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区城乡家庭能源消费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2 19:22
本文关键词:甘南藏区城乡家庭能源消费及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家庭能源消费 环境效应 能源贫困 地域分异 牧民定居 影响因素 甘南藏区
【摘要】:由于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担心人类文明发展的持续性,并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从屈从、顺应演变为对抗关系。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同时存在,人口过快增长、环境恶化与贫困加剧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强化的关系。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是人类走向文明过程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城乡居民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消费的主体能源在发生变化,消费数量持续增加。目前,化石能源是世界各地居民能源消费的主体,大量消耗致资源枯竭、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空气污染严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开始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甘南藏区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藏族主要聚居区之一。作为亚洲大陆的重要水源地,生态战略地位重要。由于人口稀疏、生态脆弱,长期是中国开发程度较低的区域。这里气候寒冷湿润,地势落差大,地貌类型多样,能源消费区域特征显著,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近年来,城乡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能源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紧张。如今,该区域面临着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基于此,在对6县市、28个乡(镇、街道)、483个家庭用能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系统分析了该区域城乡家庭能源消费特征、环境效应、能源贫困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能源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独特,城乡家庭能源消费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第一,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取暖期长,人均能耗水平较高,城镇和农牧村分别为883.45、996.05 kgce。第二,由于替代能源缺乏,消费结构单一,对煤炭及生物质能的依赖程度较高。其中,煤炭占城镇人均能源消费总量比例为82.36%,生物质能占农牧村人均能源消费总量比例为81.85%,且受资源禀赋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畜粪是农牧民使用最多的能源,消费比例高达65.33%。第三,新型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在甘南藏区有了一定程度地普及,但消费数量少,利用层次低。第四,由于使用了较多商品能源,城镇综合热效率较高,为59.98%,农牧村只有18.77%。(2)高能耗水平使城乡家庭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等环境问题。CO2是城乡家庭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城镇、农牧村人均年排放量分别为2816.95、2120.34kg,其他依次是CH4和N20,农牧村CH4排放量较大,增温效应明显。SO2是城镇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最主要污染物,人均年排放量为15647.09 g,TSP(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是农牧村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最主要污染物,人均年排放量高达15652.42 g。化石能源是城镇家庭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煤炭贡献最大。炉灶设施简陋和生物质能大量消耗是农牧村家庭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原因。此外,农牧村因生物质燃料使用导致的生态退化等问题也很严重。(3)由于现代商品能源供给不充分,能源贫困与环境问题并存。以2010年中国、巴西、印度、南非四大发展中国家人均电力消费加权平均值1/2作为能源贫困线,即17.775 kgce,城镇、农牧村人均电力消费水平低于能源贫困线的家庭比例分别为10.4%、46.8%。相对而言,农牧村能源贫困问题突出,而且由于过度依赖传统生物质能,农牧民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对妇女负面影响较大,使她们丧失了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并影响身体健康。(4)地理环境对城乡家庭能源消费影响很大,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从城镇、农区、农牧交错区到牧区,商品能源消费比例降低,畜粪等生物质能消费数量明显增加,综合热效率逐渐降低。城镇主要温室气体CO2和主要污染物SO2排放量较大,但从农区、农牧交错区到牧区,除SO2排放量因化石能源消费比例降低而减少之外,其他温室气体及污染物的排放量都在增加。此外,能源贫困程度逐渐加重。(5)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对牧民家庭能源消费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牧民定居后,能源利用经济性变好,消费结构趋于多元化,综合热效率提高,节能效应凸显。从游牧到定居,家庭用能清洁程度提高,减排效应显著,能源贫困也得到了有效缓解。但因能源消费结构改变引起了一些新的环境问题,需要引起关注。(6)由于城乡各区域生产、生活方式及能源消费结构存有差异,影响家庭能源消费的因素也不同。结果显示,影响城镇家庭人均能耗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取暖方式、家庭规模、人均住房面积、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年均取暖时间。影响农区人均能耗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家庭规模、家庭年收入、人均耕地面积。影响农牧交错区家庭人均能耗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家庭规模、家庭年收入、家用电器种类、年均取暖时间。影响牧区家庭人均能耗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生活方式(定居)、家庭规模、宗教支出。收入增加之后,城乡居民能源消费需求升级,从生存型需求向享受型转变,节能环保意识逐渐提高。最后,在充分考虑城乡居民能源消费意愿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甘南藏区能源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建议,为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能源消费不仅是城乡居民生活问题,也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战略安全等问题,能源建设需进行统筹考虑、系统规划。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丽群;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孙家驹;人、自然、社会关系的世纪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4 马雄;张荣;;浅谈甘南高原草地现状及保护对策[J];草业科学;2010年10期
5 李国璋;霍宗杰;;中国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ARDL模型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3期
6 梁育填;樊杰;孙威;韩晓旭;盛科荣;马海龙;徐勇;王传胜;;西南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J];地理学报;2012年02期
7 安华银;姚玉璧;尹东;王润元;陈昌平;张秀云;;甘南高原生物气候资源及其生态农业区划[J];干旱气象;2007年01期
8 朱飙;李春华;方锋;;甘肃省太阳能资源评估[J];干旱气象;2010年02期
9 陈思宇;于惠;冯琦胜;梁天刚;;甘南高原土壤氮磷比空间异质性研究[J];草地学报;2013年01期
10 赵雪雁;;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环境影响——以甘南高原为例[J];地理科学;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1283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283674.html