7.2.2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及技术方法239-243
- 7.2.3 欧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243-248
- 7.2.4 欧亚高铁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248-263
- 7.3 中亚高铁建设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空间联系的影响分析263-280
- 7.3.1 中亚高铁建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263-268
- 7.3.2 中亚高铁对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国家空间联系特征的影响268-280
- 7.4 高铁建设对欧亚大陆地缘格局的影响280-294
- 7.4.1 中国区位特征的变化280-282
- 7.4.2 空间联系特征的变化282-288
- 7.4.3 对中国地缘战略与合作策略的思考288-294
- 7.5 本章小结294-298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298-304
- 8.1 主要结论298-302
- 8.2 创新点302
- 8.3 研究不足和展望302-304
- 参考文献304-322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322-324
- 后记324-3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方朝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时交流圈划分与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刘德钦;刘宇;马维军;;贫困人口社会空间结构分析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07年S1期
3 宋雪娟;卫海燕;王莉;;西安市住宅价格空间结构和分异规律分析[J];测绘科学;2011年02期
4 顾朝林;张敏;张成;张晓明;陈璐;汪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5 段七零;;基于断裂点理论的南京经济腹地界定及层次划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8期
6 张照;;西藏边境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S2期
7 李建华;云南边境贸易与边境城市发展[J];城市问题;2005年03期
8 唐子来;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06期
9 孙斌栋;石巍;宁越敏;;上海市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实证检验与战略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1期
10 张琳;于天福;;东北东部边境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以该地区的22个县(市)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永利;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昱岩;蒙俄和黑龙江矿产资源优势比较与矿业投资环境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黎鹏;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迟闯;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中俄资源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晓芳;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与演进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莉;区域空间结构的点—轴式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姜爱萍;南通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与演化规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姜永铭;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陈光武;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张海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维多利亚;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郝雪;东北东部边境地区交通经济带发展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邵丽;基于新通道的中国进口原油运输网络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刘吉春;伊春林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5 郭小鹏;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地缘战略[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继波;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战略与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彭素霞;新疆吐鲁番地区矿产资源经济评价及其环境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8 朱麟奇;中国东北对俄边境口岸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徐君;跨国界次区域中的民族经济[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范昕娟;新疆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69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069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