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比较及增长源泉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2 02:03
本文关键词: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比较及增长源泉研究
【摘要】:如何提高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从而推动中国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这既是一个广受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经济研究领域探讨的热门课题。然而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究竟如何?哪些是真正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却一直在研究领域中存在较大的争议。对此,论文试图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比较以及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源泉分析结合起来构造一个创新性的比较分析框架,通过对这两者的比较和相互印证,探求对当前研究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本文的解答。具体而言,本文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第一,测算和比较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现状情况。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对TFP定义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在界定TFP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按照TFP测算研究进程,概括总结了三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通过三种方法的研究进展成果测算了中国TFP增长率(TFPG)。从1979-2012年的测算结果来看,按SR法、DEA法、SFA法测算的中国TFPG平均值分别为3.754%、0.843%、5.324%,中位数分别为3.346%、1.035%、5.414%,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对照具体的数值特征,结果显示以SR法计算的TFP增长率极差和标准差最大,分别为3.116%和18.348%,反映出强烈的波动特征。DEA法则反映了TFP最低的平均增长率,仅为0.843%,SFA法则反映了TFP最高的平均增长率,历史平均增长率为5.324%。第二,评价对比了相对更符合TFP理论及现实情况的TFP测算方法。为了评价三种TFP测算结果谁更接近经济现实情况,本文使用了将多元回归分析、频率域分析和时间域分析作为三个研究维度结合起来的多视角评价方法,通过使用OLS+HAC标准误/BS标准误回归,马尔科夫区制分析技术,以及基于两种滤波技术的顺周期匹配程度研究,按照“由因证果”和“由果索因”的思路,首次提出了一套在TFP增长测算领域的比较框架。本文通过这三种实证方法和12个数据集的对比,发现无论是使用本文测算的数据集,还是使用公开文献测算的数据集,SR法测算的TFPG都显示出更符合经济系统和经济理论的特征,而SFA法和DEA法测算的数据集则相对较差,这可能是近年来国内使用SFA法和DEA法测算TFPG进行实证研究时,常常出现无法解释的经济现象的重要原因。通过上述研究,本文根据SR法测算的中国的TFP增长,提出中国的TFP增长并不如使用DEA法测算的学者那样悲观,但结果也显示了中国的TFP增长并不具有稳定的持续性,这说明中国可能仍然存在着影响TFP增长可持续性的负向因素或者机制约束。第三,发现和验证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本文综合运用新古典经济增长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的转型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技术扩散理论,要素再配置理论等系列相关理论,对促进tfp增长的源泉按制度和因素两个类型与tfp进行概念和内涵间的对应分析,从而构建出一套源泉指标。本文通过将源泉指标和筛选的tfp测算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从而比较出相对最有可能代表中国tfp实际情况的测算结果,并且得以验证tfp在中国增长的现实源泉,最终研究结果显示:①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对tfp的增长作用未如预期。实证表明,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指标变量在多个tfp测算数据集的回归中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意味着非国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巨大,但没有实现比国有经济相对更明显的tfp增长,从而表现为所有制结构转换过程对tfp的推动未如预期。②在模型构建阶段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人力资本的投入不直接推动tfp的增长,并且人力资本与fdi的交互项也不推动tfp的增长。③人力资本与进口的交互项推动tfp增长。对于上述两者的不同交互机理和表现,本文从技术扩散和技术吸收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④技术领先位置国家的进口和fdi推动tfp增长。⑤劳动力再配置推动tfp增长。第四,分析及研究影响中国tfp增长源泉及其作用发挥的各种机制。本文认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制约影响了中国tfp的增长。①金融歧视及低水平劳动力。这两者对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阻碍,造成了所有制结构改革对tfp增长推动不如预期的问题,体现在金融歧视造成的非国有经济中资本累积水平相对过低,而低水平劳动力的累积水平又相对过高,两者形成了一种发展累积水平上的偏离,本文通过构建偏离指标使用两个模型对此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支持了本文的理论。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本文从中国的现实出发,使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相关理论及数理模型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分析,指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二元结构或者两种类型的劳动力市场,这导致了人力资本存量增加的无效,进而导致人力资本推动tfp增长未如预期。③fdi结构及进口贸易结构对技术扩散水平的影响。本文使用同样的模型不同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若把fdi和进口来源国分成美、日、德,和非美、日、德两种数据。那么后者在实证检验中,其进口变量的不同标准误检验全部变得不显著。并且,与fdi和进口关联的三个变量的标准误显著性检验结果都有所下降。系数对比结果显示,以美、日、德衡量的从处于领先位置国家的进口和fdi在增长1单位时,对tfp的贡献是从非领先位置国家的进口和fdi的2倍以上,特别是fdi达到5倍以上。两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但在数量变化趋势上,处于技术领先位置国家的fdi和进口无论是在绝对数量还是在相对比例上,其增长都远不如非技术领先位置的国家,相对而言甚至还处于衰退的情况。这反映了如果以技术领先位置国家作为核心技术扩散源,这种技术扩散来源正存在衰退的情况。第五,分析及探讨相关的政策建议。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要使得中国TFP增长具有可持续性,还关键在于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升级转型,促进人力资本的合理增长及作用发挥,促进国家的自主创新。围绕着上述方面,本文从金融和劳动力市场的深入改革,FDI和进口的对外贸易政策调整,人力资本相关政策的改革和完善,以及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这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并总结了本文研究中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国;李文溥;;电力行业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国际比较[J];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06期
2 韩松;王稳;;几种技术效率测量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年04期
3 赵玻,王连;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年12期
4 曹f,
本文编号:1280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280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