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23:19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摘要】: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虽然较早地产生于欧洲。而新型城镇化却是在城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是小城镇、城镇化概念的扬弃,是“城市化”这个概念的“中国化”。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化,是工业、商业尤其是以制造业、加工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当然,城镇化不一定非得完全依赖于工业化及商业化,它也可以在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之上的城镇化;城市化以非农化为直接目标,它试图将这类地区建成一座座现代城市,因而是一种“重构”过程,而城镇化可以是一种渐进式的城市化,非农化只是其终极目标;城市化体现了经济社会建设领域从乡村到城市两级对立的思维方式,而城镇化则体现出从两级到中介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它来源于小城镇建设,试图让主体充分参与,它在允许保留乡村特质的基础上追求产业结构协调并进,逐步实现城乡一体,表现为就业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区域的城镇化。从外部环境角度看,作为城镇化发展到新阶段的新型城镇化特别注重公共服务城镇化、社会治理城镇化以及人居环境优美化等三个方面。为此,本文共分七章加以阐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依据及选题的价值,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从而为本文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分析了城市化、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三个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不同之处,既揭示了城镇化作为当代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与理性选择,也分析了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异同点,论证了新型城镇化的特征。第三章从思想基础、思想内容等角度揭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与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从他们所处的时代出发,着眼于城市发展的未来图景,对资产阶级学者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城市化理论进行了深入批判,马克思认为,农村向城市的发展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工业向城市的集聚是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商业向城市的流动是市场规律的客观使然,因而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以及社会的进步性。但是,资本主义城市化道路使得农业越来越依附于工业,农民越来越依附于资本家,形成了城市对乡村的统治与压榨,出现了明显的城乡对立以及农民对城市的人身依附关系。马克思认为,未来的社会应该从城市与乡村的对立走向城市与乡村的和解,城市从原来的城乡关系禁锢走向城乡关系的解放,最终实现城乡差别的消除。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切实落实以人为本,让城乡居民能够在宜居宜业的现代新城,在创新发展中做到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与持续发展,让城乡居民能够共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同志将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运用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实践中来,提出并践行了城乡一体思想,做到重工业与轻工业、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布局相对合理。“十八大”以来,中央确立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第四章根据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城镇化思想,从理论上论证了新型城镇化的内容,它包括主体的多元参与,以便把它建设成宜居宜业的现代新城,做到公共服务均等化。这种宜居宜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实现人的生活方式现代化,体现在“宜居”;二是为了实现人的生产方式现代化,表现为“宜业”,两者完全统一于“人的现代化”建设理路中。第五章从类型学角度,按照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及资源利用等维度选择厦门市海沧区东孚镇、三明市永安市小陶镇以及泉州市安溪县白濑乡等三类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厦门市海沧区东孚镇作为“工业型城镇化”的代表,政府致力于以产业发展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以就业保障为抓手,以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为建设载体,让城镇化与环境美化统一起来,努力使外来人口与本地村民享有同等待遇,形成了共同富裕的新型城镇化典范。永安市小陶镇作为“半工半农型城镇化”的典型,该镇以生态经济作为核心,以公共服务作为抓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而安溪县白濑乡作为“农业型城镇化”的代表,他们以移民的诉求为导向、以保障移民就业为保障、以公共服务为载体因地制宜地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多主体共同参与移民安置。通过这些地方的调研,发现产城融合是一条推进城市与城镇、城镇化与新农村协同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第六章站在“五大发展理念”基础上反思福建三类新型城镇化道路所存在的不足,那就是:他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过于依靠政府的推动,更多地是外力推动的结果而不是主体的自觉行动,主要是各级政府通过运用行政的、财政的乃至法律的手段的强力推进而不是各社会主体自发的集体行动,更多地是被征地拆迁群众被动选择而不是主动城镇化的结果。这意味着他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失落了人,表现为城镇就业方式普遍缺乏,城镇生活习惯尚未转变,外来人员本地化成效不明,以人为本并没有得到真正贯彻。由此使得新型城镇化发展定位不合理,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城镇社会管理水平滞后,可持续发展体现不够。第七章提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对策,那就是要做到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公共服务、空间区域、社会治理及人居环境的转型升级。从内容上看,新型城镇化建设涉及物质性内容和服务性内容两个方面,前者强调如何建立一个宜居宜业的现代城镇,而后者则强调如何保证公共服务均等化,以践行以人为本、宜居宜业的发展道路及发展战略。这就要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顶层设计,形成多元共治与多元供给机制,建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估机制,推助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理念,避免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的老路和弯路,着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完善第三产业,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业,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人才保证,促进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切实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动力。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
,
本文编号:1256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256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