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多主体协同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多主体协同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工程项目 技术创新 创新主体 协同关系 社会网络
【摘要】:工程项目对国家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大型桥梁、城市地铁、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其规模巨大、技术先进、工艺复杂,迫切需要通过新型建筑生产方式来提高建设效率和建筑品质,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以实现高绩效、可持续的建设目标。工程项目规模与复杂性的不断增加、建设目标逐渐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对工程项目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工程项目技术集成性强,涉及到多利益相关者不同专业技术的集成应用与创新,“协同”成为工程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协同创新的本质是为了实现创新开展的大跨度整合创新组织模式,是一种多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针对工程项目技术创新集成性强和参与主体众多的特点,多主体协同能够促进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发展进程,推进工程项目向高效、节能、环保方向转型升级,对满足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等复杂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梳理工程项目技术创新与多主体协同创新相关研究成果,基于协同学、社会网络理论,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问卷调查、数学建模与计算机仿真等研究方法,从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多主体协同关系形成机理、多主体联结关系和多主体互动关系三个方面,对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多主体协同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分析了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多主体的网络化特征,运用复杂产品系统理论分析创新主体及其关系的复杂性;结合协同学理论,通过剖析关系——互动——协同三者的逻辑关系,分析创新主体协同效应产生的条件与过程;基于Logistic Growth模型,构建创新主体协同演化模型,验证创新主体通过协同关系产生协同效应的作用过程;基于BA网络形成算法,构建工程项目技术创新主体协同关系网络演化模型,通过模拟仿真方法分析其网络结构特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工程项目技术创新主体网络构成要素,构建工程项目技术创新主体网络模型;从网络结构、网络位置与网络能力三个方面构建网络测量指标体系,对创新主体之间的静态联结模式进行测度;结合具体工程案例,综合运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构建网络模型,并从整体网络结构、个体节点功能以及主体间联结方式三个方面对网络特征进行分析,测度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在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角色功能及其联结方式对在协同创新的影响。借鉴网络级联效应理论,提出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协同级联效应概念;通过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中项目参与主体之间的个体接触、决策的复杂动态互动作用模式,将级联效应产生过程抽象成创新主体互动过程;结合Watts网络级联模型,构建了基于主体互动的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协同级联效应模型,利用数值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组织网络结构和初始采纳个体属性对创新协同级联效应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主体互动作用下影响工程项目技术创新主体协同关系的关键因素。基于本文构建的理论分析方法,对工程项目案例进行技术创新主体协同网络模型构建,分析创新主体协同关系,辨识关键组织节点;通过案例中协同效应级联路径分析,提出工程项目技术创新主体协同能力提升策略。本文从网络的视角分析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多主体协同关系,为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工程项目技术创新主体协同网络模型,并进行网络测度与分析,丰富了工程项目技术创新主体协同关系的定量测度研究;构建的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协同级联效应模型,为理解工程项目技术创新主体复杂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科学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深入理解工程项目技术创新主体协同关系的内在机理,为提升工程项目技术创新主体协同效应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夏占国;;工程项目技术措施费用的管控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22期
2 黄素芬;我院民品质量喜人[J];质量与可靠性;1992年06期
3 崔俊阁;;编制工程项目技术标书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工程咨询;2011年09期
4 陈娟婷;;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技术报告资料的管理[J];福建建设科技;2014年03期
5 夏丽君;;工程项目技术与经济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年06期
6 ;泰致德专业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J];现代职业安全;2012年01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邱丽娜;明水县治理地理环境项目严把“三关”[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2 秦文灿;SEI:“三级评审”化作护卫利剑[N];中国石化报;2005年
3 记者 贺桥;迪康药业大股东占资9000万[N];中国证券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瑞雪;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多主体协同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湘岚;蓝天公司工程项目技术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郝月;建筑行业泰达公司工程项目技术人员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周胜国;大庆乙烯工程项目技术人员激励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4 崔忠东;基于SEM的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83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283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